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法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应用

2018-12-20程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8期
关键词:PDCA循环法抗菌药物

程平

摘要 目的:探讨杭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利用PDCA循环工具的12000例住院患者和5000例急诊患者、15000例门诊患者为试验组,选择未利用PDCA循环工具的12000例住院患者和5000例急诊患者、15000门诊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杭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PDCA循环工具能够有效促进杭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规范医师用药行为。

关键词 PDCA循环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PDCA循环法(又称戴明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式,将PDCA循环运用到临床用药中,能够建立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每一次的循环来加强医护工作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本文将探究分析利用PDCA循环工具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工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利用PDCA循环工具的12000例住院患者和5000例急诊患者、15000例门诊患者为试验组,再选取2015年1-12月未利用PDCA循环工具的12000例住院患者和5000例急诊患者、15000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数据来源均为医院HIS系统。

检查依据: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PDCA循环法:(1)计划(P):医院需要开展好抗菌药物的自查工作,在自查时,不难发现,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和使用率偏高;再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够规范。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①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责任分工不够明确;②缺乏合理用药的基本观念;③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无法落实管理的具体要求;④奖惩制度不尽完善,过于倚重经济处罚。找到问题和原因后,就着手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方案。(2)实施(D):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药剂科,由药剂科根据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制定适合医院实际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考核方案,明确具体工作目标,由分管业务院长和各临床科室主任签订责任状,各临床科室主任与本科室临床医师签订责任状,详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质量控制标准,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指标纳入到科室绩效管理之中。每月对各临床科室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在执行环节中,医院要高度重视合理用药为中心的药学工作。在药剂科配备专职临床药师,设置抗感染临床药学专业,并对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进行各种专业化培训。药剂科必须认真制定并落实好临床药师管理工作制度,通过临床药学查房和临床药学会诊等工作参与到药物治疗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3)检查(C):在检查环节中,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必须每月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全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评价分析,并通过医院药事管理内刊《临床药讯》,将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质量控制标准完成情况予以公示和考核,并责成各临床科室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4)处理(A):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还要定期召开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会议,对全院及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制定进一步的管理措施,再将其转入下一个PDCA循環系统之中,不断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水平。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门诊患者、急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析:试验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论

PDCA循环的最终目的是不断优化质量管理方法,在PDCA循环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好团队协作精神,并积极争取得到院级领导和各职能科室的广泛重视[2]。PDCA循环总共分为4个阶段,执行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能够充分体现管理者的基础职能。通过执行环节,清楚抗菌药物管理团队的执行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够发现团队工作不足之处,便于持续质量改进[3]。

在执行环节中,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处方点评制度,切实做好处方点评工作,形成有效的微观用药干预和指导,还要充分利用抗菌药物管理团队的力量,做好运行病历的抽样点评工作,综合分析终末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实施既定考核的同时还要形成规范性的指导意见,以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持续改进。另外,医院HIS系统要能实时统计各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标,并能按照质量控制标准所含项目形成院级、科级和医师3级报表,院级报表授权院级领导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查看,科级报表授权科室主任查看,医师报表授权医师个人查看,以达到对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的层层实时监控,形成高效的PDCA循环,实现全方位的自我监督、自我整改和自我验证,最终得到更加合理的结果。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知识培训,每季度结合处方点评、运行病历抽查和终末病历回顾分析,归纳罗列出抗菌药使用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由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和医师实施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灌输抗菌药物使用的正确理念,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技术支撑体系,有效提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最后,对反复出现、屡教不改、屡罚不改的用药行为,要在既有考核的基础之上实施加倍处罚,并与医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提升考核的威慑力,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春丽.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21(6):827-sea.

[2]朱传荣.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540.

[3]薛丽,武坤,廖碧琴,等.安全质量管理在药剂科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淮海医药,2017,35(5):611-612.

猜你喜欢

PDCA循环法抗菌药物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
PDCA循环法在全麻围手术期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