APP下载

脂肪酸制剂对2~3月龄湖羊生长、消化和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

2018-12-29欧阳佳良朱鹏飞王梦芝倪俊芬陈前岭

饲料工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湖羊丁酸丙酸

■欧阳佳良 朱鹏飞 王梦芝* 倪俊芬 陈前岭

(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2.江苏省泗阳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泗阳 223700)

饲粮中添加脂肪酸或者脂类可以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区系及其发酵过程[1],从而影响宿主的饲料利用性能和生产性能。近几年,围绕着饲料添加剂对反刍动物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杨魁等[2]综述了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脂肪、过瘤胃胆碱、维生素及饲料酶制剂对反刍动物增重性能的影响。Gorka等[3]发现,在犊牛饲粮中添加丁酸钠能够促进瘤胃乳头的生长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王中华等[4]研究表明绵羊体内代谢对葡萄糖的需要量受瘤胃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比例(丙、乙、丁酸)的影响。Wilson等[5]在萨福克羊饲粮中添加2.5%的丁酸盐发现其瘤胃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提高。本实验室前期进行了6种长链脂肪酸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亚麻油酸对瘤胃微生物的调控效果较好[6],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对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适宜的脂肪酸组合,制成丙酸制剂、丁酸制剂等脂肪酸制剂。但这些制剂在动物生产中对反刍动物的生长、消化和瘤胃发酵性能等的影响还不得而知。为此,本试验拟在湖羊日粮中添加脂肪酸制剂,研究其对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等的影响,以期为脂肪酸制剂添加剂在反刍动物生产实践中利用提供一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2015年4月在江苏某湖羊养殖场选取24只7周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6.9±0.5)kg]的公湖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试验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丙酸组、丁酸组。试验包括预饲7 d,正试期28 d。试验羊采取群饲舍养方式,整个试验期试验羊每天每只人工饲喂鲜羊奶1.0 L,在此基础上补饲基础日粮(第1周每天每只补饲300 g基础日粮,随后试验期每周增加50 g),补饲基础日粮组分和营养成分含量见表1,并制成颗粒饲料,再以颗粒饲料的1%添加脂肪酸制剂,对照组为等量脂肪酸钙。试验期每日06:00和18:00等量饲喂两次,自由饮水。

表1 试验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2 样品采集

正试期第2、第4周采用全粪收集方式采集粪样,每组用蛇皮袋固定于随机选取的4只试验羊尾后,每日更换两次并称重,将饲料样与粪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常规分析计算养分表观消化率。正试期第2、第4周每组随机选取4只试验羊,晨饲后3 h利用负压原理经口腔采集瘤胃液各30 ml,四层纱布过滤后,采用上海雷磁pHS-3C型精密pH计立即测定pH值,之后将滤液分装在3个10 ml灭菌离心管中,置于-20℃下保存待测NH3-N浓度和MCP含量。

1.3 指标测定及方法

1.3.1 饲料常规成分测定

饲料和粪便中常规成分分析依据《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7]。采用范氏[8]洗涤纤维分析法测定ADF和NDF。

1.3.2 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测定

生长性能:正试期每日准确记录各组DMI,并于第1 d与第2、第4周周末晨饲前对所有试验羊进行称重,计算ADG与料肉比(FGR)。

养分表观消化率:测定饲料样及粪样中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计算养分表观消化率,其公式为:

养分表观消化率(%)=(食入量-排泄量)×100/食入量

1.3.3 瘤胃液pH值、NH3-N浓度与MCP含量测定

采用上海雷磁试验设备厂pHS-3C型pH计,测定前用pH=4.01和pH=6.88的标准缓冲液校正。参照冯宗慈等[9]的方法进行测定NH3-N浓度,利用标准NH4Cl溶液绘制标准曲线以确定样品中的NH3-N浓度;参照胡伟莲[10]的方法,利用嘌呤法测定MCP含量。

1.4 统计分析

试验首先采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初步整理,然后采用SPSS16.0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块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邓肯氏法进行多重比较。差异显著水平判断标准为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脂肪酸制剂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第2周与第4周各组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以及料肉比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数值上,第2周与第4周丙酸组干物质采食量和料肉比都高于对照组与丁酸组;第2周丁酸组平均日增重最高,而第4周丙酸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其他两组。

表2 不同脂肪酸制剂对2~3月龄湖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脂肪酸制剂对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如表3所示,第2周和第4周的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干物质(DM)消化率各组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数值上,丙酸组与丁酸组的CP消化率高于对照组;丁酸组NDF消化率在第2周高于对照组,而第4周3组之间数值差距不大;ADF消化率在第2周和第4周时皆以丁酸组数值最高;丙酸组和对照组第4周的CP、DM及ADF消化率均大于第2周,而丁酸组第4周CP、NDF、DM消化率均小于第2周。

表3 不同脂肪酸制剂对2~3月龄湖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表4 不同脂肪酸制剂对试验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2.3 不同脂肪酸制剂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由表4可知,瘤胃液pH值均高于5.5,属于正常范围内,且第2周和第4周各组瘤胃液pH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在第2周和第4周皆以丙酸组最低,且在第2周对照组和丁酸组NH3-N浓度显著高于丙酸组(P<0.05)。第2周和第4周瘤胃液中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数值上是丁酸组>对照组>丙酸组,第2周瘤胃液MC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第4周丁酸组显著高于丙酸组(P<0.05)。

3 讨论

3.1 不同脂肪酸制剂对2~3月龄湖羊生长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肉比以及养分表观消化率都是影响动物生长、消化性能和瘤胃发酵的重要指标。反刍动物对饲料的采食量、消化率受瘤胃伸张度和瘤胃发酵程度,食糜在瘤胃中停留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1]。汪仕奎等[12]用丙酸饲喂生长育肥猪发现添加低剂量的丙酸不影响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Deetz等[13]采用不同剂量的支链脂肪酸和n-戊酸的氨盐(AS-VFA)饲喂阉牛,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AS-VFA对生长期公牛的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无显著性提高。张心壮等[14]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丙酸钙对肉牛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没有显著差异,没有显著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本试验中,第2周和第4周各组之间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丙酸和丁酸制剂对2~3月龄湖羊生长性能没有显著提高,与上述报道相似。随着试验期的延长,3个组的日增重都有下降的趋势,符合陈玲等[15]关于湖羊生长发育曲线的研究结果,即湖羊在1月龄时日增重最高,而后逐渐降低,但出生后的前3月依然是生长快速期。本试验中,3个组的CP、ADF、NDF、DM消化率都没有显著的差异,与郭刚等[16]在西门塔尔牛日粮中添加100 g/d丙酸钙对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相似,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日粮中脂肪酸制剂含量未达到对动物养分表观消化率产生显著影响的水平。

3.2 不同脂肪酸制剂对2~3月龄湖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瘤胃微生物粗蛋白质MCP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氮源供应来源,不仅可以反映微生物综合利用氮素的能力,还能反映出瘤胃中微生物的量。氨氮是瘤胃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氮源,很多瘤胃细菌能够以氨为主要氮源和一些简单的肽类和游离氨基酸合成微生物蛋白质[17]。有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脂肪酸或脂类可以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区系及其发酵过程[1]。本试验中,第2周丁酸组NH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第4周丁酸组的MCP含量显著高于丙酸组,与王聪等[18]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丁酸制剂能够刺激羔羊瘤胃上皮的发育从而提高其对瘤胃微生物代谢物的吸收功能[19],并反过来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及瘤胃发酵。瘤胃pH值是瘤胃发酵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瘤胃pH值为5.5~7.0。本试验中,第2周和第4周各组的瘤胃液pH值都属于瘤胃发酵正常范围内且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脂肪酸制剂的添加没有对试验湖羊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第4周的瘤胃液pH值均低于6.0,可能是由于第4周断奶引起的瘤胃内环境发生变化[20]。

4 结论

综上所述,丙酸制剂和丁酸制剂对2~3月龄湖羊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都没有显著影响,而丁酸制剂能够提高瘤胃发酵的氨氮浓度和微生物蛋白含量,表明丁酸制剂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生长。

猜你喜欢

湖羊丁酸丙酸
榆林湖羊养殖技术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湖羊的养殖探究——以金昌湖羊养殖为例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丁酸乙酯对卷烟烟气的影响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