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康定偏岩子金矿控矿因素及成因类型浅析

2018-12-27杨永生李金生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0期
关键词:热液黄铁矿金矿

杨永生,李金生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四川 德阳 618000)

偏岩子金矿位于四川省康定市城北4公里处,大地构造属杨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南北向北端与北西向鲜水河断裂和北东向龙门山断裂交汇处,属丹巴—康定金成矿带[1]。

1 成矿地质背景

1.1 地层

偏岩子金矿赋矿层位属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为一套浅灰色、黄灰色富藻白云岩、中薄层块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和碳质白云岩等(图1)。

1.2 构造

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活动强烈,北西向、北东向、南北向及弧形构造断裂十分发育,为压扭性赋矿断裂,岩石破碎、蚀变强,为金矿提供了运移、储集条件。矿区发育一系列沿走向弯曲的褶皱和小断层,主要分布有向阳沟断层、剪刀沟断层、郭达山断层、淘沙坪断层、偏岩子断裂和灯盏窝断层,而偏岩子断层是金矿体的主要控矿构造。

1.3 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发育,而与金矿形成密切相关的主要发育晋宁期基性岩和印支—燕山期酸性岩。矿区内发育辉绿岩脉,呈脉状、似层状侵入,区内辉绿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各种绿片岩,呈灰绿色变余辉绿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千枚构造,岩石成分主要为绿泥石、绿帘石、长石、绢云母等。

2 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所处的康定南北向构造带为以金—多金属为主的地球化学富集区,元素组合为Au、Ag、Hg、As、Cu、Pb、Zn等,异常广泛发育,多数异常元素组合好,浓集中心明显,分带特征显著,而金异常集中分布在大渡河两岸,与已知金矿床(点)分布一致,且与断裂构造蚀变破碎带和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关系密切,而偏岩子金矿位于偏岩子—灯盏窝金异常中,金异常对找矿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3 矿体特征

3.1 矿体特征

偏岩子金矿床产出和分布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产出地层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赋存在富藻白云岩中,受南北向断裂附近北东带挤压带控制。矿区共发育4个矿体,分布相对集中,呈近南北向分布,矿体呈不规则状产出,长45m~124m,平均55m,矿体厚1.5m~8m,最厚可达14m,矿体延深可达40m~131m,矿体平均品位6.8-12.28×10-6,矿体产状倾向340°左右,倾角65°左右。

3.2 矿石成份

矿石矿物十分复杂,已知矿物多达50余种,其中矿石中金属矿物超过矿物总数的70%,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次为黄铜矿、黑铜矿、砷硫锑铅矿、针碲金矿、兰铜矿、孔雀石等,非金属矿物种类约30%,主要有绢云母、白云石、氟镁石、石英、白云母、方解石和萤石等。

3.3 矿石结构构造

偏岩子金矿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次为应力结构,而矿石构造主要为次生构造和原生构造。

3.4 围岩蚀变

偏岩子金矿围岩蚀变最常见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纳长石化、碳酸盐化等。

3.5 矿石类型

黄铁矿—石英型、多金属硫化物—氟镁石—石英型、蚀变岩型等3种。

图1 偏岩子金矿床地质简图

4 控矿因素

4.1 赋矿地层与岩性

金矿体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富藻白云岩中,成矿对围岩的层位、岩性具有一定选择性。

4.2 控矿构造

金矿体严格受控于南北向断裂附近北东带挤压带中,断裂活动的期次对成矿作用有较大影响,后期断裂的多次活动,有利于成矿物质在构造破碎带中多次叠加聚集,形成一定规模的富矿体。

4.3 岩体对控矿的作用

侵入的辉绿岩脉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各种绿片岩。

4.4 金的地球化学指示意义

金异常与中低温热液成矿元素(Cu、Pb、Zn、Ag、As、Sb)组合异常,是直接指示寻找金矿的最佳条件。

5 成因类型

5.1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根据偏岩子金矿形成及演化研究,其成矿期主要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而以热液成矿期持续时间长,为燕山早期至喜山期。结合矿脉的相互渗透、矿石的结构与构造、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物温度测量数据,初步划分热液成矿期为三个阶段:

金—黄铁矿—石英矿化阶段。此段可简称为黄矿阶段,为成矿早期阶段,主要分布于矿床东北侧。本阶段矿液成分单纯,共生组合较简单,结晶环境稳定,主要产出黄铁矿石英脉,矿石矿物为粗粒黄铁矿和自然金,脉石矿物为石英,次为白云石、绢云母。

金—硫化物(硫盐)—石英—氟镁石—萤石阶段。此阶段分布范围较广,是偏岩子矿床最重要的矿化阶段,产出形式以金属硫化物—氟镁石—石英含金脉、含金氟镁石脉为主,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黄铁矿、车轮矿、砷硫锑铅矿等,少量闪锌矿、斑铜矿、偶见六方硫锡矿、碲铋矿等。金矿物主要为显微自然金,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萤石、绢云母和氟镁石。

黄铁矿—石英—白云石阶段。此阶段矿化范围狭窄,为成矿晚期阶段,仅分布于矿床的下部南侧。主要产黄铁矿石英脉,矿物共生组合简单,矿石矿物为黄铁矿和细晶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等,本阶段矿脉含金性差。

5.2 成矿过程

偏岩子金矿成矿过程为在燕山早期—喜山期,在中—低温、中—高盐度及弱碱性还原条件下,热卤水和岩浆携带着成矿物质沿郭达山断裂及其次级断裂,顺层破碎带及裂隙上升,在矿液不断上升到地壳浅部,直到接近地表时,由于碳酸盐地层的破碎而产生了大量的裂隙和溶隙,所以地表水开始下渗,形成冷地下水,并在接近地表位置与含矿热液相遇并混合,从而使含矿热液开始冷却,由于热液中F-(Cl-)离子活跃度因冷却而降低,使得矿液中金的络合物开始沉淀,形成了金属硫化物、石英、氟镁石和自然金等矿物,并由此产生了各种氟镁石型的含金矿体[2]。

6 结论

偏岩子金矿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富藻白云岩中,近南北向偏岩子、郭达山断裂附近北东带挤压带破碎蚀变是金的主要赋存构造,金异常及与中低温热液成矿元素,(Cu、Pb、Zn、Ag、As、Sb)组合异常是金矿的最佳指示信息,金矿可能形成于燕山早期—喜山期,成矿期可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而热液成矿期又可划分为金—黄铁矿—石英矿化阶段、金—硫化物(硫盐)—石英—氟镁石—萤石阶段、黄铁矿—石英—白云石阶段三个阶段,属古生代—中生代沉积盖层中金矿,亦为产于碳酸盐岩中的中低温热液多金属石英脉型金矿床[3]。

猜你喜欢

热液黄铁矿金矿
磁黄铁矿多型矿物学特征与分选行为差异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黄铁矿的吸附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黄铁矿主微量元素及晶胞参数研究内容和意义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层结背景下热液柱演化的实验模拟*
南大西洋热液区沉积物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和产酶活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