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西公立高校的发展概况、路径及启示

2018-12-27李培培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双一流巴西建设

李培培

摘 要:巴西公立高校采取“小而精”的办学模式,为国家输送了众多优质人才。圣保罗大学作为巴西公立高校的办学典范,在发展历程中,通过建设多校区,灵活设置学院类型;优化师资结构,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开拓研究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激发办学活力;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措施,成为巴西最富盛名的高校,并多次位列拉丁美洲五大顶尖大学之首。我国高校在加强“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圣保罗大学的发展经验,建成一批高水平大学。

关键词:巴西;公立高等教育;圣保罗大学;“双一流”建设

一、引论

巴西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为满足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政府采取公私立两种办学模式。公立高校注重选拨优质的生源,构建雄厚的师资队伍,并在政府资助下获得充足的办学资金,成为巴西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代表。私立高等教育因举办者性质不同可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在巴西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中,近2/3为营利性高校,采取商业模式办学,教育质量较为薄弱。非营利性高校以社会力量捐资办学为主,教育质量获得社会认可。此外,公私立高校在办学历程中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公立高校保持稳定的发展规模,私立高校侧重于数量、规模的快速增长,旨在推动巴西成为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以私立高等教育为主的国家之一。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因公私立教育质量的差异性,巴西高等教育形成了“金字塔”式的教育结构。位于金字塔塔尖的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名牌公立大学,位于塔身的是一批私立非营利性高校,而位于塔底的是数量众多的、以本科教学为主的营利性私立高校。 作为巴西首屈一指的公立高校,圣保罗大学(Universidade de S?觔o Paulo,USP)在学科建设、教师发展、研究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突出特色,成为巴西办学规模最大且教育水平最高的公立大学之一。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逐步提高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为加强高校内涵式建设,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增强我国的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研究通过分析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发展路径,为我国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二、巴西公立高校发展概况

(一)演进历程

1500-1822年,巴西处于殖民地统治时期,因葡萄牙当局大力搜刮巴西财富,不重视教育,早期教育由天主教控制,发展十分落后[1]。1759年,葡萄牙王室为保护殖民利益,取消教会学校,世俗教育开始兴起,但仍未建成一所大学[2],出生于巴西的葡萄牙公民需要到本土接受高等教育。1808年,葡萄牙王室为躲避拿破仑的侵略,迁移至巴西。为发展经济的需要,由商人行会出资,政府举办了一批公立专业学院,如医学院、法学院、理工学院等。巴西独立后,并未重视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高。

直到1920年里约热内卢大学创建成功,巴西才出现第一所以“大学”命名的公立高校。由于学院之间彼此独立,学院建设进程缓慢,为激发高校发展活力,教育部要求高校设立至少具备以下学院中的三个:法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和文理学院[3]。1934年,圣保罗大学作为“新型大学”的代表,引领了办学热潮,并加速私立大学创建进程,现今成为巴西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

(二)管理体制

巴西公立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办学类型。首先是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优越的大学(Universidades),能够灵活开展教学、研究和社区服务,分为联邦、州、市三个层面。其次是大学中心(Centros Universitários),以教学为中心任务,能够自主开设新课程。最后是学院(Faculdades),办学规模小,在颁布证书、学位、开设新课程时须获得教育部批准。

为管理高等教育机構,巴西实行联邦、州、市政当局三级管理体制。其中,联邦层面设立的巴西政府教育部提供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负责机构。在中央层面还设立全国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CNE),为各级各类教育建立教育规范和核心课程。[4]

(三)办学模式

为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提升教育质量,公立高校采取“小而精”的办学模式。不仅高校数量少,而且招收的学生数量有限。巴西的公立高校免收学费,且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研究环境。

1995-2015年,巴西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增长42%,总体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见图1)。2015年,巴西的公立高校仅占高校总数的22%,提供的教育资源也只能为1/4的报考学生服务。为保障生源质量,高校采用竞争激烈、选拔严格的“前庭”(Vestibular)考试方式。考试内容由语言、人文、自然科学、数学、外语科目组成,规定学生在报考之前选好专业且不可更改[5]。公立大学每年只举办一次前庭考试,录取比例往往高于1:10,私立大学每年举办两次及以上的选拔考试,录取率为1∶2[6]。如在2012年,共有159603名学生报名参加圣保罗大学的“前庭”考试,但只有10982名学生获得就读资格。大多数学生倾向于计算机、医学及健康护理等专业,造成热门专业的选拔标准更为严苛,许多求学者由此止步于高校门外。

三、巴西圣保罗大学发展路径

巴西圣保罗大学作为一所州立大学,由圣保罗州的政治精英联合创办[8]。建立之初,学校注重学科专业联系,拓展研究领域,成为国内及拉丁美洲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仅加强内部建制,形成教学、研究、行政管理稳步协调的办学体制,并且积极加强与公司、企业、州政府的合作交流,为学校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资金保障。根据2013-2018年QS拉丁美洲大学排名,圣保罗大学名列前茅,多次位居首位;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声望排名中,圣保罗大学位列91-100位[9]。现今圣保罗大学加快发展国际化进程,致力于提升学校声誉。

(一)建设多校区,灵活设置学院類型

圣保罗大学在全国共设12个校区,其中4个校区位于圣保罗州,另外8个校区分布在包鲁市(Bauru)、洛林市(Lorena)、桑托斯市(Santos)等地。圣保罗大学善于根据社会需求因地制宜设置学院,形成各具特色的研究中心及学院类型。例如,针对水资源污染和温室效应等问题,圣卡洛斯校区(San Carlos)的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专注于开展城市水资源节流和环境绿化研究,旨在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提供解决对策。皮拉西卡巴(Piracicaba)校园以农业发展作为研究中心,圣塞瓦斯蒂安(San Sebastián)致力于海洋研究,而包鲁校区以牙科医学研究作为其院系设置核心。

(二)优化师资结构,构建雄厚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对高校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师结构,一方面,学校形成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2016年,巴西圣保罗大学共有教师5844人,其中全职教师为5147人,占教师总数88.07%,成为教学的主体力量,保障教师队伍稳定发展。此外,积极延聘兼职教师,促进教师队伍多元化发展。

另一方面,稳步提高招聘门槛,吸引优质人才。圣保罗大学在教师选聘层面要求严格,如教学助理(辅导员)必须具有硕士学位并参加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教授须具有博士学位或同等学历。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12年,圣保罗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教授人数占总数的99.13%, 2016年则达99.42%[10]。另外,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开展跨学科项目合作,为其提供政策、资源等多方面支持,激发教师研究热情,为大学发展提供充足的力量支撑。

(三)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开拓研究领域

一所高校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在注重引进优秀教师的同时,还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角色。为此,高校要在充分评估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善于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设立新学科与专业,改造旧学科,发展重点学科,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一方面,圣保罗大学善于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创新课程模式及类型。学校在知识领域内提供多种本科专业,如2016年设有312个专业,划分为人文科学(Humanities)、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精确科学(Exact Sciences)三大领域,共提供9658门课程,包括创新课程、传播课程、专修课程以及实习项目等类型。为让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圣保罗州政府鼓励圣保罗大学开设有关学校伦理、价值观、健康专业课程及其他远程课程,以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丰富教学资源。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加强专业建设,拓展研究领域。1989-2014年,圣保罗大学的本科专业数量从最初的126个增至2016年的312个(见图2),增速达2.5倍以上,且从2012年快速增长,表明圣保罗大学紧随时代的发展需求建设新专业,保障专业建设的新鲜活力,同时集中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一流专业,增强专业竞争力。为推进研究项目向纵深化与精密化领域发展,学校在建设本科专业的同时,加大硕博项目发展力度。针对社会发展难题及科学研究存在的困境,师生共商对策,拓宽研究领域。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激发办学活力

圣保罗大学作为全国知名高校的特色在于注重将创新精神融入教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学校通过建设创新机构,采取情景教学、远程授课、讨论会、实践教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师生及社会人员共同参与,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1.创建创新机构

创新机构是圣保罗大学的技术创新核心,负责商讨创新政策、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等,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个创新机构中都拥有一个主要的创新中心,其成员除国家科研机构人员外,还包括本校教师。机构的研究工作涉及核心技术转化、商业合作、学生创业、可持续发展及技术传播等领域。一方面,创新机构积极在各校区或地区开展推广及辅导答疑活动,引导学生勇于分享新想法,组织相应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另一方面,鼓励研究人员与当地高校、公司及企业之间构建协同创新合作关系,增强创新影响和收益。

2.开展创新教育活动

创新教育活动是圣保罗大学以培养“企业家”精神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一般创新教育活动的主讲者由工厂、企业一线工作的企业专家担任,通过将社会需求与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与圣保罗大学的师生进行探讨,帮助师生了解研究背景与发展趋势,有利于进行理论创新,突破技术难关。为丰富人员构成,创新教育活动积极动员实践基地公司的董事、圣保罗州的生产者、研发者及高校科研人员等共同参与研讨会、辩论会、商业会议等,以交流沟通的形式深入了解社会经济现状,为商业发展提供创新性的建议与对策。

3.提供技术创新项目

技术创新项目采取情景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创新课程及实践活动,激发参与者的创新创业精神。技术创新项目分为两个部分,共204个学时。第一部分为140个学时的理论教学,由圣保罗大学创新机构的教师进行远程视频教学,分为基础内容80个学时和创新案例研究60个学时。通过远程教授具体的创新项目,逐步分析项目的计划结构、创新模式及发展战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部分为64个学时的创新实践,包括创新讲座20个学时、创新活动导向20个学时及公司访问24个学时。创新项目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景教学法,帮助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克服刻板印象,掌握实践技巧。

(五)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

国际化是圣保罗大学的指导方针之一,为巩固战略伙伴关系,圣保罗大学致力于建构多边学术网络,提高学术影响力。学校现已与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机构签署了1000多项合作和交流协议,如伊拉斯谟世界(Erasmus Mundus)计划、美国国家和国际学术合作机构、大学全球伙伴关系网、拉丁美洲学术联盟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网络在线学习联盟。

另外,圣保罗大学以其开放、合作、热情的办学理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圣保罗大学共招收2551名外国留学生,占比4%。按国籍划分,在圣保罗大学就读的国际生,以英国、法国、美国、阿根廷、智利、中国等国家为主。为便于留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圣保罗大学设有国际合作办公室,通过为国际学生提供咨询和援助、为本校学生开展留学辅导及举办娱乐活动等,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共同享受多元文化的环境。学校还于2011年开展了圣保罗大学志愿者计划(USP IFriends),并设有相应网站,留学生可以在网上留言自己在住宿、课程学习、语言交流等方面遇到的难题,有一定经验的本校学生可进行解疑,便于密切同学之间联系,构建互帮互助小组。

四、启示

(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作为大学建设的智力中心,所拥有的理念、知识、经历和视野对其所在的大学和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具有直接的影响[12]。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不仅要引进优秀教师及创新团队,而且要完善学校的教学环境、科研氛围、创新团队建设,注重以校养才、以才育才,侧重发挥青年教师的潜力,打造一批具备创新活力、学术兴趣、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例如,圣保罗大学建立的课程与教学改进中心尤其关注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中心组织不同职能部门、院系和学科的教师人员,就教师的教学形式、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研讨会,针对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提供建议与对策,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为保障教师教学和研究与国际接轨,高校要为教师发展提供国际交流机会,鼓励教师“走出去”,了解学科前沿方向,为教学研究注入活力。巴西圣保罗大学积极鼓励教师出国参与国际交流会议,主动邀请国内外人士在本校开展教育会议,就相关主题分享教育教学经验。例如,以“学生作为知识获取的主要扮演者”为主题,鼓励来自不同国家及学科领域的教育人士开展经验交流,帮助教师开拓视野,增强教学技能。为此,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杰出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形成梯度形的学术队伍结构,营造学术研究氛围,传承学术传统。另外,学校及院系要为具备一定学术能力的教师提供政策、资金支持,保障稳定的外部资助[13],同时鼓励教师与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创新研究思路。

(二)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高校在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进程中,要集中优势发展一流学科或优势明显的学科,鼓励与其他基础性学科、辅助性学科、新兴边缘学科等开展跨学科研究,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14]。一方面,圣保罗大学致力于在所有学科领域开展相关专业,为学生提供全面、灵活的专业选择,满足不同学生就读需求;另一方面,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在2015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圣保罗大学的建筑、牙科、土木工程等8个学科排名前50,增强学校的科学研究实力。此外,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加强校企及研究院所的合作,为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

另外,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中,要深化产教融合,开展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资源配置。圣保罗大学善于根据社会需求开展学科专业建设,注重将研究中心的科学成果及时、有效地推广到企业,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并针对用户的反馈结果进行调整完善,不断深化研究领域。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圣保罗大学的学校教师还与专业从事项目开发及新技术和产品应用的行业、公司和医疗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高校与企业及科研院校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为此,要建设一流学科,高校要提供充足经费,组建优质教师队伍,充实学科建设基础;产生具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发挥学科优势以及加强国际学科认证与交流,增强学科竞争实力。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

“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高校要将人才培养放在核心地位,逐步提升培养水平,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引导,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巴西圣保罗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各个环节,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例如,学校定期邀请圣保罗州的创业者、独立发明者、中小企业管理者等人员与学校师生共同开展项目研究,推进创新创业与社会服务相融合。项目研究一般先以问题导入,公司企业人员对于近期发展困境进行陈述,如公司在创立初期如何进行招商引资、“互联网+”时代背景产品的销售链条如何构建等,激发人员的问题意识;之后由学校师生与公司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建立互帮互助的伙伴关系,深入一线实践商讨对策;最后,注重公司企业的反馈,对于不完善之处,及时开展讨论,解决发展难题。

另一方面,为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开设相关创业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还要清楚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针对学生的创业问题,设立相应的创业辅导咨询机构。巴西圣保罗大学设有职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为学生的创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咨询服务,成为其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有三,其一,为学生供咨询辅导,帮助有职业困惑的学生清楚认识自己,为更全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及潜力提供建议;其二,邀请企业专家开展讲座、研讨会等,分享自身创业经验;其三,设置創业咨询广播平台和咨询网站。圣保罗大学每周四的创业咨询广播平台都会邀请创业指导专家对于学生面临的创业难题进行在线解疑,帮助学生顺利进行创业活动。我国高校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圣保罗大学的做法,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改善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世秀.90年代巴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拉丁美洲研究,2000(3):41.

[2]张培培.巴西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3]Arabela Campos Oliven.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azil: How the Two Systems Origins Shaped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J].Scientific Research, 2014(5):1667,1668.

[4]INEP/MEC.Overview of The Brazilian Education System(2016)[EB/OL].http://download.inep.gov.br/acoes_internacionais/pisa/documentos/2016/pisa_overview_of_the_brazilian_education_system,2018-04-25.

[5][6]Universities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Bazil[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ities_ and_higher_education_in_Brazil,2018-04-20.

[7]Sinopses Estatísticas da Educa?觭?觔o Superior-Gradua?觭?觔o[EB/OL].http://portal.inep.gov.br/web/guest/sinopses-estatisticas-da-educacao-superior,2018-6-30.

[8]菲利普·阿特巴赫,喬治·巴兰.世界一流大学:亚洲和拉美国家的实践[M]. 吴燕,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125.

[9]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EB/OL].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sao-paulo, 2018-06-27.

[10][11]Universidade de S?觔o Paulo. Anuário Estatístico da USP[EB/OL].https://uspdigital.usp.br/anuario/AnuarioControle?lang=en#,2018-06-28.

[12]谈哲敏.师资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J].中国高等教育,2017(Z1):26-28.

[13][14]潘静.“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行动框架[J].江苏高教,2016(5):24-27.

猜你喜欢

双一流巴西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巴西战舞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2014巴西世界杯赛程
何处得清纯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