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肠道调节剂对仔猪断奶1周内生产性能 肠道微生物及肠道结构的影响

2018-12-29李梦云张清海薛西银常梦雅郭金玲

中国兽医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寡糖调节剂酸化

李梦云,张清海,赵 武,薛西银,常梦雅,郭金玲

(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饲料工程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普尼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700)

断奶是仔猪出生后面临的最大应激,饲料与环境的改变最终导致仔猪在断奶1周内采食降低、负增重、腹泻,严重的甚至死亡。其实质则是仔猪肠道损伤,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肠绒毛萎缩,从而诱发厌食、腹泻以及生长抑制等一系列症状。因此,调控仔猪肠道健康,提高仔猪断奶后日增重、降低仔猪腹泻和死亡率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研究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如酸化剂、植物提取物和壳寡糖等饲料添加剂,均能够调控肠道健康,缓解并改善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但以上研究均是以单一或两种复合的固态形式添加,在断奶仔猪上用液态的复合肠道调节剂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针对其在仔猪断奶1周内的生理变化的研究更是没有。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在断奶1周内添加复合肠道调节剂对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及肠道结构的影响,为解决或延缓仔猪断奶一周内腹泻问题而研制新型安全仔猪肠道调节剂提供理论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复合肠道调节剂为断奶仔猪专用,由河南普尼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为酸化剂、中药提取物、壳寡糖、复合离子调节剂,测得pH值为3.16,有机酸含量97.8 g/kg。产品批准文号为预饲添字(2016)153007。

1.2 试验设计与分组 挑选20日龄仔猪105头,断奶之前屠宰5头,余下100头在21日龄断奶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仔猪喂教槽料,试验组猪在每次喂料后补喂复合肠道调节剂。试验从断奶当天至断奶第8天结束,共计7 d。测定仔猪生产性能、断奶后第2天、4天和8天各消化道微生物数量及肠道结构。

1.3 饲养管理 试验猪以圈为单位饲养,饲喂颗粒教槽料,日喂5 次,分别为7:00、10:00、13:00、16:00和19:00,每次以吃饱后食槽中略有余料为度,自由饮水。复合肠道调节剂原液用体积比1∶9兑水稀释后,试验组猪断奶当天开始饲喂,每天喂5次,每次在饲喂教槽料后进行,喂量为每头仔猪平均每天50~200 mL,各圈猪饲养管理条件一致,在断奶后第2、4、8天每个重复分别挑体重接近的仔猪屠宰,测肠道微生物和肠道结构。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生产性能测定 分别于试验的第1天、第8天早上8:00空腹称重,根据初重和末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并根据采食量计算料重比。

1.4.2 腹泻率 每天上午8:00点定时观察仔猪粪便情况,记录腹泻头数,计算腹泻率。

1.4.3 肠道微生物区系 试验第0、2、4、8天,仔猪屠宰后,分别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各5 g,培养乳酸菌、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用,具体方法见文献[5]。菌群数量用1 g肠道内容物中细菌个数的对数(IgCFU)/g表示。

1.4.4 小肠黏膜形态结构 试验第0、2、4、8天,每个重复取十二指肠中部2 cm的肠段,放入4%甲醛溶液中固定,经水洗、透明、浸蜡、包埋等处理后,在室温下切成5 μm厚的切片,用于形态结构观察,100倍显微镜下用标尺测量20根最长绒毛高度和相应的隐窝深度。绒毛高度以肠腺开口至绒毛顶端的垂直高度为准,隐窝深度为绒毛根部上皮凹陷到固有层的距离,并计算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17.0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数据进行t检验,试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肠道调节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表1数据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采食量与料肉比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复合肠道调节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复合肠道调节剂对断奶仔猪肠道乳酸菌、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影响见表2~3、4。数据表明,给仔猪补饲复合肠道调节剂,十二指肠和结肠乳酸菌数量分别在断奶后第8天和断奶后第2天显著增加(P<0.05)。另外,十二指肠大肠杆菌数量在断奶后第2天、空肠大肠杆菌数量在断奶后第8天均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中双歧杆菌数量在断奶后第8天显著增加(P<0.05),盲肠和结肠中双歧杆菌数量在断奶后第2天和第8天均显著增加(P<0.05)。

表2 复合肠道调节剂对肠道乳酸菌的影响

表3 复合肠道调节剂对肠道大肠杆菌的影响

2.3 对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表5数据表明,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在断奶后第2天、4天和8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隐窝深度则在断奶后第4天和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复合肠道调节剂对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

表5 复合肠道调节剂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3 讨论

3.1 断奶仔猪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仔猪断奶期间,特别是断奶的第1周,饲料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改变对仔猪产生强烈的应激,导致较低的采食量和较严重的腹泻进而影响生产性能。本试验研究表明,给仔猪断奶一周内补充复合肠道调节剂,可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仔猪腹泻率。复合肠道剂调节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的酸化剂,给仔猪提供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能量,满足仔猪养分需求。并降低胃肠道pH值,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高内源酶的分泌、并促进矿物质的溶解,因而有利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1]。Ahmed等(2014)[2]研究也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补充柠檬酸可提高日增重,改善饲料转化率。另外,植物提取物和寡糖类含有的免疫增强剂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机体抗病力,降低腹泻。 Bontempo等(2014)[3]给断奶仔猪饮用水中添加有茶叶和石榴中提取的植物提取物,发现可显著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并对仔猪肠道健康有很明显的改善作用,因而显著降低了仔猪腹泻。而且其中的离子平衡调节剂,可补充电解质,维持内环境平衡,也可有效降低腹泻。

3.2 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仔猪断奶一周内由于受到断奶、饲料、病原微生物等各种因素的应激,导致胃肠道菌群的失调,进而引发腹泻,降低仔猪生产性能。而酸化剂、植物提取物和壳寡糖均可调节肠道菌群。酸化剂中的有机酸本身就可以进入病原细菌细胞内,破坏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调节肠道菌群[4]。冷向军等[5]在仔猪日粮中添加0.25%复合酸化剂,发现显著降低了结肠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数量的趋势。植物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因具有抗菌、抗炎和抗寄生虫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调控仔猪肠道健康。刘容珍等[6]研究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0.3%植物提取物,可使仔猪盲肠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分别增加69.65%和29.69%,而大肠杆菌则下降了84.38%。壳寡糖是一种通过壳聚糖降解得到的对生物机体功能有很大影响的高分子化合物,饲粮中添加壳寡糖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影响肠道菌落形成,改善机体肠道环境,从而促进动物生长[7]。 kong等(2014)[8]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 g/kg壳寡糖,表明可以提高回肠和结肠有益菌的含量而抑制有害菌的含量。本试验结果表明,给仔猪补饲复合肠道调节剂,在断奶后1周内可显著增加肠道乳酸菌数量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数量,这可能是肠道保健剂中酸化剂、植物提取物和壳寡糖综合作用的结果。

3.3 对断奶仔猪肠道结构的影响 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的主要场所,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反映小肠的功能状态,绒毛高度越高,隐窝深度越浅越利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李鹏等(2009)[9]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3%所研制的磷酸型和乳酸型酸化剂均可以显著增加小肠绒毛高度。Wan等(2017)[10]的最新研究表明,给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00 mg/kg壳寡糖,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华卫东等[11]通过给断奶仔猪饲喂含有微生态制剂和酸化剂的复合仔猪肠道保健剂,发现可提高养分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从而改善仔猪生产性能。但他们没有测定肠道菌群和肠道结构。本试验结果表明,断奶一周内给仔猪补充复合肠道调节剂,在断奶第2、4天和第8天均可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这表明本试验中的复合肠道调节剂可以可改善肠道结构,促进肠道健康。

4 结论

给仔猪补饲含有酸化剂、植物提取物、壳寡糖等的复合肠道调节剂,可以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肠道结构,促进肠道健康,从而有效提高仔猪断奶一周内的生产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

猜你喜欢

寡糖调节剂酸化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病害
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形态特征、功能组分含量和分子结构的比较研究
几种寡糖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海洋酸化之时间序列研究进展
酸化温度对玉米秸秆厌氧水解酸化性能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HPLC法测定远志及其3种炮制品中3种寡糖酯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巴戟天寡糖胶囊和氟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