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高中衔接高中几何模块的教学

2018-12-27王羚昱

读写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教学

王羚昱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前途。由于初高中几何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初高中几何模块的教学衔接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本文分别从通过系统复习、穿插复习和拓展复习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初高中几何模块的教学衔接策略。希望以此来优化整合初高中几何教学,使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 初高中衔接;高中几何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1-0087-01

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觉得几何难学,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对于初高中几何知识的衔接教学未能做到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没能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的疑惑,导致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出现了障碍。高中立体几何是平面几何在空间形式的推广。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这些都是高中解析几何的基础。因此,初中几何与高中几何的知识结构存在密切联系。教师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几何与高中几何的衔接,同时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是值得广大教育者探讨的课题。因此,本文将针对几何知识衔接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一、通过系统复习,完成几何模块的知识衔接

系统复习是指,对初中几何知识进行整体复习。在实施高中几何模块教学前,教师应对各个班级学生的初中几何学习情况做个简单的测试及评估,并根据测试结果对基础较薄弱的班级进行初中几何模块的整体复习。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夯实几何模块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几何学习做铺垫,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正方形上建立恰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可以写出正方形任意顶点的坐标,那么正方体上能否也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出示正方体上各顶点坐标呢,如果不能又该建立怎样的坐标系呢?”这样用类比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发现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空间直角坐标系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高中要学习的几何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大多数学生不善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所以,教师应在建构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理清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知识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稳固已学的平面几何知识的同时,为建构完善的立体几何知识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循序渐进,注重构建“最近发展区”

相比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高中空间几何不论从抽象程度、教学难度还是理论深度上,都有显著提高,再加上高考带来的心理压力,对于高一学生的几何学习形成了不小的挑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宜采取“大步流星”的教学策略,而应“小步子走”,循序渐进,在空间几何的教学初期不宜教授过难的知识,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事实上,目前很多高一教师认为某些知识学生已经在初中学过,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讲述,因此在问题的求解推导中,当运用到这些知识时往往一笔带过,如前面提到的扇环面积计算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且不说部分学生并未深人学习这部分知识或已经遗忘,即便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但仍会有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不熟悉,帮助他们复习回顾是很有必要的。

三、通过穿插复习,完成几何模块的思维衔接

这里提到的穿插复习,是指讲新课时,用初中学习过的平面几何的知识点引出相应的立体几何中的概念或性质,让学生从二维平面顺利过渡到三维空间,在已经具备了直观的形象思维与基本的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例如,高中教师在讲授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个结论在空间几何中是否也成立。教师可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用三根笔做实验,使其中两根笔同时垂直于第三根笔,然后观察这两根笔的位置关系都有哪些。学生通过亲手实验、观察、比较得出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还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1)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学不好,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知识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2)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五、结语

总之,由于初高中的几何无论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要想顺利实现从初中平面几何到高中空间几何的过渡,我们有必要对初高中几何教学的衔接进行研究。上述从知识的处理与呈现方式、教学方法、习题选择等方面对初高中几何教学的衔接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对高中的几何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云萍.恰当的情境创设源于对知识与理念的认识[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6.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
衔接更高层次教学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物理初中—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用书》的作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