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大唐长安古都之风骨

2018-12-20撰文柳春林温斌图片由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提供

陕西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长安城南北长安

撰文/柳春林 温斌 (图片由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提供)

唐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外郭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公里。每面有3座城门,南面正门明德门和丹凤门为5个门道外,是都城的最高等级。宫城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长方形、南北1492米,东西2820米。中部为太极宫(隋大兴宫),正殿为太极殿。东为皇太子东宫,西为宫人所居的掖庭宫。皇城接宫城之南,有东西街7条,南北街5条,左宗庙,右社稷,并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到唐高宗时期在龙首原上修建了大明宫。唐玄宗(李隆基)又把自己当临淄王时的王府改扩建成了兴庆宫,3座宫殿合称"三内"。

亦被称“东内”的大明宫,位于唐长安外郭城北城外禁苑的东南部,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至高宗龙朔年间(公元663年)全面竣工。作为大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17位皇帝在此处理朝政。站在龙首原上,俯瞰全城,更显一代帝国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大明宫不仅代表着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也是唐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遗址是唐长安城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殿宇基址保存最为完好的宫殿遗址。

外城四面各有3个城门,贯通12座城门的6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而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则是一条标准的中轴线,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城东南角有一座人工园林——芙蓉园,园中有曲江池。

长安城外郭城南面正中的明德门东西两边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除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3个门道。据实测,明德门址东西长55.5米,南北长17.5米,每个门道宽5米。特别是明德门内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门的大街宽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而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明德门原有台阁式门楼建筑。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492米,周长8.6公里。城四周有围墙,南面正中开承天门(隋称广阳门),东西分别是延喜门和安福门,北墙中部开玄武门。宫城分为3部分,正中为太极宫(隋称大兴宫),称作"大内",东侧是东宫,为太子居所,西侧是掖庭宫,为后宫人员的住处。

皇城亦为长方形,位于宫城以南,其东西与宫城等长,南北宽1843米,周长9.2公里。城北与宫城城墙之间有一条横街相隔,其余3面辟有5门:南面3门,中为朱雀门,两侧为安上门和含光门;东西面各一,分别为景风门和顺义门。南面正中的朱雀门是正门,向南经朱雀大街与外郭城的明德门相通,向北与宫城的承天门相对,构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轴线。长安城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的大街将城划分为109个区域,道路之间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老百姓们住在各个坊里。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宛如棋盘,井井有条。如白居易所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城内百业兴旺。从城市的平面布局来看,规划者严格讲求左右对称。为突出北部中央宫城的地位,以承天门、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延嘉殿和玄武门等一组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压在中轴线的北端,以其雄伟的气势来展现皇权的威严。唐王朝建立后,对长安城进行了多方的补葺与修整,使城市布局更趋合理化。

当年的长安城是海纳百川的,唐长安城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流动人口51万。唐长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的国家、地区多达300个。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另外,西方文化通过唐长安城消化再创造后又辗转传至周边的日本、朝鲜、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唐长安成为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可谓河清海晏。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系列改革,调整了统治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人们安居乐业,周边地区久获安宁,政通人和,天下大治。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朝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中心,这与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分不开的。唐朝不仅能接纳和包容外来的文化也能与其展开积极的经济交流。“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万国来朝”是唐朝对外交往的一大盛景。

随着“丝绸之路”的日益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长安城繁华一时,由长安出发的“丝绸之路”把世界的东方与西方联系了起来。当年的长安城流光溢彩,时尚潮流辐射全国波及海外引领世界。长安东城西城分别设有东市和西市两座市场,集中了长安城的主要商业,东市主要从事国内贸易,西市主要从事国际贸易。西市占地1600多亩,有220多个行业、4万多家固定商铺,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客商,这里的经贸活动异常活跃,从酒店到药店,从食店到粮店,可谓名副其实的“自由贸易区”。长安这样的世界第一大都会的社会需求也刺激了生产生活日用品的作坊规模的扩大与技术的提高和进步,白瓷器皿开始出现,尤其是饮茶之风的盛行对陶瓷的釉色和造型起了很大的影响和推动。

杜甫有诗吟道:“秦中自古帝王州。”唐朝是一个辉煌的时代,长安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再没有一座城能像大唐的长安那般让人心驰神往。唐都长安不仅在当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积淀了自信自豪、开明开放、创新创优、卓越超越、求实务实的精神财富。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其文化的承上启下和包容性著称,主要体现在对知识和教育的制度性开创以及对科举这一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的丰富、完善。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打破了魏晋以来几百年延续不断的门阀垄断官府学问的学阀气息,为已经陈腐的中华文明渐渐开启了造血的更新过程。唐代尤其是作为国都的长安,传统文化日渐发展成熟。唐朝突破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南北文化、中外文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造就了唐人兼容并包、平等开放的独特的社会心理,文化也随之出现了高度繁荣的时期。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文化大家。无数的天才汇聚到唐都长安。他们往来穿梭,尽情讴歌这座伟大的城市,礼赞这个伟大的时代。唐朝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其礼乐制度、法令文献受到其他国家的敬仰。经济、 文化的繁荣造就了唐都长安城中“一城文化 半城神仙”的文化符号。

从1400年前唐朝建都长安开始的“贞观之治”而开启“永徽之治”、“开元盛世”、“元和中兴”等盛世局面,造就了大唐长安古都的繁荣和唐朝的鼎盛气象, 也锻造出复兴华夏的大唐精神,给当今留下了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

长相思,忆长安,忆唐诗故里,忆盛唐气象——盛唐的辉煌与气象早已融化在这里的砖瓦泥土里、春发秋黄的草木间、融化于萦绕在长安的微微清风中……

千百年的大唐长安古都依旧繁华如梦……

千百年的大唐长安古都风骨犹在……

猜你喜欢

长安城南北长安
我拥有满地的落叶
我们长安
水VS火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南北过冬差异
唐长安城的那些胡商
西游新记 2
闲情
大圣归来
长安城里,一群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