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资讯

2018-12-19

中国工程咨询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子管廊联网

重庆物联网产业核心产值超410亿元

本刊讯1月8日,在“北斗物联全球发布会暨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联合发布了《重庆市物联网发展蓝皮书(2017)》披露,2017年,重庆市物联网产业核心产值达411.8亿元,相关产值超过85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年末,重庆物联网企业已达到38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60家,占比超过70%;物联网硬件制造企业162家,物联网运营服务企业91家,物联网系统集成企业133家。目前,重庆已形成了覆盖物联网感知延伸层、传输层和应用服务层的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上中下游产业链。同时,物联网产业链几乎涵盖了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全领域,具有产业链长、跨领域宽的特点。

受益于此,2017年,重庆市物联网产业核心产值达411.8亿元,同比增长36.9%,相关产值超过850亿元。其中,物联网硬件制造业产值居主导地位,约占总体产业规模的58.8%;物联网平台运营服务产业位居第二,产值约占总体产业规模的31.4%;物联网系统集成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约占总体产业规模的9.8%。

发改委同意新建昌景黄铁路,总投资485.7亿元

本刊讯1月4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为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改委同意新建南昌经景德镇至黄山铁路(简称“昌景黄铁路”)。项目总投资485.7亿元,其中工程投资456.9亿元,动车组购置费28.8亿元。

中国铁建附属组联合体中标39.7亿元公路PPP项目

本刊讯近日,中国铁建宣布公司下属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与盈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伊犁州塔城地区S343线、S225线及农村公路包PPP项目。

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39.7亿元,项目建设期暂定为3年,S343线、S225线公路的运营期为15年,农村公路的运营期为8年。项目采用BOT模式。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共同组建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内容。项目采用政府付费回报机制。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全部施工任务。

项目资本金为总投资额的20%,约7.9465亿元,由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按照20%:80%的比例出资,即政府资本出资1.5893亿元;社会资本方出资6.3572亿元,其中十八局出资1589万元,占资本金的2%。项目资本金以外的资金约为31.7859亿元,项目公司通过贷款解决。

2018 年三亚将启动31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本刊讯近日,三亚市政府表示,三亚市今年将继续下大力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十镇百村”建设,今年将新启动31个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新业态发展,提升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三农”新发展。

今年初,三亚已明确年度“十镇百村”建设任务,将结合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其中,将结合光伏、演艺、瑜伽、电商、时装等新业态优势,谋划新的特色产业小镇项目;同时,要新启动31个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结合建设开发田园综合体、果园综合体等,优化产业布局,鼓励农民就业,确保农民增收获益。

中国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正式运营

本刊讯1月8日,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建设,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与10家应用服务提供方和6家服务应用方签署“第一单”合作协议,标志着该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为率先打造国内首家面向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创新园区,青海于2016年8月全面启动了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前期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理念,以及能源科技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该平台首批确立了36项高级创新业务服务,目前已具备功率预测、设备健康管理、电站运营托管、金融服务等多项线上技术服务能力,将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

据悉,青海目前共有新能源电站234座,除试点接入的15座电站以外,已初步达成接入意向的还有大柴旦全通畅新能源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103座电站,容量517万千瓦,分别占全省新能源电站数量和容量的44%和53% 。同时,453座离网光伏电站也将陆续接入平台。

澳大利亚多地推行“微电网”

本刊讯澳大利亚一些地区为解决供电不稳、供电难的问题,日前开始使用“微电网”,既利用清洁能源向这些地区稳定供电,同时降低了用户的用电成本,可谓一石二鸟。

澳大利亚地域广阔,能源传输困难且成本高昂。近几年,澳大利亚政府为保护环境鼓励居民使用新能源发电,从而使一些地方可以应用“微电网”技术。“微电网”是小型发配电系统,可以独立于主电网外实现本地发配电,缩减配电成本;也可以与已有电网相连,为后者提供支持并分担负荷。

我国研发中子源实验装置综合性能国际领先

本刊讯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中子输运物理与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他们设计研发了强流氘氚中子源实验装置HINEG,该装置中子源强达到了6.4×1012n/s,为在运行的同类装置世界第一。

据介绍,HINEG的建成是我国中子输运物理与技术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国际一流的中子物理研究平台,其产生的中子能谱可真实再现第四代核能系统、聚变堆、混合堆等先进核能系统的复杂中子环境,是开展中子物理与先进核技术研究的利器,对新型核能系统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中子治疗、中子照相、中子育种、电子元器件抗辐照加固、国防安检等核技术交叉应用研究的重要平台。

我国首个航空科技特色小镇将在年内建成

本刊讯随着中新天津生态城北航星空众创空间投入运营,为进一步推动发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航投资的优势资源,助推航天科技成果落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与生态城携手,年内共建国内首个航空科技特色小镇。

据介绍,航空科技特色小镇初步选址生态城,濒临国家海洋博物馆和未来的航空博物馆,目前,项目正在着手推进前期相关准备工作。小镇将围绕北航在航空航天产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相关产业、军民融合产业等核心科技资源,通过“孵化+科技+融资”全要素模式进行服务,打造一片特色产业集聚区,主要产业内容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航空科技等。项目计划在核心区域内集聚多个特色行业企业,使人才、技术可以互相流通,互相交流,进而打造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吸引创新资源、先进技术和优秀创业项目落户,为生态城引进优质创业项目和优秀人才,围绕行业活动、科研合作、资源对接三方面,全力打造产业升级服务平台。

上海最大综合管廊试点 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本刊讯据悉,松江南部大型居住社区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目前已完成1公里廊体建造。2018年9月,一期工程7.425公里将全部建设完毕。

松江南部大型居住社区综合管廊共规划三期,总长度24.7公里,是上海最大规模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一期工程首次采用管线全入廊模式,集中归并了通信、电力、给水、污水、雨水、天然气管线,有效释放地上地下空间。也就是说,未来附近居民收看电视节目、使用水电煤、通话所需要的管线,全部被收纳到同一个地下管道中。

作为国家“十三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工程,“城市综合管廊”项目正在全国各大城市进行推广。上海已经启动相关规划,结合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在松江新城、临港新城和桃浦智慧科技城将相继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并在建设中纳入“海绵城市”理念。

到2020年,上海将力争累计完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80公里—100公里,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投入运营,地下综合管廊逐步形成规模。

京沈高铁兴隆标段无砟轨道全线完工

本刊讯近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京沈(北京至沈阳)高铁河北段兴隆标段无砟轨道全线完工,为京沈高铁河北段全面铺轨奠定了基础。

京沈高铁全长6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2018年底具备开通条件。辽宁段的轨道已于2017年9月全部铺通,河北段2017年11月开始铺轨。

京沈高铁是京哈(北京至哈尔滨)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高铁建成后,北京至沈阳仅需2.5小时,北京到承德的时间仅需半小时左右。

猜你喜欢

中子管廊联网
VVER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子输运计算程序系统的验证
“身联网”等五则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探讨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团队介绍
(70~100)MeV准单能中子参考辐射场设计
3D打印抗中子辐照钢研究取得新进展
建好地下综合管廊成就城市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