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职业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12-26邓建平阳征助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院校

邓建平 周 敏 阳征助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7)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走班制、学分制普遍推行,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扩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学习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尊重个人发展特点,探索适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建设、导师制度等新型教学管理办法在高校中的实施与推广”。近年来,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导师制,但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一、导师制的发展及实施意义

英国牛津大学于14世纪开始探索职业导师制,其做法主要是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导师在思想上引导、专业上指导、生活上教导学生,使学生在思想觉悟、专业学习、社会生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导师制实现了教师教学管理与学生个人培养相结合,让师生之间彼此得到充分的理解,从而让导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育更具针对性以及倾向性,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十分贴切。

在我国,导师制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且在本科院校中推行实施较广,本科生导师制是从2002年才开始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实行,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还鲜有报道。我国高职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探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导师制的出现,符合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园林专业开展职业导师制为例,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导师制的发展之路,并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职业导师制度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9月开始在2014级园林技术类专业试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成立导师工作室,打造核心团队

每个专业方向都成立由1~3名教师组成的导师工作室,另外还邀请一些专家顾问、青年教师等作为团队的外围成员,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核心团队。工作室主要进行专业研究和教学改革,除了日常教学外,还能进行对外服务。如景观设计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积极吸收学生主动参与到工作室的建设中来,导师和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接触中既增加了感情,又提高了业务素质。工作室还经常对外承接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师生同心协力,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在实践中不仅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也扩大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2.进行不同专业方向的师生互选

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方向分为景观设计、园林施工、植物造景、植物栽培养护、工程预决算、园林测量、园林制图七个方向,基本涵盖了园林专业就业的主要岗位方向。我们经过优选的11名园林技术专业教师根据各自的专长分配在上述七个专业方向成为学生的职业导师,每个导师向所有学生介绍自己的专长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就业领域,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报名选择专业方向及导师。导师通过笔试和面试来测试学生是否符合专业方向的要求,从而确定导师及指导学生的名单。对没有被导师选上的学生,老师会指导学生重新调整方向,进行短期培训指导,并再给1~2次补考机会,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导师指导,每个导师都有学生选择。

3.开展职业导师制教学

每个导师都制定了详细的授课计划,安排自己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的学习,多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的方式。学生学习的地点也不再固定在教室,而是灵活地在企业、工地、生产线等地点。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实训基地,开展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自身意志,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一方面,让学生到园林工程现场参与工程的设计、放样、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工作,使学生能真正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实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技术资源,通过邀请项目经理、企业主管、施工员等能工巧匠来校授课和培训,对学生进行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职业导师制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1.学生学风明显好转,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职业导师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及喜欢的导师,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增加,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加强。导师制的实施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效率,缩短了自我摸索的过程,导师可以帮助他们尽快认知所学专业、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尽快适应本专业岗位需求。同时导师选择学生,对学生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达不到导师的要求,可能会被导师拒绝,因此学生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促使学生不得不努力学习。

2.教师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导师工作室的成立、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的制度、导师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的实施给老师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谁都不愿意没有被学生选择,谁都想带优秀的学生,这就敦促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因此老师们钻研业务的风气蔚然成风,他们主动利用节假日时间下企业、下工地,主动结交企业的朋友,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导师工作室的业务水平。同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热心为学生服务,赢得了学生良好的口碑。

3.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职业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从“万精油”转变为“专用油”。学生在学习了园林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应就业岗位深入进行专项学习,其技术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就业的针对性更强,改变了以往学生什么岗位都能做,但什么都做不好的“万精油”现象。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因此会通过举办或者参加一些技能大赛来对学生的实践运用技能进行锻炼与评价。导师在学生参赛之前,会对学生进行参赛指导,使他们能够在比赛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自身就业筹码。2014级园林专业的学生参加2016年的全省职业院校园林景观设计技能大赛获得了第一名。

4.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显著提升

职业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从用人单位对应聘学生的素质反馈来看也十分满意。所有导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教学,更担负起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了一些企业的项目建设,因此学生与企业双方都有了一定了解,在进行顶岗实习和就业时,双方顺理成章地就完成了签约。实施职业导师制的第一届学生(2014级)的初次就业率与就业对口率分别是96.25%、97.83%,比2012级、2013级的初次就业率与就业对口率分别提高了10.49%、9.01%和17.46%、14.73%,如见表1所示。

表1 职业导师制的实施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四、职业导师制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学院职业导师制度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整体上我国导师制度的发展时间不长,可供借鉴的经验不足,加上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制度的不适应等,导致在职业导师制的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组织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职业导师制实行的是灵活教学方式,没有固定教室及完全不变的上课时间,导致学院的教学督导检查等工作难度加大。不少学生经常去企业、下工地,因此造成部分课程到课率较低,学生的日常管理难度也加大。加之导师制打破了以前的班级概念,导致班主任工作开展也有难度。

2.导师压力显著增加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院规定每个导师所带学生不能超过30人。随着导师制的实行,其考核结果直接与职务(职称)晋升、待遇水平挂钩,那些水平低、教学效果差的老师由于选择学生数量少、导师考核成绩低,直接影响其教学工作量,最终影响职称评定与待遇水平。同时,导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得负责所带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有些导师还得兼顾其他年级的课程,工作强度增加了不少。

3.导师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年轻老师的实践经验不足,达不到职业导师的要求,但教师工作量的要求和师资力量短缺使其进入了导师队伍,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业务能力水平上的欠缺逐渐凸显出来,导致教育指导效果不佳;另外,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于表面形式,在实训基地共建、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不够,学校将学生送到企业见习或顶岗之后,负责的导师不会及时跟进与了解情况,企业一般也不会选派高技术水平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系统指导,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因此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关系,加强导师与高技术人员之间的业务往来,将实践教学成果纳入到教学考核评价中来,显得尤为必要。

五、实施导师制的建议

1.总结经验,不断实践,继续推进职业导师制的改革

职业导师制在2014级园林技术专业中的成功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解决。认真做好与不断完善职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职业导师制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导师的选拔与考核力度,从师德师风、专业技能等各方面综合评价。出台导师工作细则,明确导师工作内容,提出导师工作要求,规范和指导导师开展工作。完善导师考核评价机制,并与个人绩效挂钩。通过到兄弟学院学习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新做法;到企业调研,了解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与规格,在实施中不断调整方式方法,尽力完善职业导师制,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职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当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导师的教学形式由理论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实践教学为主。这就需要导师转变传统的角色定位,愿意走出教室与校园,走进企业与工地,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实践能力进行指导和答疑解惑,并及时对学生的培养情况进行考核。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授课任务重,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和研究课题,给予学生适当的实践锻炼机会;校外导师实践经验丰富,但授课能力欠缺,很难将知识、经验无障碍地传授给学生,主要负责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双导师制”以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肯吃苦”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出发点,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的连接、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的链接,满足了社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院校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V eraW an g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