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蚕,一条虫的富“桂”力量

2018-12-29谢青夏

农家之友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种桑养蚕蚕沙宜州

本刊记者 谢青夏

茧丝车间。

4

“这是我今年养的最后一批蚕,再过10天就可以卖茧了。今年一共卖了12批蚕,我们夫妻俩种桑养蚕一年收入达7万左右。”在广西宜州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种桑养蚕专业户兰永静开心地说。

在宜州甚至河池市,像兰永静一样,种桑养蚕,一年收入10万左右的家庭很多很多。全市十分之一的人口,因为种桑养蚕,或从事相关行业,早已经脱贫摘帽,奔走在小康路上。

种桑养蚕,在广西河池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当地农民并没因为这一行业脱贫致富。尤其是20年前,河池市跟广西很多地方一样,以种植水稻、玉米和甘蔗为主,收入普遍偏低,然而经过当地政府部门、科技人员以及农户的一致努力,河池已经打造了中国甚至世界桑蚕的霸主地位,连续14年排名全国第一。形成了“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看河池”的喜人局面。

多年来,河池种桑养蚕面积和收入一路飙升。据统计,目前全市从种桑养蚕到鲜茧加工再到缫丝生产,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接近全市乡村从业人员的1/4,实现蚕农年人均产值4500元左右,桑蚕产业已成为贫困地区名副其实的大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规划到2020年,全市桑园总面积达100万亩,低产桑园改造40万亩,年产茧量14.5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80亿元,带动68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5万人脱贫致富。

一条小蚕虫,缘何短短时间成了河池人脱贫致富的一条龙?他们在发展种桑养蚕的过程中,有什么自己的独门秘术及经验?河池市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除了抓好桑蚕产业发展外,全面推进蚕桑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着力抓好桑枝、蚕沙、下茧、蚕蛹等大宗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利用蚕沙、桑枝生产食用菌,引进企业生产蚕沙、废菌棒有机肥,首创了蚕沙、桑枝商品化治理模式,初步形成“茧—丝—绸”、“蚕沙—有机肥”和“桑—菇—肥”循环利用模式。

刘三姐故里的故事

种桑养蚕历来被誉为“短平快”项目,但是这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且1张蚕需要种1亩桑,土地资源占用较大。那么在劳动力日益短缺、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桑蚕产业,这是横亘在河池市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河池市委、市政府咬定桑蚕产业这一目标,积极施策,把桑蚕生产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考核指标,实施“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三高蚕业)项目建设,重点提升宜州和环江两大桑蚕示范基地,推动宜州、环江、罗城、金城江、都安、凤山等5个县(区)超5万亩主产县原料茧基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创建桑蚕核心示范基地51个、面积共2.6万亩,组建桑蚕协会22个,发展会员3.46万人,带动蚕业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市桑蚕生产提供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00元,占农民收入的20%以上,养蚕收入已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宜州区德胜镇上坪村创建的广西宜州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是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四星级示范区。示范区核心区覆盖人口556户2145人,其中贫困户36户122人,拓展区覆盖人口7285人,辐射区覆盖人口22076人。宜州区农业局副局长韦泽文说,在示范区的带动下,该区桑蚕养殖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9月底,桑园面积达36.19万亩,预计全年养蚕量150.1万张,鲜茧产量5.96万吨,产值29.68亿元,农民人均养蚕收入6500元以上。

2018年10月16日,虽然已秋末冬初,但宜州区德胜镇上坪村的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内桑叶依然翠绿,正在喂蚕的大甫屯建档立卡贫困户莫分清高兴地说:“我家有5口人,从2010年开始养蚕,但当时并没把养蚕当作支柱产业进行发展,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还是以务工收入为主,后来在示范区帮扶干部的引导下,逐渐扩大养蚕规模,今年我家养蚕种11张,收入约2.2万元。”

今年60岁的上坪村兰满心见到记者时感激地说:“桑蚕示范区的建设,对我们帮助太大了。”原来,兰大爷1999年开始种桑养蚕,今年收入特别好,一共养了12批蚕,收入8万元。他总结今年种桑养蚕收入高的原因有四:一是桑树新品种的推广,这些新品种桑树叶子又大又厚,采摘方便,营养价值高;二是新设备的推广,以前给蚕喂桑叶都是脚踩砖头肩背箩筐过去的,喂一张蚕起码要1个小时,现在建起了轨道车,20分钟就能完成;三是原来人工采完一张蚕茧,起码要5~6个人忙上一天,而现在有了电动采茧器,只需2个人2~3个小时即可。四是技术方面,原来防病、消毒都是薄弱环节,2014年,兰大爷养的蚕由于蚕房消毒不彻底,那些蚕养到5龄时就开始长浓病,本来可以收250公斤茧的,到最后仅仅收到25公斤茧,损失惨重。而今年有了技术上的支持,在消毒方面再没出过问题。

方格族自动化上族设施。

种桑养蚕过程,采摘桑叶需要的人工比较多,如果家庭劳力不够,需要请工人采摘桑叶,那么养一张蚕光采桑叶的人工费就需要1200元左右。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给农户节约了不少时间,农户可把省下来的时间拿去自己采摘桑叶,这样就省掉了大量的支出。“示范区引进了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对我们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卖茧方便了,以前卖茧走上10公里远,来回很费时间,现在他们在家门口收茧,且收购价比外面还要高出一点。”提起示范区的建设,兰大爷尽是欢喜。

宜州区桑蚕产业办公室主任覃嘉庆表示,除了兰大爷上面提到过的问题,示范区还全面推广了蚕自动上蔟、电动撒石灰机等轻简化机械设备,让蚕农既高效又能环保的从事种桑养蚕。

近年来,河池市以科技创新、创意和创造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广西蚕业人才小高地、广西蚕业博士工作站、浙江大学和西南大学等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力量,建立桑蚕科研示范推广新型服务体系,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和蚕用新机具的研究。一是引进示范推广桑蚕优良品种。在桑品种方面,推广和引进桑树“三倍体”、桂桑优系列、粤桑、湖桑系列等,在蚕品种方面推广使用“两广二号”、“桂蚕2号”、“ 桂蚕N2”等桑蚕品种,以及开展中、低产桑园改造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二是大力推广省力化技术和具器。广泛使用“桑枝机械伐条”“框叠式小蚕共育”“大蚕简易大棚饲养”“ 轨道式给桑”“自动上蔟技术”“快速采茧器”“新桑园快速成林丰产”等省力化技术。

河池市农业局局党组书记、局长蒙建军表示,目前全市桑蚕示范区主要建设内容有:一,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突出经营组织化;二、引进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人才、技术和资金的优势,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服务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三、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突出装备设施化。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推进示范区水、电、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示范区基本发展条件;四、实施规范化管理,突出生产标准化。建立一整套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实行生产技术标准化、操作规程规范化、生产环境无害化,实现蚕桑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五、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突出要素集成化。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向示范区集聚;六、结合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示范区资金互助社和担保基金,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七、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蚕桑资源、区位等优势,积极推进桑蚕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开发桑蚕产业链条。

河池桑蚕产业循环发展脱贫致富。

以蚕“吃”蚕

桑蚕——茧——丝绸是河池桑蚕产业打造的第一个循环产业链条。

废茧加工成优质蚕丝被是宜州循环经济链条中的又一个新产品,据宜州桑蚕循环办公室韦良汉介绍,全市每年双宫茧、薄皮茧等下茧近2000吨,过去这些茧大都低价销售或被倒掉,2006年起,该市引导企业开发加工生产优质蚕丝被获得成功,这些精美、轻柔、暖和的蚕丝被一上市,就成了市场上真正的“温柔杀手”,热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发展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是推进桑蚕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因此,河池市积极引进茧丝绸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抓好茧丝的精深加工和织绸、针纺、绢织、服装、纺织工艺品等丝绸系列产品开发,推动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初步形成茧丝绸加工产业集群。2018年,河池市茧丝绸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9家,装配自动缫丝机300组,装机量和缫丝生产能力均占全区总量的1/4,年产蚕丝5460吨,销售收入达18.7亿元,位居广西首位。全市参与蚕茧收购、加工、流通企业达到了444家。据统计,目前全市每年生产蚕丝被30多万床,产值3亿多元。当前,河池已拓展捻线丝、织造、服装、印染、绢纺及相关商贸物流产业,未来要将河池·东莞工业加工区二区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丝绸工业园区,增加就业岗位1664个,年产值达到8.2亿元。

统计显示,2018年宜州区桑蚕生产、茧丝绸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达到56亿元以上,桑蚕生产规模连续13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茧丝加工和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继续保持全广西县域第一。

积极引进与桑蚕原料生产基地有效对接的加工龙头企业,支持桑蚕加工企业发展茧丝精深加工和丝绸系列产品开发,延伸深加工产业链。

广西嘉联公司“南方丝巢”桑蚕丝被

宜州是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县(区),同时是国内重要的蚕蛹主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可食用蚕蛹原料基地。为进一步拓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渠道,进行多元化系列蚕蛹食品开发,提高缫丝企业产品附加值,2018年10月,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日照海通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投资设立广西海嘉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蚕蛹食品开发、加工项目。项目设计年加工能力10000吨蚕蛹,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年销售收入人民币10000万元,实现出口退税50万美元/年。主要设备采用CCD自动色选机,解决了蚕蛹产品非合格品混杂、挑选效率低下的关键技术,通过设计改进漂烫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能耗水平,解决了保持产品原有风味不变的前提下微生物污染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出口蚕蛹产品的卫生要求,代表了行业内的最高水平。

该项目是河池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的重点配套项目,其建成投产填补了宜州区蚕蛹就地深加工的行业空白,并将建成广西鲜蛹流转中心,打造具有宜州品牌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食品开发、生产、冷链仓储物流、出口贸易,不断开拓高端市场,为企业蚕蛹的销售提供最优解决方案,提升广西缫丝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当地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蚕蛹的深加工将掀开河池循环产业链条多彩绚烂的又一页。

扶贫,不只是当下,还有远方

蚕沙——有机肥是河池桑蚕产业打造的第二个循环产业链条。种桑养蚕给河池人民带来了财富,可同时也带来了棘手的环保问题。前些年,由于蚕沙缺乏处理途径,农户随意把蚕沙倾倒于村边空地、沟渠,或者河流、池塘甚至水库之中,严重污染了环境,威胁饮用水安全,大大制约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整个宜州区桑蚕产业一年产生大约40万吨废弃蚕沙,如果用卡车装,可以装满2万辆大卡车,连起来可以从宜州排到钦州。如此大规模的农业废弃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被蚕农丢弃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导致臭气熏天,对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由于大量的蚕沙被废弃、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造成细菌病毒滋生,携带病源的微生物随风到处传播,吹到桑园污染了桑叶,污染了空气、水源,小蚕吃了桑叶引发病害,蚕农苦不堪言。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蚕病高发,蚕农损失率最高达30%,保守估计至少也有15%以上,按此估算,蚕农一年的损失在3亿元左右。

2006年以来,该市领导均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理念为推手,大作桑与蚕的“副业”文章,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蛋糕”越做越大。

河池市委书记何辛幸表示,桑蚕业要发展,就必须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在高科技、深加工上做文章。

治理“蚕沙公害”,变蚕沙为宝,迫在眉睫。

宜州市安马乡退伍军人覃波,原本打算退伍的时候回乡发展种桑养蚕事业,但当他发现蚕沙治理成为制约蚕农们发展这一问题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他,意识到蚕沙治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便积极投身到蚕沙无害化处理工作中来。

经过了几年的酝酿和准备,2015年,覃波为了配合蚕农和政府相关部门做好蚕沙污染治理和利用工作,挖掘循环经济新的增长点,成立了河池市桂恒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了“桑蚕产业废弃物资源循环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目的是服务于桑蚕产业和发展有机农业。

公司成立后,覃波招聘了一批致力于从事蚕沙治理的年轻党员,先全面了解当前蚕沙收集和处理情况,总结和分析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蚕沙收集治理方法。覃波表示,蚕沙治理项目以“工厂+合作社+蚕农农户”的模式开展,有机肥工厂负责牵头发动蚕农联合成立“蚕沙处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单位,集中回收合作社成员(蚕农)的蚕沙,由工厂全额补贴除臭菌种(用于蚕沙的杀菌除臭)给合作社对蚕沙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完后售给项目的有机肥工厂,合作社将获得的收入分配给蚕农,实现蚕农增收。另外,因采取上述模式治理蚕沙而改善生产环境、减少蚕病损失和蚕农的蚕药投入,仅此一项蚕农每年就可提高15%以上的收益。”

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完成年产5万吨蚕沙有机肥厂房、生产线建设,年可回收废弃蚕沙10万吨。同时本项目已经发动上千户蚕农、辐射了当地的怀远、安马、刘三姐、洛西、庆远、太平等乡镇。并组织成立了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集中回收蚕农废弃的蚕沙进行预处理(发酵除臭),然后提供给项目的有机肥工厂生产有机肥,项目投产至今已经处理了来自宜州各乡镇的上万吨的废弃蚕沙。

2017年11月,桂恒旺蚕沙治理创新模式面向全区推广,与此同时该项目被列入2018年河池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示范建设业主单位。覃波透露,项目全部投产完成后将可处理目前宜州区约50%(20万吨)的废弃蚕沙资源、为超过5000亩有机农业供应优质有机肥和瓜果蔬菜苗木,同时每年可回收农户种植的超过1.5万吨的有机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销售,年创造近3亿元总产值、6200万元利税、1550万元税收;同时,产业园的运营,还为河池桑蚕产业减少因蚕沙带来的病害损失达3亿元以上、以及通过产业带动1万户农户实现年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项目投入运营将对河池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发展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延伸桑蚕茧丝绸产业链、提升桑蚕产业整体水平和产业附加值以及桑蚕产业整体经济效益、改善桑蚕产业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经验四:大力发展桑枝食用菌

桑枝——食用菌是河池桑蚕产业打造的第三个循环产业链条。

截至2018年9月底,宜州全区共生产食用菌5060万棒,产鲜菇1422万公斤(桑枝食用鲜菇1276万公斤),产值13461万元(其中桑枝食用菌4554万棒,产鲜菇1276万公斤,产值12524万元);建设示范基地28个,标准化基地7个。

桑枝食用菌是河池市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全国著名的养蚕大市,桑枝年平均产量约65万吨,廉价的桑枝粉原料,为河池市桑枝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推动和引导下,河池市桑枝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昔日一文不值的废桑杆转身变成“金条”,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有特色经济产业。

2005年9月,以覃应萍为代表的几位菇农在洛西镇成立“宜州区福和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福和公司)。福和公司用桑枝粉为原料栽培榆黄菇、香菇、秀珍菇,使宜州福和公司成为“全国首个桑枝食用菌示范基地”,拉开了宜州区桑枝食用菌产业序幕,宜州区桑枝食用菌产业经历了三个高速发展阶段。

试种阶段:2005~2006年,在自治区区农业厅、广西农科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实施用桑枝为主原料栽培食用菌的试验,以宜州区福和公司为基地,试用桑枝栽培榆黄磨、香菇、平菇、木耳、秀珍菇等食用菌并取得成功。

示范推广阶段:2007~2008年,在宜州区庆远镇、北牙瑶族乡、洛西镇等进行标准化栽培台湾秀珍菇的示范推广工作,整个生产年(跨年度统计)栽培面积达88.8万平方米,产鲜菇6248.2吨,产值3419.24万元,特别是2008年上半年(夏季),进行反季节栽培秀珍菇示范0.4万平方米,产鲜菇33.6吨。用桑枝反季节栽培秀珍菇,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反季节生产的桑枝秀珍菇成为宜州桑枝食用菌的龙头产品。

全面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宜州通过招商引资和整合资源的方式,新组建了宜源菌业公司、天成菌业公司和廖哥山食用菌合作社基地三家规模以上企业,为宜州区桑枝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2009~2010生产年栽培面积近120万平方米,其中桑枝秀珍菇栽培95.4万平方米,鲜菇总产7632t,产值4742.24万元。2010至2011生产年栽培面积快速增达250万平方米,桑枝秀珍菇栽培187.5万平方米,占食用菌面积的75%,鲜菇总产1.63万吨,产值 9351.6万元。2011~2012生产年栽培面积继续增加至378.22万平方米以上,目前产品已远销广州、深圳、武汉、长沙和区内南宁、柳州等市场。宜州从业人员达到1.26万人,成为了广西桑枝秀珍菇生产第一大区(市)。

每一个环节做到“ 吃干榨净”,就是河池桑蚕产业做大做强、脱贫致富的经验。

猜你喜欢

种桑养蚕蚕沙宜州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解析
探究种桑养蚕机械化发展及建议
探究蚕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广西省河池市年产30 万辆铝合金轻量化微型汽车项目在宜州开工
蚕沙真好吃
蚕沙处理资源利用分析
宾阳县召开生源地助学贷款及大学新生资助工作会议河池宜州与浙江大学开展校地合作
关于种桑养蚕技术要点的思考
广西宜州中药街药用植物调查及资源保护探讨
省力化种桑养蚕的综合技术要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