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物联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

2018-12-25曹俊汪春燕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汽车与信息工程系

数码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联网校企课程体系

曹俊 汪春燕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汽车与信息工程系

物联网是新兴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规模意味着高职院校迎来了无限的就业机会,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创业空间,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加快创新创业型的物联网人才培养,将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思维引入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有效地推动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创新。

针对我国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为总结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梳理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分析物联网创新创业研究不足,从中国知网,以“高职 物联网 创新”为主题搜索,共搜到71篇括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数量偏少说明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是个很新的研究方向,始于2011年戴勇教授提到了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自2014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呈上升趋势。筛除不相关文献,最终选择46篇主要是近三年的相关文献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有不足,有成果,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1 高职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1.1 对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研究及不足分析

汇总文献,众多研究者认为当前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从创新创业教育角度来看,师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而且创新理念落后,创新氛围不浓厚,实际教学中创新教育注重形式,效果不明显;

②从物联网专业建设角度来看,物联网专业定位不明确,无法体现创新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不合理、不健全,没有体现创新教育,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创新实践;物联网师资力量不雄厚,欠缺创新创业知识和物联网专业前沿知识;教学方式偏传统讲授,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课程资源不全面,不能为创新教育提供很好的支撑;校企合作缺乏,缺乏创新创业的动力和转化路径;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就缺乏对创新的引导和导向作用。

1.2 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

1.2.1 物联网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研究

吕佳认为隐形课程对学生的重大影响,强调通过隐形课程如校园的创业期刊、创业成果展、创业者风采图片展等校园环境,创业论坛、企业家课堂、高职学生创业中心、创业园等校园创业平台,为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刘青强调高职学院的各机关教职工都参与指导大学生创新教育,并分别成立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设置创新课题,开设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举行创新创业大赛,筹建专业创新协会,开展创新创意社团活动,另外院、系、专业综合创新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创建创新创业氛围,并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列入到专业评价体系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2.2 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吕佳提出“三阶段一平台”理念,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与指导服务体系,包括导师制、专业分流至、学分兑换制服务创新教育。采用SPI(Study、Practice & Innovation,即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阶段的社会活动和创业孵化阶段的创业实践,为学生创办的成长型企业牵线搭台,成功入驻创业园区,发挥社团作用,重视公益创业。

刘青提出人才培养采用“项目引导,阶段递进”的创新模式,强调“3+1”种能力培养,即以“职业通用能力、行业基本能力、岗位专项能力”为核心,以“职业素质能力”为拓展。郑茵提出企业引领、岗位培养、强化技能、融入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基于深度的企业融合,形成了基于工学结合特色符合企业需求的物联网应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1.2.3 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吕佳建立创新创业体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隐性课程”的课程体系,包含了创业心理辅导、创业企业法律法规、企业运营和管理、公共关系、企业融资、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培训。刘青构建基于“岗位模块化”的专业架构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实施“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法,成立“专业工作室”、“专业协会”等创新平台,实施“实验实训室”开放制度,兼顾三个课堂的衔接联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李琳[5]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创新开拓的意识”“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纳入到培养目标中,为了支撑目标的实现,必须构建 “三创” 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创意—创新—创业”三层次递进、有机衔接,选修与必修、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建立了本专业的“三创”课程模块,一线教师与学工人员合作指导技能竞赛。

张佑春提出动态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教学中的实际项目内容。杜立婵提出依托课程《物联网创新研发与应用》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李波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创新思维课程以及创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标准,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与常规不同的地方在于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或技能操作的规范性,课程重点在设计思维、产品化思维、商业思维和管理思维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着重强调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包括个体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唐敏提出了四种物联网课程体系建立的方法,包括:依据物联网层次结构构建课程体系,以物联网的行业应用为依托构建课程体系,依据各院校的办学特色构建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完善课程体系。李第秋提出加强创业课程的教材编写,搜集国内外创业成功的典型例子,参考国外优秀的创业教材,编写适用的、可操作的高质量创业教材。

1.2.4 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政校企合作的研究

吕佳强调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形式的众创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参加众创空间的活动走出去,接触拥有创业梦想的人和投资人,建立关系网,让以后的创业路越来越宽。刘青[3]提出深度校企合作的三个途径:企磋商人才培养方案;是以“校企工程师”为团队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共担课程开发与实施,企业工程师直接参与课程教学;校企共建“物联网体验中心”和“创客中心”,实施校企双导师制,以企业产品拆装、原理分析、改进设计和启发创新为培养路径,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张佑春提出建立“政行企校”深度合作育人途径,推行“学徒制”以及多渠道合作和订单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建立开放式教学质量考核评估评价体系、推进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衔接等多种途径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银奕淇提出通过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实施产业发展工程、素质提升工程、社会服务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四大工程。

戴勇(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改变学生的服务面向,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室,共同培养专业教师,共建政产学合作平台,推出的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案例也让跟多人直观感受物联网的益处。

3 总结

物联网是新兴产业,物联网技术标准及规范一直在快速发展,尚未定论和成熟,企业、区域、行业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是岗位不明确;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可整合资源确实有限,明知道有问题,却又限于很多客观原因,无力解决难题,使得高职教育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众多成功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强调要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体系要紧密结合行业市场企业岗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团队、实训室建设、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方面都要与企业深度合作,才能培养优秀的物联网创新创业学生,充分调动学院及专业可调动的一切资源,比如吕佳提到的毕业生资源就是各个高校都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有充分的政策和资金以及企业资源可以调用整合。各个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条件探索创新的物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杨德怀.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15):88-90.

[2]吕佳,钱学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设计与教育实践——以物联网与软件技术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22-24.

[3]刘青.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11):140-143.

[4]郑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物联网人才培养初探.无线互联科技[J].2014.12:8.

[5]李琳.物联网专业“三创”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6(11):4-6.

[6]张佑春.“互联网+”视域下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探究——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4):82-85;.

[7]杜立婵.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物联网创新研发与应用课程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06:34-36.

[8]李波.基于物联网专业的创新思维课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73-76.

[9]唐敏.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物联网技术.2014.02:85-87.

[10]李第秋.“互联网 +”时代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2016.8:47-48.

[11]银奕淇.校地对接模式下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7.2.

[12]戴勇,紧贴产业新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1.01:49-50.

猜你喜欢

联网校企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