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社会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现状

2018-12-27许霞

科技资讯 2018年17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

许霞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山东省社会养老护理人员现阶段的培训实况进行探讨,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就该省内8市,80所社会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共包括650名养老护理员。调查内容包括:护理员自身的责任态度、操作技能、制约因素等。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山东省养老护理人员存在如下缺点:整体素质略低,年龄偏大,未能受到较为系统专业的培训,由此可见,养老护理人员相应的队伍建设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强。

关键词:社会养老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培训现状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b)-0231-02

目前来看,老年护理资源短缺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项问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低、待遇不高为制约其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据统计,山东省人口众多,老年人口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由此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必将会更加严峻。所以,急需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护理队伍投入其中。文章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该省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现状与相关问题,在不影响其发展的前提下,就该省的650名养老护理员展开了相关调查。

1 山东省养老护理队伍的相关分析

现阶段,该省非专业性的养老护理人员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医疗单位的护工、养老护理员,还有相应的家政服务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了如下幾点问题。

1.1 护理工作者的资质无法保证

即便我国出台了针对此方面的政策,山东省也及时进行了规划,但仍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2012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养老护理员需要持有效证件才可以正式上岗。但几年时间过去了,事实并非预期般理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养老护理员中具备相应资质的还不足3%,此外,大约有一半护理员并未接受过专业性的岗位培训,这个结果令人比较意外。由此有相当一部分人员的服务面窄,仅可以提供如饮食排泄、消毒等简单性的护理工作,在老年人健康方面无法做到提供专业的服务。

1.2 大部分养老护理员综合能力不强

养老护理工作者以50后与60后居多,其中这部分人员超过一半均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由此可见,年龄大、专业知识不足为当前主要问题。

1.3 护理员工作者付出与回报比例失衡

此次调查得出:养老护理工作者每天工作时长达到了10h,但月工资仅有2000元的占据了大多数,再加之其福利待遇不高,致使该队伍具有较大的流动特征,人员结构十分的不稳定,进而使得老年护理相应的服务质量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

2 山东省社会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现状的有关探讨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养老主要表现为居家养老,新时期的当下,社会经济得以全面转型,家庭养老也在慢慢的淡化。预计社区护理以及相应的家庭护理将会成为主流。因此,发展老年护理队伍刻不容缓。下面就山东省相应的养老工作者培训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其综合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2.1 社会养老护理人员相应的培训现状

2.1.1 缺乏健全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此方面的培训教育仍比较缺乏,无法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相应的教育体系不够系统全面。通过调查护理队伍得知,老年护理人才综合能力不高,在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卫生服务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1.2 管理培训机制尚不成熟

目前,针对养老护理员并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管理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此外,在护理员薪酬与福利问题上无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导致许多养老护理员未能够意识到自身工作的职责与意义,缺乏自我发展与增强的意识。

2.1.3 护理人员培训现状

虽然之前有标准规定,此方面的护理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但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9.63%的护理人员满足这一要求,同时这些人员在岗前约有46%的人员进行了1~2个月的培训,有13.58%的人员从来没有受到培训。除此之外,养老机构所展开的相应培训仅仅是以传帮带方式展开,这使得员工在技能掌握方面显得十分薄弱,操作起来有些困难,培训结果与预期相比甚远。

有52.64%的护理人员觉得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处理护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且大部分人员对于学习并不积极主动,直接致使护理质量下降。在此次调查中,有90%以上的人员均表示愿意参加专业性的培训,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人员也意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

大约有1/3的人员表示希望定期进行培训,定期培训的好处在于能够反复巩固操作,以便于顺利掌握所必要的技能知识。此外,约有59%的人员表示一次培训1~2个星期最佳。此外,针对所调查的护理人员进行了试卷考查,结果显示在康复指导知识问题上的得分偏低,这说明在此方面的培训不足。而且结果表示有资格证的相应护理人员得分远远高于无证人员,因此,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对于人员技能的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

2.2 建设护理人员队伍的有关建议

2.2.1 适当地提升其工资待遇,以此来提升其职业幸福感

护理工作本身属于服务类的一种,而服务业的特点就在于工作累、连续工作量大、时间长,而且所需要提供的服务也是复杂而多变的,万一遇到难缠的老人或者遭受到家属苛求,又加剧了工作难度,因此大部分人并不将这一工作当成自己的理想职业。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提高薪酬,进而招揽人才,为其提供工伤等保险。

2.2.2 为护理人员提供系统性的专业培训

老年护理,可以解释为为老年人提供包括预防、保健,以及护理等在内的一项综合性服务。通过调查分析得知,部分护理人员在其工作中并未受到相对正规的培训。仅仅是按照表面意思上的护理照料,在基础护理知识以及相关技能表现的十分匮乏,这样的人员并不能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养老服务机构应引导并支持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人员的素质与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在职培训、岗前培训等手段来增强人员的综合素质。

2.2.3 提高门槛

出于年龄与学历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养老护理人员暂时不会考虑转行,但待遇低,自己的工作不被认可却阻碍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由于学历低这部分人员只能通过体力获取报酬,例如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但现阶段的老人对护理服务并不仅体现在这些需求上,他们更加需要专业护理,更多的体现在精神层次。所以,提高养老服务业相应的准入门槛,能够大幅度增强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2.2.4 借助各方力量,建设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护理人员队伍

想要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顺利快速发展,可恰当借助高校力量,以此来促进其的持续推进。政府及有关单位需要出台政策给予指导与支持,可以在各院校增加老年服务相应的课程。此外,也需要给予护理人员一定的关怀,努力提升其社会地位,为其争取相应的福利,鼓励并指引即将毕业的学生参与到养老服务工作之中。此外,各高校还应当积极响应当地政府机构的政策,与相对应的养老机构展开沟通合作,跟进相关的培训工作。只有如此,才可以在为老人提供所需服务的同时,为社会养老输出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光柳,杨明莹,杨娇,等.我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资质及培训现状[J].护理研究,2017,31(7):789-791,795.

[2] 方水芹,王正平,陆新建.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9):33-36.

[3] 孙虹,李彩福,李花.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3):77-79.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