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讯

2018-12-20

益寿宝典 2018年35期
关键词:松果体海参口香糖

多吃辣椒能预防糖尿病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吃辛辣菜肴可以减少癌症、缺血性心

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早亡风险,若吃一些生辣椒,患2型糖尿病几率也会下降。

在我国湖南、四川、贵州等不少地方,人们都有吃辣椒的习惯,此次,研究小组以既往无癌症、心脏病、脑卒中病史的30~79岁中国男女约48.7万人为对象进行了前瞻性队列研究。平均历时7.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即使是少量的辣椒调味,辛辣菜肴的摄入次数和上述疾病风险也呈逆相关,即吃辣次数越多,疾病早亡风险越低。这一点在不饮酒的人身上体现得更明显。此外研究人员还首次发现,与吃干辣椒相比,生辣椒的摄入量多,2型糖尿病患病概率有所下降。

研究人员表示,生辣椒比干辣椒营养更丰富,爱吃辣的人们不妨多吃些生辣椒,不仅可以预防糖尿病,还能减少患多种生活方式病的可能。

摘自《家庭医药》

有些人须慎吃螃蟹

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也十分丰富,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高出几倍,核黄素、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高。不过螃蟹虽鲜美,却并非人人皆宜,下列几类人不要吃或尽量少吃。

肝炎患者。肝炎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肿,胆汁分泌减少,消化机能减退,吃螃蟹易造成消化不良、呕吐等。

心血管病患者。螃蟹含胆固醇高,每100克蟹黄中含460毫克胆固醇。因此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慎食螃蟹。

脾胃虚寒者。螃蟹性寒,吃后易引起肢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特别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更不应多吃螃蟹。

过敏体质者。螃蟹中的特异蛋白质通过肠壁进入机体易发生过敏反应,产生大量组胺引起胃肠等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引起荨麻疹或哮喘。

胆道疾病患者。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症的人慎食螃蟹,因为胆囊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多和代谢障碍有关系。

此外,皮炎、湿疹、瘙痒等皮肤疾病的患者,伤风感冒、发热者不宜吃螃蟹。孕妇应少吃螃蟹。中医认为,螃蟹性寒,有凉血、祛瘀之功,对孕妇不利。老年人和幼儿也不宜多吃螃蟹。

摘自《健康报》

常吃肉脯肉干,易失眠

近日,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吃加工肉类食品使人更容易失眠,出现极度活跃、精神兴奋等狂躁症症状。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将硝酸盐添加在小鼠的餐食中进行测试。几周之后,小鼠睡眠时长逐渐缩短,显现出明显的狂躁症迹象。随后,他们对1000多位志愿者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是否经常吃牛肉干、熏火腿、肉脯、腌肉等加工肉制品。在排除了遗传、体质等致病因素后发现,有吃加工肉类食品习惯的参试者狂躁症风险比很少吃的人高出3.5倍。

研究人员表示,存在于肉干、肉脯等加工肉制品中、起到肉类防腐剂作用的硝酸盐改变了实验小鼠和受试人群的肠道细菌环境,这与他们的大脑和精神健康相关,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使睡眠质量变差。

摘自《家庭医药》

高纤维食物可减压

压力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隐患,它通过引发大脑和肠道的重大变化,导致人们的行为产生改变。美国《医学快报》近日报道称,爱尔兰科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吃高纤维食物可以减少压力对肠道乃至行为的影响。

人体肠道中的短链脂肪酸是这一区域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长时间承受心理压力时,肠道屏障会受损,这意味着,未消化的食物颗粒、细菌和微生物会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引发持续性的炎症。科学家发现,短链脂肪酸通过逆转这种肠壁“渗漏”现象,起到减压、抗抑郁作用。

为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把短链脂肪酸喂食给小鼠,并将它们置于模拟压力环境,观察其消化系统运转情况、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社会行为及认知能力转变等。结果表明,被喂食短链脂肪酸的小鼠肠壁“渗漏”现象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减弱。

研究人员表示,谷物、豆类和蔬菜等食物含有大量纤维,可以刺激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利用高纤维食物修复肠道,不仅有助于改善压力导致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更重要的是,这种饮食上的改变并不会引起体重和身材的任何负面变化,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治疗方法。专家称,依据该研究结论开发出的新型饮食疗法,对治疗与压力相关的疾病有重大意义。

摘自《家庭医药》

胃不好别嚼口香糖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讲,不建议长时间咀嚼口香糖,每次嚼口香糖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而且胃病患者不宜嚼口香糖。

嚼口香糖时,化学感受器被刺激,将这种“进食”信号传到位于延髓、下丘脑、边缘叶和大脑皮质的反射中枢,使口腔分泌唾液,胃中也开始分泌大量消化液。这种反应持续时间长、分泌量多,消化液中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原等。而事实上,此时我们的胃内并没有可供消化的东西,久而久之,会引发或加重胃部疾病。

其次,口香糖中的一些成分不易被胃里的酶分解,一般会直接进入肠道。尤其是木糖醇口香糖,在肠道内的吸收率不到20%,易在肠壁积累,过量摄入会对肠胃造成刺激和伤害,很容易引发腹部不适、胀气、肠鸣和腹泻等疾患。

患有胃病的人,过多嚼口香糖会导致消化系统分泌大量胃酸,空腹情况下会产生恶心、食欲不振、反酸等症状,建议胃不好的人最好不嚼口香糖。

摘自《生命时报》

每天两杯咖啡,老了可能睡不好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一杯浓咖啡能让我们在早上行动起来。而《睡眠》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爱喝咖啡的人松果体比不喝咖啡的人小20%,睡眠问题更多。

韩国首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脑部扫描发现,咖啡中重度消费者(30年或更长时间每天喝两杯)的松果体比很少喝咖啡的人小。松果体是大脑中部豌豆大小的器官,当身体休息和睡觉的时候,它会释放一种叫做褪黑素的激素。腺体越小,产生的褪黑激素越少。

尽管咖啡因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短期兴奋剂,但这是首次表明它可能对大脑产生长期影响的研究之一。研究人员跟踪了162名老年健康男女,并询问他们喝了多少咖啡,睡了多久。然后,他们进行MRI脑部扫描,测量松果体的体积。研究发现,爱喝咖啡的人松果体比不喝咖啡的人小20%,睡眠问题更多。

科学家们在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报告中警告说:“鉴于过去30年来全球咖啡消费量巨大,儿童和青少年使用咖啡因的情况迅速增加,应该关注终生饮用咖啡的潜在不利影响。”

然而,独立睡眠专家尼尔·斯坦利博士说,这项研究并没有证明咖啡中的咖啡因会损害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他补充说:“不同的咖啡中含有不同水平的咖啡因。但这项研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也没有考虑到他们多年来可能摄入的其他咖啡因来源。

摘自《家庭医药》

脂乳制品降低糖尿病风险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食用全脂乳制品可以使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历时15年,对3333名成年人的血液进行采样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含脂水平的乳制品对参试者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常食用全脂乳制品的人比习惯进食低脂乳制品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平均降低了46%。

美国加州查普曼医疗中心肥胖症外科医生布莱思·奎比曼解释称,高脂肪乳制品摄入量与肥胖指标呈负相关。摄入脂肪更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助于防止过量饮食。而且,脂肪会减缓糖进入血液的速度,循环胰岛素的减少意味着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会降低。

已有研究证实,含有脂肪的奶酪、酸奶等乳制品并不会导致冠状动脉疾病,因为其中所含脂肪酸有消炎作用。研究负责人、哈佛大学莫札法里恩教授表示,此项新研究进一步表明,吃低脂乳制品并不比吃全脂乳制品好。他认为,相关部门应该改变对低脂乳制品的推荐政策。

摘自《家庭医药》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海参价格较贵,有些不法商人为了给海参增重,会往海参里掺糖。那么,该如何辨别海参是否掺了糖呢?糖很容易溶化,买海参时可以想办法给海参加加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手搓热后把海参放在手里焐一会儿,等海参被焐热后,抓住海参的两头,让海参弯曲。如果发现海参变弯、变软了,而且温度越高,这种变化越明显,就说明海参掺了糖。另外,好的海参个头匀称,肉质结实,刺尖完整,摸起来比较硬,不容易弯曲。

摘自《生命时报》

猜你喜欢

松果体海参口香糖
感谢海参
口香糖
基于脑部磁共振成像的成人松果体形态的性别及年龄差异
公鸡为什么会在早上打鸣?
口香糖不见了
倒霉的将军与口香糖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口香糖危机
为何开灯睡觉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