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自信 凝心聚力积极应对行业新挑战

2018-12-27郭文玉

新能源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国标电动企业

文/郭文玉

我国电动自行车从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到今天,已有20余年的历程。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电动自行车为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百姓交通出行难题,还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自行车协会就用“创下了10个‘首次’”来彰显电动自行车行业过去几年取得的成绩。20年来,电动自行车行业规模、产值、年产量、出口量、出口额、社会保有量、技术进步等10个方面,都较初期有了惊人的提高,并纷纷创下历史性突破。如今,我国已牢牢坐稳电动自行车第一大国位置,行业年产量以及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世界上拥有较大优势。

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关注到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起迈入新时代的电动自行车行业,当前面临着不少新挑战:新国标正式出台,3C认证已经实施,中美贸易摩擦、欧盟反倾销也正在进行,诸如此类反映出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1. 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行业内大部分企业都感觉市场不景气,但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8年1—8月,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为1 846.4万辆,同比增长5.1%;累计主营业务收入494.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11.0%。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此前开展的行业调研显示,行业十强企业2018年1—8月完成产量近1 000万辆。除了利润指标,其他指标都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但恰恰是利润指标的下降凸显了行业发展的问题:行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微增,是以牺牲企业利润的方式换取的。而且,在新国标正式实施以后,这一方式极可能再难奏效,上述重要指标将会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2. 新形势下行业的应对之策

在这样的新形势、新变化下,未来的发展之路是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在行业调研和行业活动中,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刘素文对此也进行过深层次的分析,提出了较有见地的想法和观点。

(1)要正确判断 正面应对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在修订时,就被视为决定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大事。事实上,新国标的重要性远不止技术层面,还应包括意识层面。标准的修订过程一波三折,包括牵头部门重新确立,关注层面逐渐上升至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这表明行业对新国标的出台和认知要站在空前的思想高度上,必须要有和政府保持一致的看齐意识、大局意识。对企业生产准入从许可证管理转为3C强制性认证管理这项新政也严格规范了行业发展。

主管部门这些举措汇总起来就是在表明对电动自行车行业提出新的要求:规范发展、从严管理。面对这样的大势,行业工作者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在浙江、江苏调研时,刘素文理事长就反复强调,新国标是电动自行车生产的“法律文本”,要正本清源,要严肃、认真地执行新国标和相关政策法规。

在面对发展重大转折点时,行业出现短期震动,企业心存困惑或者迷茫都属正常,但中国自行车协会希望,大家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国标和3C认证的实施,更多地看到其积极面:有利于维护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提高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水平;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等。而这些都是对行业转型升级的一种倒逼机制,更是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要肯定的是,这次对电动自行车主产区的调研结果显示,虽然被调研单位所处地域、产品结构和发展战略等各有不同,但对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和3C认证的颁布和执行,持观望和抱有侥幸心态企业的占少数。相反,绝大多数企业持拥护态度,不仅能正面理解两大新政,还都做出积极响应。大部分企业目前基本已研发出对标车,并进入样品送检阶段。目前协会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共有50家企业已取得3C认证证书。

(2)要有行业自信 创新思维

刘素文理事长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越是所谓的艰难时刻,行业工作者越是要有自信,坚信我们从事的是一个青春不老的行业,是一个永不落后的产业。特别是电动自行车,20余年来的成绩可谓有目共睹。所以,我们完全有理坚信为了建设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电动自行车不可或缺。

当然,光有自信还不行,还要拿出真本事。因此,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改变设计理念,生产出符合新国标的产品。要进一步了解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生产资质、3C认证的相关规定和程序,做好分类生产的准备。要加强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销商紧密配合,安排好2019年的生产经营计划,共同开拓新市场,引领新需求。总而言之,要以宏观和国际的视野分析研判行业今后的走向,要以创新的思维设计、研发产品,集中资源和精力去更好地执行新国标和3C认证。

(3)要凝心聚力 形成合力

正如刘素文理事长所言,电动自行车行业历来就有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今后要不断发扬光大,凝心聚力,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行业上升期时如此,转型期更应如此。

在实施新国标和3C认证的过程中,行业难免会遇到新问题,就更需要企业、检测机构,甚至经销商队伍,共同研究可行且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或组织联合攻关,或组织课题研究,并通过正常途径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情况和诉求,在和政府部门保持一致的同时,也要尽最大的力量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3C认证已经实施了,新国标于2019年4月15日开始正式实施,距离现在只有不到半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在调研过程中,有企业提到,3C认证实行后,由于各地管理目录不一,执法标准和尺度各异,企业感觉负担较重,目录管理是否仍需要值得商榷。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自行车的具体管理仍归地方。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份以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的形式发布了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明确对电动自行车试行登记管理;12个省份对电动自行车产品实行目录或公告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目录或公告,对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核发牌证等管理措施。因此,行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剩余时间,保持与地方政府的良性、友好沟通,为现有存货和新旧产品过渡争取最大最好的政策空间,实现顺利转换。

中国自行车协会愿意为大家搭建各种平台,就各种问题沟通交流,研讨切磋,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分享收获。一个月前,无锡新日公司召开的电动自行车新产品开发座谈会,就企业反映最为集中和强烈的车型设计难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形成一些初步意见,目前也正在一一落实,5家龙头企业更是在赶制新国标样车。目前,协会也在计划会同有关方面,与政府相关部门、3C认证机构、检测机构、地方协会、部分企业等,共同召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和3C认证实施座谈会”,目的仍是想在推动新国标和3C认证顺利实施的同时,为行业尽力争取平稳健康发展环境、谋求最大合理空间。

猜你喜欢

国标电动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电动自行车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MINI 电动概念车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