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考古学的研究

2018-12-18周怀易周卓智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气候文化

周怀易 周卓智

摘 要:环境考古学历来是各大学科之间相互汇通的新学科,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环境考古学概念入手,探讨了环境考古学的发展、对其他学科和现实社会中的意义,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环境考古学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需要加强改进之处。

关键词:环境考古学;文化;科学技术;气候

环境考古学是考古学与地球科学、动物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交叉形成的新学科,着重研究古代文化和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1]。简言之,环境考古就是揭示人类及其文化形成的环境和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影响[2]。Dincauze称环境考古学为“以人类为中心的古生态学”[3]。

1 环境考古学的内涵

就环境考古学的内容而言,严文明[4]将环境考古学的内容按研究区域范围的大小划分为三个层次:最基本的一层为局域研究,该研究以某个遗址为单位,可扩展至遗址周围;较高的一层为小区研究,以一个地貌单元为单位,如盆地、三角洲等,进行纵横向的文化差异和环境演变的研究;最高一层为大区的环境研究,这一层研究扩大至我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中一级自然区内文化、环境的演替。

环境考古学的时限是人类出现以来的整个第四纪时期,大约260万年[5]。环境考古学涵盖考古和环境两个方面,考古和环境两方面的研究也毋庸置疑的成为支撑环境考古研究的基础,一方面是从考古学的角度出发对史前遗址中文化遗存和遗迹的搜寻,文化遗存包括古代人类遗留于遗址地层中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礼器、农作物遗存等,遗迹则是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遗留下的不可移动的生存痕迹;另一方面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为了解史前自然环境寻找证据,遗址的周围地貌能说明当时的地理环境,遗址地层中的动物遗骸、植物孢粉、土壤性质能解释当时的气候条件,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更新,提取地层中土样进行磁化率及粒度的分析也能更好的揭示史前气候的变化情况。所以根据环境考古研究中所涉及各类学科我们将环境考古划分为地质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生态考古、微生物考古五大部分。

2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

“环境考古学”的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于英国提出[6],早期的研究集中在古环境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上,主要有Hack等探讨了史前美国印第安人居住地的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7],Butzer等研究了尼罗河地貌和水文变化对农业起源的影响[8]。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与西欧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环境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一条分支率先出现,并掀起了一场“新考古学”革命,新考古学把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作为重要内容。

环境考古研究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体现为相关学科联系不紧密,环境考古研究过程中涉及到地学、植物学、动物学、考古学等多门学科,由于一些客观(学科划分、科研体制等)和主观(各学科对环境考古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存在认知差异)原因,导致研究过程中学科联系不紧密,缺乏综合性环境考古数据,在环境考古调查中发现的现象和证据等得不到系统全面的解释,容易产生研究的误区和脱节[9]。另一方面体现在解释古环境变化对文化发展影响的原因上还有待深入研究,目前此类解释的研究多集中于气候变化序列和古文化变化序列的对比分析,这种分析在方法论上还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10],还有一些研究只重视自然环境因素对古文化的影响,忽视了还有人文环境和地域文化习俗对古文化的影响。第三方面是现在国内的研究方法集中于对区域性“大气候”“大环境”和区域性的文化发展序列进行对比,而忽视了针对单个遗址区域、单个考古文化群生存地“小气候”“小环境”的研究[11]。

3 环境考古学研究目的

目前世界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土地退化等诸多威胁全球的环境变化问题,使整个地球系统的陷入失调状态,造成了全人类的生存危机。为了解决这类环境问题,化解生存危机,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已成为各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中,对古环境变化的研究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古环境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核心内容。人类出现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但对于古代环境变化的研究,多起始于人类文明的起源时期,也就是全新世以来的近一万年时间。全新世以来,全球经历了较更新世更宜人类生存发展的气候变化,在这一气候适宜期,人类社会步入了农业起源、发展、繁荣时期,经历了文明的萌芽与兴盛。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史前人类放弃采集渔猎生活,从事农耕生活提供了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群体的生存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认知等。

参考文献

[1]Reitz E J, Newsom L A, Scudder S J. Issues in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A. In: Reitz E J, Newsom L A, Scudder S J, eds. Case Studies in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C.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num Press, 1996. 1-16.

[2]周昆叔. 中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M]. 科技考古论丛.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21-25.

[3]Dincauze D F.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Yan Wenming. The study on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prospect A. In: Archaeology: Towards 21th Century C. Xian: Sanqin Press,1997. 123-128.

[5]刘东生.关于是否在地层系统中取消第四纪(Quaternary)一名词的讨论和危机[J].第四纪研究,2004,24(5):481-485.

[6]Rapp G Jr, and J A Gifford, eds.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7]Hack J T. The changing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the Hopi Indians. Papers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American archaeology and ethology, 1942, 25(1).

[8]Butzer K W. Archaeology and geology in Acient Egypt. Science, 1960, 132: 1617-1624.

[9]楊晓燕,夏正楷,等.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41):329-334.

[10]方修琦,葛全胜,郑景云.环境变化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古地理学报.2004,6(1):85-94.

[11]侯仁之.北京历史地图集(二)[M].北京:地图出版社, 1995.

作者简介

周怀易(1990-),男,汉族,广东高州人,教师,高中地理,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

周卓智(1990-),男,汉族,广东珠海人,教师,高中地理,广东省高州市南塘中学。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气候文化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年味里的“虎文化”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