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教师,我梦寐以求的理想

2018-12-22李丹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涟源市娄底市中专学校

李丹

我是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一名年轻教师。我很荣幸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

“拼命三郎”外祖父和“书呆子”父亲

外祖父王辉煌退休前是涟源市职业中专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他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融化在办出学校特色之中。

学校创办初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招生难,他走村串户做宣传发动工作,足迹遍及几十个乡镇;缺教学计划,他向省内外的专家和老师请教,在娄底市率先制定并印刷了5万多字的13个教学计划;缺教材,他去邵陽、株洲、长沙等地找,不辞劳苦;为了办好陈列室,从构想、组织、文字编辑、排版等均亲力亲为,连续十多天熬夜……被老师们称为“拼命三郎”。

父亲李卫红1992年从湘潭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涟源市职业中专学校任教。2001年9月至今在涟源市第四中学任教数学和信息技术。

父亲治学严谨,经常为了钻研教材和专业知识连吃饭的时间都忘了。有一次母亲做了一桌子的菜,对着正在书房看书的父亲大喊:“卫公子,吃饭啦!”结果毫无动静,直到母亲进书房叫他才有所反应。领导和同事喊他出去聚餐,他也一定是先备完课后再赴约,因而被大家称为“书呆子”。

父亲特别重视教学探讨和研究,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他有10多篇论文获得省、地、市级奖励,其中《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整合数学课堂教学》等文章荣获省一等奖。父亲还负责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课题子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获省三等奖,他也被评为涟源市优秀电教员。

“婆婆”妈妈和“娃娃”老师

1992年,母亲王缀丽继承父业当上了小学教师。母亲工作非常负责。担任班主任的她,每天总是我们家第一个起床的人。

一天早晨,母亲匆匆吃完早餐就要往学校赶。我一看表,才七点,于是在她身后喊道:“妈,才七点,你这么急干什么?”“我得早点去看我们班的孩子到教室没有,是否在认真打扫卫生,是否在认真晨读……”母亲的话音刚落,人已走出了家门。

吃午饭的时候,母亲又跟我说:“我们班的孩子今天表现真棒,我们班的孩子……”母亲沙哑的声音句句不离她班上的孩子,这时候父亲会很幽默地评价她:“真是一位‘婆婆妈妈。”

在幼小的我看来,教师是那么光荣,那么崇高。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萌发了长大后要当教师的念头。我请外祖父买来一块小黑板挂在墙壁上,请外祖父和外祖母当学生,模仿母亲上课时的姿态,一本正经地上起课来。外祖母风趣地说:“你真是个娃娃老师。”

后来,我高考时毅然报考了师范专业。由于父母的熏陶和自己的刻苦努力,我具备了成为教师的良好素养,顺利通过了娄底市直学校的招聘考试,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教师,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

(作者单位: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涟源市娄底市中专学校
中专学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及科学化建设探讨
才艺大展示
小兔运南瓜
涟源市以赛助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娄底市召开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全覆盖攻坚行动专题会议
涟源市古塘乡首个邮政自助银行开业
中等专业学校后进生教育策略研究
基于新理念的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