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科学阅读的价值与策略

2018-12-22孟新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科普知识点科学

孟新

在科学教育中,科学阅读与科学探究都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科学教师重视科学探究,却忽视了科学阅读。将科学阅读融入科学教育之中,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一、科学教育中开展科学阅读的价值

科学阅读是指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和引领孩子阅读科学类文字材料和影视资料,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学活动。在科学教育中,科学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补充科学探究的不足、整合零散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

1.丰富学生的认识。小学科学课程针对学生身边的现象,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学习的内容非常广。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经验的局限,只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极其有限的部分,而阅读可以打开通往这个世界的窗,让学生看到一个更广袤的世界。例如,生命科学领域涉及的主要概念“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丰富认识,从而帮助理解这一科学概念。

2.补充科学探究的不足。科学探究是科学学

习的重要方法,但是科学探究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地球与宇宙中的有关现象和规律,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单一的科学探究方法难以实施,而科学阅读能进行很好的补充。例如,地球与宇宙领域涉及的科学概念“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学生无法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必须通过科学阅读进行了解。

3.整合零散的知识。科学阅读相当于一根线,能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还能帮助学生跳出教材来学习科学,从更广阔的空间加深对科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对科学概念的把握和科学本质观的形成。

因此,教师在科学教育中开展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丰富科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科学素养。

二、科学教育中开展科学阅读的策略

开展科学阅读,要注意激发学生科学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搭建学生科学阅读的平台。

1.激发学生科学阅读的兴趣

教师导读法。围绕所要学习的科学概念,教师精心选择相关的书籍,并在课堂上进行推荐。教师可以谈谈自己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例如,推荐《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时,教师这样说:“這套书用生动有趣的漫画诠释丰富新奇的科学知识,是我读过的最有意思的科学书。”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书中的精彩片段。例如,推荐《神奇校车》时,教师打开精美的PPT,带领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内容,书中弗瑞斯老师那可以变化的神奇校车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瞬间被激发。

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设置需要通过阅读来完成的任务。例如,在开学初,教师推荐必读和精读书目,要求学生阅读,并在教学中设置“5分钟分享”环节,学生按照学号顺序轮流上台分享自己进行科学阅读的收获。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学习任务单。例如,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这一内容时,可设置学习任务单:地球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人类是否真的可以穿越地心探险?请你阅读有关书籍,完成任务单。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开展科学阅读,能让科学阅读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

同伴影响法。同伴的影响有时比老师的更大。科学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举行班级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们分享自己最近读的科普书籍和读书体会;还可以举行好书漂流会,鼓励学生相互交换科普书籍进行阅读,等等。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阅读的方法

科普类读物相对于文学类的作品而言,知识性更突出,阅读难度更大。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科学内容,掌握科学阅读的方法。

抓关键词句理解资料。科普类读物通常一个章节或一段文字就是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学生要学会找到这个关键的词句,从而弄懂整段文字的内容。关键词句通常是文章的标题,或者分布在开头、结尾部分。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19页“资料库”第一部分“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共有3个自然段500多字。学生自由阅读后,教师提问:“通过阅读这部分文字你知道了什么?”一开始,学生只能找到“植物中的老寿星是龙血树”“短命菊的生命周期只有几个星期”等知识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标题、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找关键句子,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讲述的就是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通过多次的训练,学生顺利掌握了抓关键词句理解资料的方法。

记主要内容把握重点。学生在读完“资料库”后复述时,往往只能说个大概,对具体的科学名词、科学家名字、重要规律等则说不准确。而科学讲究严谨准确,因此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强化记住科学名词、科学家名字和重要规律的习惯。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60页“资料库”———“温度计的发明”中出现了三位科学家:伽利略、华伦海特、阿尔伯特,教师可提醒学生把科学家的名字和他们对应发明的温度计圈出来,再读一读,这样在复述时就会更准确。这个习惯可迁移到课外的科学阅读中,有利于提高科学阅读的效果。

画思维导图形成体系。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的方式,特别适合科学阅读后整理知识内容。例如,教学《食物的营养》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板书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学生进行课外科学阅读时,就可以运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3.搭建学生科学阅读的平台

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要开展科学阅读,首先要提供丰富优质的书籍和资源。一是充实学校图书馆科普类读物的数量,围绕科学核心概念的建立确定好书目并采购到位。二是推出各年级的必读书目和精读书目,鼓励学生自行购买。三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超星阅读机系统自带很多图书资源,其中有不少科普类的绘本、图书和视频,学生在家扫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阅读。教师还可以推荐优质的网络资源,如网易公开课、科普中国官网等,给学生搭建丰富的科学阅读平台。

举行科普读书会。科普读书会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交流形式。例如,学习《地球表面的地形》这个内容,教师提供相关科普书籍和资源,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课堂上,学生担任主角,分组汇报学习成果。还可以在结束某个主题单元的教学之后,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知识。

开展主题科普阅读。定期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科普阅读活动,能让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每一次的科普阅读活动要确定主题。例如,我校举行过的科普阅读主题有“植物与环境”“我们的地球”“星星知多少”等。活动前期,老师会介绍主题,制作宣传海报,推荐相关的科普书籍。学生可以在图书馆和开放式书吧中进行阅读。活动中,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如科普阅读知识竞赛、科普小报展评、科普阅读交流会、科学家故事演讲比赛、科普知识对对碰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对表现出色的学生授予“小小爱迪生“”小小科学家”称号。【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科学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3QZXX002)成果】

(作者单位:长沙市天心区天鸿小学)

猜你喜欢

科普知识点科学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