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及实践研究

2018-12-27周晓涛

科技资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关键技术

周晓涛

摘 要:如何在有限的网络条件下实现高效、稳定的海量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一直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应用的难点问题,也是业界致力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面向海量地理信息在线应用需求,探索了“平台+前置机”双节点服务模式的总体架构、组件模型、数据类型及关键技术,并基于鄂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工商部门进行了应用实践,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前置机 海量地理信息 公共服务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b)-0037-02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应用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因网络条件不佳而导致无法访问、运行不稳定、响应速度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降低了平台实用性。尤其是海量时空数据在线应用时,受限于http网络协议的数据传输能力,导致某些专项应用难以有效实施。本文针对上述情况,研究引入前置机来形成双节点,降低海量时空数据的实时传输需求,提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运行效率,切实改善用户体验和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在工商部门进行了实际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 总体架构设计

1.1 总体架构

“平台+前置机”的双节点模式包括4个重要组件:数据集成引擎、数据集成建模工具、数据集成模型管理工具、数据集成节点代理工具。其中,平台中心节点需要安装数据集成引擎、数据集成建模工具、数据集成模型管理工具,各委办局前置机节点只需要安装数据集成节点代理工具。其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将前置机软件部署在前置机服务器上,这台前置机节点的数据集成节点代理工具将成为作业服务器,完成各委办局前置机节点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心节点之间的数据双向传输,并主要由前置机节点为委办局日常应用提供信息服务,以保障平台服务的效果。

中心节点部署于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中心,与委办局前置机节点之间通过电子政务网进行连接,前置机节点与委办局各应用终端形成局域网,可与电子政务网通过网闸进行摆渡,如图2所示。

1.2 支持的在线服务数据类型

通过“中心节点+前置机节点”模式提供的在线服务数据类型主要包括数据表、文本、多媒体数据、切片数据、矢量空间数据库、数据服务等,如表1所示。

1.3 同步更新策略

在中心节点和前置机节点之间,数据和状态的即时性同步至关重要,如果不同步或者延时同步会影响到数据的安全性、服务的一致性以及平台的可靠性[2]。中心节点和前置机节点的数据同步包括两个数据流向:把数据从中心节点推送到前置机,以及从前置机抽取数据加载到中心节点。不同的数据类型同步性要求是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同步方式进行同步。

(1)数据表:对于有主键的数据表采用增量更新方式,对于无主键的数据表采用全量更新方式。更新之前的数据进入历史库,更新后的数据进行现势库。

(2)文本数据、多媒体数据:采用全量更新方式,每次更新前清空以前的数据,转移到历史库,新数据进入现势库。

(3)切片数据:采用增量更新方式,主要是从中心节点将更新区域的瓦片数据推动至前置机节点,进行局部更新。

(4)矢量空间数据库、数据服务:有空间索引的数据可采取增量更新方式,其他采用全量更新方式。

增量更新方式主要通过交换信息比对、数据版本匹配等方式来进行识别和数据提取,因其效率相对较高,成为数据交换与同步更新的首选方式[3]。

2 应用案例

鄂州市工商部门在全市法人信息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网上行政审批信用信息数据。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来自于鄂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上行政审批信用信息数据来源于全市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总量为340万条,每天增量约为1万条。经过测试发现,如果通过平台提供Web服务的方式开展应用,因受限于网络传输效率问题而导致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不高,应用效果欠佳。因此,改用前置机方式,将数据推送到前置机为其应用系统提供支撑,并设置定时器和触发器,由系统组件提供双向数据同步通道,实现两个节点的同步关联更新。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的运行效率,改善服务效果。

3 结语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以后,其推广应用是值得重视的关键问题,只有应用得好,平台才有持续的生命力。在一些海量地理信息应用场景中,有时会因为网络带宽等条件限制,导致平台服务效率不高,降低了应用效果。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平台+前置机”双节点服务模式,研究探索了相关核心技术,并基于鄂州市公共服务平台在工商部门成功进行了应用实践,证明该技术方案是可行、实用的,可以为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于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江西测绘,2013(1):29-30.

[2] 熊俊华,王宇鸿.地理信息同步机制研究——以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例[J].信息工程,2014(10):127-128.

[3] 易曙贤,余应刚,李勇.基于前置机的空间数据共享交换技术研究及应用[J].测绘与空间信息,2013(8):34-36.

[4] 宋华茂,谢伟.三维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J].低碳技术,2016(7):97-98.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关键技术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多源卫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关键技术研究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AI全科教师开发:基础、模型与关键技术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地方政府为什么要购买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