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子的故事》与《篆刻艺术赏析》

2018-12-20马琳

新阅读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两河甲虫珠子

文/马琳

《篆刻艺术赏析》

刘江 著

定价:56元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6年7月

《珠子的故事——从地中海到印度河谷的印章珠》

朱晓丽 著

定价:128元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3年2月

有些书放在一起仔细阅读,可发现它们的知识内容有渊源,这种阅读互为参考、互为启发,很有乐趣。

《珠子的故事》讲的是从地中海到印度河谷的印章珠,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印章的起源和发展;而《篆刻艺术赏析》所论述的中国篆刻艺术,正是中国印章文化的形式表现,它让我联想到与西方印章的渊源关系,思考中西方印章形式为什么如此不同。

印章起源于西亚。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印章是出土于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南部休于古城(Catal Huyuk)的小陶泥印。休于古城是新石器晚期的定居群落,是人类最早的定居点之一,距今8000年至9000年。这些陶印印面为几何图形,被认为表明物主对物品的所有权,以及贸易流通过程中物主身份的标志。安纳托利亚往东南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流域,在叙利亚北部一带,也出土了公元前6000年—前5300年之间的石质小印章,它们的形制为平印;再往南,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附近,出土了公元前6000年—前5000年具有印信功能的软石珠子……说明两河流域在距今8000年的时候就开始制作印章珠了。

5500年前在今天伊拉克的南部诞生了地球上的第一个大都市——乌鲁克,它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苏美尔人还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印章形制——滚印,它伴随在泥版上书写楔形文字的发明而出现。滚印压出来的二维图像能够覆盖平印无法覆盖的展开的泥版文书,因此在两河流域其影响力要大于平印。随着一系列苏美尔城市在两河流域相继崛起,滚印从材质到题材乃至雕刻技艺都极大地丰富起来,材质开始使用硬度较高的半宝石比如绿玉髓和蛇纹石,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备受青睐。随着阿卡德王国、巴比伦王国和亚述王国先后在两河流域崛起,滚印也经历了一系列从材质到题材内容的变化。滚印在陪伴楔形文字走过几千年的光辉历程后,随着楔形文字的消亡和楔形文字文明的失落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公元前3100年到公元前2700年间,滚印的形制持续影响了埃及和叙利亚。但埃及对滚印的依赖远少于两河流域,因为他们发明了纸莎纸,用平面印章更为方便。圣甲虫形制的平面印章是古代埃及印章的主流。圣甲虫在古代埃及人心目中是太阳神的化身之一,是天堂在尘世的象征,圣甲虫印章是他们最钟爱的护身符,也作为不同用途的印信使用。印章通过两河流域与印度河谷的贸易往来东传至南亚,公元前3300年至前2800年印度河谷已有使用陶制或骨制的印模。这里没有滚印而只制作平印,使用滑石和费昂斯制作,形制为扁平的方形、圆形或长方形,背面有钮孔的印珠也很多,可以经常穿挂在身边。古希腊克里特岛上的米诺安文明深受地中海东岸和埃及的影响,米诺安人也制作滚印和带钮的平印以及圣甲虫印章。早期的印章多为滑石珠印,在公元前1900年开始使用玉髓、玛瑙一类的半宝石制作印章,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300年,他们开始制作黄金或其他贵金属的印章戒指。到了希腊晚期青铜文明的迈锡尼时代,受米诺安文明影响,迈锡尼人仍热衷于用黄金制作印章戒指。

印章从其起源地安纳托利亚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并沿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新疆,它或为中国古玺的起源起了促进作用。中国印章若以1998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方饕餮铜玺为现今所能证实的经考古发掘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古玺的话,我国古玺的历史应在商以前,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方印章以图案为主,而中国印章以文字为主,这一定程度上跟汉字的造型结构有关。在西方印章使用范围逐渐缩小、逐渐式微的情况下,中国印章从实用走向审美,形成影响广远、海内外公认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猜你喜欢

两河甲虫珠子
放珠子
吓人的小甲虫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运河功能探析
甲虫有身铁布衫
酷甲虫“屎”里逃生
与树一样大的珠子
放珠子
纸珠子
折纸甲虫
中俄两河流域领导人座谈会在俄罗斯举行 刘强率团出席 提出10大合作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