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中秋的意象的浅谈

2018-12-20张睿尔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悲秋木叶

张睿尔

摘要:悲秋作为我国文学历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宋玉应当是对后世悲秋类作品大有影响的一位。悲秋的意象,通过对于秋月秋风菊花木叶的描写,或传达对生命的思考,或传达对人生的种种感叹。宋玉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人生的抑抑不得志,时光飞逝,生命苦短等情感与秋的景色结合在一起,开中国文人悲秋之先河。

关键词:木叶;悲秋;秋雁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秋做出了自己的诠释。秋,作为一个季节,一个意象,终成为中华文学桂冠上的一颗明珠。而意象,用于表意表情,是融合形象与情感的结合 体。“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如此说法足见意象之于作品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秋的意象很多,诸如“落木”“梧桐”“衰草”“秋月”“秋霜”等等,下面就这些意象表达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木叶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曾有提过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到落叶一词呢?”个人认为落叶这个词所表达的形象太过具体,窗外的叶子落下,将秋表达的离人们很近,与意象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不太相符。不如木叶一词,同秋天一样给人一种飘飘渺渺的感觉,“洞庭波兮木叶下”,从这里开始,木叶作为秋的意象突出的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

“木叶”本不是一个特指秋天的意象,自从屈原先生以后,被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落叶的季节里。“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木叶,是“木”和“叶”的结合,不那么饱满,属于风,属于洞庭的波涛,像是一种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倩影,又像是一个秋日的午后,湘夫人踏着微波而来。

二.梧桐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作为一传统意象频繁地出现,其具有的文化审美价值由此可见。梧桐这一意象很少不是作为悲愁之意出现,即便是悲愁,也分有很多种类。

秋叶梧桐最初应作为丧偶之痛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这种树本就有雌雄同体的传闻,民间也多用起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比较典型的当属《孔雀东南飞》一文,“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梧桐叶落常常用以比喻将死的爱情悲剧,而这里梧桐枝繁叶茂,大概也表达人们对这样凄美爱情的祝福。贺铸在为其亡妻所著的《鹧鸪天》中“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便是以秋霜之后半死的梧桐来隐喻亡妻,以表达自己的丧偶之痛。曾经“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现在却物是人非,和“小轩窗,正梳妆”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真凄凉。而我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句当属“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早年欢乐的日子远去,丈夫天人永隔,再嫁遇人不淑,也只有这样的经历才造就了许许多多秋景秋愁的名篇

三.秋雁

如上文的梧桐一样,秋雁的本来应先作为婚事的象征而出现的。“九季秋,鸿雁来宾”,南飞北归,最易被古人认为是春秋二季节到来的象征,而在古代,春秋二季又被认为是合适婚嫁的季節,如《氓》中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同样在诗经中有这样一句“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在这样一个清晨里,姑娘在水边听到了大雁的鸣叫,看到了初升的朝阳。雁同时也是男女缔结婚姻关系的一道必要礼品,加之诗经中也曾有用写日来代指思念情郎的“其雨其雨,杲杲出日”一句,我们大可得知上文中的姑娘到底是在为谁思虑翩翩了。

同样是秋雁,也能表现出豪迈壮阔之意韵。“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像这种秋景秋色,表达出一种天地之大的浩然和壮阔之意,却同时带着怀才不遇忧伤的作品不是很多。“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秋的意象也可以是自由驰骋,向往广阔的心胸。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对自身境遇困窘的感叹,即使相同的意象也能表达出大相径庭的情感。诗人的情绪之乱,结郁之深在面对着秋天辽阔明净的长空时,突然转向了爽朗壮阔的境界。

四.宋玉悲秋

悲秋作为我国文学历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宋玉应当是对后世悲秋类作品大有影响的一位。悲秋的意象,通过对于秋月秋风菊花木叶的描写,或传达对生命的思考,或传达对人生的种种感叹。宋玉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人生的抑抑不得志,时光飞逝,生命苦短等情感与秋的景色结合在一起,开中国文人悲秋之先河。“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 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雍雍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从开篇大段对秋景秋意的描写中不难看出作者对秋景的钟情,而后文中“燕翩翩”“雁雍雍”“蝉无声”等亦是对秋景的描写。与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种别具风韵的描写有所不同,宋玉的作品是对真实的秋景刻画细致入微,归雁翩飞,草木枯荣,使景物在作品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到主题的层面上来。

五.刘禹锡与《秋词》

秋的意象不仅仅止于思乡怀人之类的悲情的基调,比较特别的就有刘禹锡的秋天,《秋词两首》便是历代咏秋中令人影响深刻的那一类。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的作品。自古逢秋的确多是悲凉凄惨的论调,“我言”便点出了这首秋词的与众不同之处,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秋日碧蓝天空下的一行搏击长空的鹤,开阔的视野和意境便很容易的体现了出来。也正是这只鹤,冲破了秋日惯有的肃杀,让所有奋斗拼搏之人为之一振。融诗情与画意是“秋日胜春朝”的形像化说明,景致辽阔,笔触灵动,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且有直抒胸臆之妙。自然,诗人抑春扬秋,并不表明他对“春朝”怀有某种偏见,而是从中让读者触摸到诗人春秋同类,豪迈、壮阔的胸襟。秋作为四季轮回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历朝历代叹咏者众多,由此衍生出的专属于秋的意象也不胜枚举,文中所选的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所领会的情感也不过是人类复杂心性中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意象等待着今人的领会和品读,而那些曾经落在前人眼中的秋景所包含的深意,仍然在被我们慢慢的传承着,不会断绝。

猜你喜欢

悲秋木叶
辛丑立秋日有怀
新语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梅大圣
盏中,木叶似小舟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悲秋
超声波法提取长白楤木叶皂苷及其组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