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分时租赁定价及价格弹性分析1

2018-12-26涂颖菲陈小鸿

交通与港航 2018年6期
关键词:调价计费私家车

涂颖菲,蔡 茜,陈小鸿

1.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2.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定价形式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交通方式一般包括: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方式;私家车个体机动化出行方式;常规公交、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方式;以及出租车、“网约车”、汽车分时租赁等个性化出行方式。其中,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网约车”、汽车分时租赁具有公共交通服务的性质,这类城市客运交通服务方式的定价既要考虑运营企业的营利性,又要兼顾其社会有效供给。目前,分时租赁电动汽车作为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分时租赁服务的主要车型。合理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定价可以引导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提升运营效益和服务的可持续性,提高出行分担率和道路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绿色交通发展。交通服务的定价形式有很多种,本章主要从计费方式对交通服务的定价形式进行分析阐述。

一般可以将交通服务的计费方式分为:单一计费、计程计费(里程计费与分区计费)、计时计费(时长计费与分时段计费)、混合计费、特殊计费等五种,见表1。

①单一计费是指不管出行距离的远近,全程统一支付相同的费用。这种计费方式操作简单、售票速度快、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都较低,而且乘客使用方便,是一种最简单的计费方式[1]。但单一计费在规模较大的网络中,无法同时兼顾长途和短途乘客的需求,可能导致交通票价与交通服务价值相背,企业较难获利。故单一计费方式一般适用于运营线路较短的常规公交线路和社区巴士等。

②计程计费包括里程计费和分区计费两种形式[2]。里程计费按照乘车距离计费,其票价一般为费率与里程之积加上起步费。里程计费尽管准确,但对计费系统的设备要求比较高,一般适用于长距离的常规公交线路和轨道交通系统,一些城市的出租车服务也采用里程计费的方式。分区计费是指将运营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小区,根据所乘坐的区间段个数计费。若用户在同一区内出行,则支付该区的票价,一旦越区则需支付跨区费用。这种计费方式符合经济学边际成本递减的原理,在保证公交企业成本回收的同时,又能让长距离出行的用户为服务进行合理支付。这种计费方式较单一计费方式更精确,但较里程计费粗糙,越区的短途出行用户所支付的费用可能高于同一区间内同乘距的用户所支付的费用。相比里程计费方式,分区计费方式操作简单。分区计费一般在常规公交系统较为常见,适用于分区明显,跨区出行不频繁的城市,较多出现于欧洲国家[3]。

③计时计费方式包括时长计费和分时段计费方式[4]。时长计费是指按照使用该交通服务的时间进行计费的方式,其票价一般为费率与时长之积,这种计费方式产生的出行成本与该种出行方式的速度和道路交通状态紧密相关。一般在交通拥堵时的出行成本较高,在交通畅通时,同等出行距离的成本会降低。这种计费方式常见于租赁服务系统,系统根据用户租赁物品的时长进行收费,通过时长计费的方式限制物品的无效占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交通系统中的汽车分时租赁服务。分时段计费是指对于同一交通服务在一天不同时间段内,采取不同的计价策略。不同出行时段收费不同,同一用户的出行特征也会存在不同,其需求弹性也有所不同。这种计费方式能够缓解高峰期的交通压力,也可增加平峰期的系统运量,从而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的运能和利用效率。与分区计费类似,这种计费方式对系统设备的要求较高,一般适用于早晚高峰明显且需要进行交通管控的城市。

表1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计费方式与案例

④混合计费是指同时采用两种或以上的计费方式进行计费的形式。如里程与时长混合计费方式。混合计费方式常见于“网约车”、出租车和汽车分时租赁系统。

⑤特殊计费区别于一般的计费方式,是一种对满足某一条件的用户采取的优惠计费方式。如往返计费、包夜计费、按日计费、按周计费、按月计费、按年计费等。其票制形式包括往返票、日票、周票、月票、年票等[5]。往返计费是指用户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后,又在规定时限内返回,按一次出行进行统一收费的计费方式。包夜计费是指在夜间时段内,用户仅需支付一次费用就可在有效期内不限时长和次数使用该种交通服务的计费方式。按日计费指按照24小时或者整天计费,用户购买日票(或包日套餐),在24小时内或者当天内有效,在此期间用户可以重复使用该交通服务。按日计费主要针对在异地短期旅游或出差的人员或者短期内需要集中出行的用户。按月或按年计费。是指在一个月或多个月甚至一年的有效时间内,不限出行时长和出行次数随时可以使用该交通服务的计费方式。按月或按年计费面向的用户一般是长期高频出行的用户。

2 汽车分时租赁定价形式

汽车分时租赁是使用9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利用移动互联网、全球定位等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自助式车辆预定、车辆取还、费用结算为主要方式的汽车租赁服务。本章主要从我国汽车分时租赁企业的计费类型和费率两个方面分析汽车分时租赁汽车的定价形式。根据典型汽车分时租赁企业的定价,估算用户的出行成本,并与“网约车”、出租车、私家车等小汽车出行方式的出行成本进行对比,说明不同定价形式影响交通服务的出行成本,从而决定该种服务在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和定位。

2.1 汽车分时租赁计费类型与费率

区别于传统的租车方式只支持按天或按月计费,汽车分时租赁一般采用计时计费或混合计费方式。分时租赁企业采用的计时计费方式包括时长计费和分时段计费。企业一般按照用户从取车到还车的用时进行收费,并以分钟为单位核算出行费用,费率一般从0.3~1.3元/分钟不等,如EVCARD、微公交等分时租赁企业。还有一些企业如车纷享、盼达等,以1h为最小计时单位。一些企业采用分时段计费的模式,如途歌,对白天和夜间时段出行的用户收取不同费用。混合计费方式同时按照使用时长和出行里程进行收费。里程计费一般以一公里为基本单位,费率从0.25~2元/km不等,时间费率从0.3~1.3元/分钟不等。我国现有的汽车分时租赁企业的收费方式均考虑时长因素,大多数采用混合计费模式,如绿狗租车、途歌、Car2go、Car2share、GoFun、一度用车、嗨车、易开租车、车纷享等。大多数企业除以上基础的计费方式外,还提供特殊计费方式的辅助计费服务,如包夜计费(夜租)、按日计费(整日租)等,见表2。

2.2 汽车分时租赁、“网约车”、出租车、私家车出行成本对比

以在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企业EVCARD为例,将其在上海地区的定价形式与“网约车”(滴滴出行)和出租车的定价形式进行对比,并对比它们与私家车的出行成本差异。

上海EVCARD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其计费方式是时长计费,费率主要有两种:典型车型奇瑞EQ收费为每分钟0.6元,荣威ERX5收费每分钟1.3元。上海出租车采用混合计费的方式,起步价一般为14元,每公里按照3元进行收费,每分钟按照0.5元进行收费。上海滴滴快车的计费方式与出租车类似,采用混合计费方式,每公里按照1.6元进行收费,每分钟按照0.5元进行收费,如果单次出行超过20 km,还需要增加一定的长途费用。

表2 我国主要汽车分时租赁企业定价形式

如果以30 km/h的速度进行估算,出租车单位公里的出行成本约为4元,滴滴快车单位公里的出行成本为3.5元,分时租赁单位公里的出行成本分别1.2元(费率为0.6元/min的车型)和2.6元(费率为1.3元/min的车型)。

相比而言,私家车的用车成本不仅包括使用成本(燃油等)还包含购置、保险、维修保养和停车费等固定成本。以一辆15万元的私家车为例,若车辆预计使用10年,其用车成本测算依据见表3。

将四种交通方式的出行成本折算成单位公里的成本并进行对比分析见图1。

可以看到,当私家车年出行里程达到0.85万公里时,私家车的单位里程成本开始低于出租车出行成本;当年出行里程达到1.0万公里时,私家车的单位成本开始低于“网约车”快车的出行成本;当年出行里程达到1.5万公里时,私家车的单位成本开始低于分时租赁汽车(1.3元/min费率)的出行成本。根据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数据[9],上海全市小客车平均每车每日行驶里程为31.9 km(年行驶里程约为1.2万公里),在这个里程范围内,汽车分时租赁的出行成本明显低于其它几种方式的出行成本。当用户的年行驶里程达到1.2万公里时,若汽车分时租赁的单位里程出行费用达到3元/km(即时长费率为1.5元/min),此时汽车分时租赁的费用和私家车的出行费用相当。

表3 私家车出行成本测算

图1 小汽车出行费用对比图

由此看来,目前分时租赁是四种出行方式中性价比较高的出行方式,分时租赁汽车的使用成本远低于私家车、“网约车”和出租车的出行成本。这使得分时租赁能够以其经济性和灵活便利性弥补长距离机动化出行费用高的弊端,同时补充公交服务的盲区,满足部分用户个体机动化出行的需求,弥补客运交通系统的不足,见图2。

3 汽车分时租赁价格弹性分析——以上海EVCARD为例

3.1 基本介绍

汽车分时租赁的定价决定用户使用该种交通方式的出行成本,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需求。本章通过分析上海EVCARD调价案例,计算EVCARD需求价格弹性,研究价格对汽车分时租赁用户需求的影响。

EVCARD起源于上海,采用时长计费的形式。2017年4月1日起,EVCARD上海地区所有车型(沪牌车)的价格发生调整,在分时租赁基础租金基础上,增加0.1元/分钟的城市服务费,普通车型的费用由原来0.5元/分钟增加至0.6元/分钟。

3.2 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经济学的需求定理[10]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将使其需求量减少。需求价格弹性则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则说明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任何一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都衡量当这种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减少购买该物品的意愿的强烈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的一般定义式如下:

其中,Ed表示需求价格弹性,ΔQ/Q表示需求量的变化百分比,ΔP/P表示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以调价前一周5个工作日的日平均订单量和日平均收入为基准,对比调价后各天与基准值的比例,图3和图4分别表示调价前后日订单与订单日收入变化。

从短期影响来看,调价后的清明节假日中有效订单数受调价的影响不明显,但在清明节结束后的第一周订单量显著下降;调价后周末的订单数下降并不明显,甚至还出现了升高。计算可得工作日EVCAR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715,非工作日EVCAR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004,工作日EVCARD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增加而降低,而非工作日EVCARD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增加反而出现了小幅上升。

与订单变化不同,调价后单日有效收入持续上涨,调价后一周(除清明节外)的订单总收入相比调价前一周的订单总收入同比增幅达到10.1%。表4是2017年3月25日~3月31日与4月5日至4月11日各一周的调价影响指标汇总。

图2 汽车分时租赁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定位

图3 上海市整体调价日订单变化情况

图4 上海市整体调价日收入变化情况

从长期影响来看,全市的日均订单在第四周恢复与调价前订单相同的水平。全市日订单收入从调价开始一直处于增长,两月内增幅约为30%。表5是2017年3月25日~3月31日与4月25日~4月30日(调价后第四周)各一周的调价影响指标汇总。

总体来看,汽车分时租赁价格调整会影响用户的需求,从而影响运营企业的收益。如果分时租赁汽车价格调的过高,居民因为收入水平限制难以选择分时租赁汽车出行,会造成固定成本与运力浪费,降低汽车分时租赁在交通系统中的竞争力;若分时租赁汽车价格调的过低,低于服务的价值,尽管会诱增用户需求,但企业收益低于成本,长此以往运营难以为继。基于Lichtenstei[11]等人的研究理论,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幅度与品牌忠诚度、参考价格水平的高低、价格的不确定性呈正相关。EVCARD在上海市汽车分时租赁市场中占据的份额较大,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相对较高,且和私家车、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相比,EVCARD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从长期来看,当EVCARD费率从0.5元/分钟上涨到0.6元/分钟时,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用户能够很快接受这种价格的变化。根据第二章的相关分析,目前上海市居民平均年行驶里程约为1.2万公里,当EVCARD费率低于1.5元/分钟,它相对私家车、出租车和“网约车”仍然具有价格优势。

表4 短期调价影响

表5 长期调价影响

4 结 语

本文从计费方式和费率两个方面对比了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定价形式的优劣并分析了各自的适用范围。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计费方式主要包括:单一计费、计程计费(里程计费与分区计费)、计时计费(时长计费与分时段计费)、混合计费、特殊计费等类型。本文发现我国汽车分时租赁企业采取的主要定价方式是以时长计费为基础,以里程计费为辅的混合计费类型。分时租赁的定价与“网约车”、出租车等小汽车出行方式的定价存在差异。总体来说,分时租赁的定价使得目前采用分时租赁出行的成本明显低于其它小汽车出行方式。分时租赁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个体机动化出行方式,由于其经济性和灵活便利性,它能够弥补长距离机动化出行费用高的弊端,同时补充公交服务的盲区,满足部分用户个体机动化出行的需求,弥补交通系统的不足。分时租赁汽车定价会影响用户的需求,本文最后以上海EVCARD为例,对汽车分时租赁系统的价格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EVCARD时长费率从0.5元/分钟提高至0.6元/分钟,在短期内用户的出行需求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EVCARD长期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调价后,EVCARD的出行成本仍然远低于其它小汽车出行方式,仍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故在调价后的一段时间内,用户适应并逐渐接受了价格的变化。

猜你喜欢

调价计费私家车
乘坐私家车
5G网络独立组网中融合计费方案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的高速公路计费系统
生活中的分段计费
图说
私家车将逐渐消失
基于AM3354的电动汽车充电监控计费系统电表通信的实现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调价是改革必经之路
可供参考的调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