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培育诗的气质并使之斑斓

2018-12-29李犁

星星·散文诗 2018年34期
关键词:青藏气质西藏

李犁

早在上世纪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就声称:“文学始于地理。”他出生在美国西部,但一直生活在新英格兰的乡村。他的体验是乡村生活培育了他,并成为他写作的源泉和理想的伊甸园。但现在没有哪个诗人在一个地方从生呆到死,不仅身体流动,诗的灵感也产生在流动中,因为陌生的地方更容易发现风景。地理在现在的诗里,多是一种写作的因缘和导火索。但是地理的介入,让抒情有了根,让诗有了独特的气质和情致,并散发出不同的气息。下面就本专栏不同诗人的作品说说地理带给他们诗的不同意境和味道。

严彬写的是异国的人和事,写与我们不一样的价值观,突出的感觉就是冷硬直,这与他的叙述方式相符。或者说严彬用符合自己气质的写作方式写陌生的人和事。这里的地理感就成了陌生感。而陌生感让诗从庸常中跃出来,刷新了我们慵懒的感觉,从而有了一种冲击力。与之审美品格相似的是刘剑,只是刘剑诗中的地理缩小到具体的巷子和酒吧。但这两个地方散发出的特异的气氛和感觉,一样点燃也丰富了诗人内心的火焰。这里的地理意义就是让诗人找到一个情感的爆破口,是枪的扳机,不论是点射还是连发,都源于诗人扣动了这个小小的地理。这样的地理生长出的诗也就有了劲健与豪迈。

以上是诗人借助地理来抒发相对应的情感和思想,这里地理就是诗人情与思的符号和说事的凭借物。还有一种地理代表了固定的审美特质,只要一提起,读者就有先入为主的情境和印象。譬如赵兴高的《高处的青藏》和周世通的《藏地笔记》,看这题目大家心里就会产生一种静穆与神圣的感觉。这是青藏地理特殊的诗境和隐喻早已深入人心,形成了固有的美学特征和心理模式。赵兴高的诗确实是这样,整首诗像跳跃的蒙太奇,像短镜头扫过,不同场景,一样的纯净而圣美,包括语言也是简洁而干脆,像人走进了教堂,不自觉地庄严和敬畏起来。那是神性的大美对人心灵的洗涤和照耀。周世通的诗同样具有这样的神圣美,但他把这种敬仰细节化具体化了。赵兴高是片段式的提纲挈领,周世通稍微细致地描摹了一下,用叙述将画卷铺展开来,有了情景和人影,但其核心的美依旧是青藏地理所预示的苍凉与寥廓。

有意思的是这辑诗里还有一个人也是写西藏,但由于在他看见的景物中糅进了更多自己的情感和经验,这些壮美的风景变得柔软亲切起来,有了人间的炊烟和气息。这是毕福堂以个人的情感方式在体验着西藏,他一边用敬慕来展示西藏的大美,一边用自己的眼光来评说西藏的过去与未来、骄傲与遗憾。在他眼里西藏是一个神,但有了人的情感和遭遇,神就近了。与之相似的用自己的方式写自然的还有朱夏楠的《潮水在黄昏退去》和杨忠的《青衣江之恋》,他们笔下的地理不再是著名的有着固定审美标志的地域,但这些风景一样能摇撼诗人心魄,且让他们将自己的情感甚至信仰铭刻其中。他们同样在白描,前者描绘的景物中有了悲悯和怜爱的味道;后者看似无我,但石碑残存的缝隙中,多了叹息和思考。这里地理的色彩在淡化,主体的情思开始凸现。

所以,每个人也是不一样地理,个人的性格气质经历塑造了一个人的文化地理,形成属于他自己的心理模式,和与之呼应的审美方式,这种心理地理比自然地理更强大,一个人一生也走不出自己性格的地理。这种个性在诗里就是独特性。譬如同样写异域见闻,陈泰灸的《欧洲日记》,不论写布拉格的广场和麦子,还是佛罗伦萨的鸽子,都濡染上了他的性情和他的判断,洒脱与细心,调侃与幽默不但让诗有了音容,也让陌生的欧洲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这就是人的地理在改变和升华着自然地理。

不知不觉写到了编辑要求的字数,还有几位没来及评说。给他们简单归纳一下,除羊子追求无我之境,与杨忠等人写的地理感类似。卫国强、罗玉田、念琪、玛雅都可归类于陈泰灸这种写作,就是以自然地理来映照也突现个人的地理。总之地理培育了诗的气质并使之色彩斑斓,气象万千。

猜你喜欢

青藏气质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打开艺术的宝盒——“青藏三部曲”的多样化文体与叙事探索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青藏星夜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神奇瑰丽的西藏
生命青藏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