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分级阅读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阅读教育

2018-12-18赵梓淳任易高华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考拉分级班级

赵梓淳 任易 高华健

信息化时代的社会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催生着我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实施重大变革,帮助学生迎接未来的挑战。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阅读教育以往一直面临着阅读内容一刀切、阅读过程效率低下等种种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中文分级阅读研究更深入,人工智能+分级阅读的阅读教育新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信息化时代的阅读教育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达到400万字的阅读量,部编版语文教材力图构建教读、自读和课外导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而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语文学科将增加到180分,卷面阅读材料的字数和难度都有较大的提升。书籍和阅读一向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和方式,在当下这个信息化时代,阅读更是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发展思维、培养兴趣、提升综合素养的内生力,因而阅读教育也借由着政策的推动,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共识。

然而,我国阅读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2015年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在阅读测试中仅排到了全球第27名。《2017年全国儿童中文阅读教育调研报告》也表明,我国学生在阅读时间、阅读资源选择、阅读数据留存、阅读量、阅读方法、阅读兴趣等方面仍存在种种问题。为了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分级阅读逐渐进入国内不少专家和教师的视野。分级阅读,就是根据每个少儿不同的閱读能力和心智发育程度,为其推荐难度适宜读物的科学阅读培养方案。经普遍采用分级阅读进行教学的英美国家实践验证,分级阅读能有效提高至少1.5倍的阅读效率,并且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注重智慧教育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来临,分级阅读教学更是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抓取和智能推荐,能很好地切入“教、学、测、评、练”等日常教学环节。以考拉阅读为代表的众多中文分级阅读平台也开始涌现,助力学生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打造信息化阅读教育服务平台

相比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分级阅读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情况,为其推荐适合的阅读材料,实现因材施教式的阅读教学。为了真正实现这一点,有必要打造一套科学的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精准测量阅读材料难度和学生阅读能力值,并进行智能匹配。中文分级阅读平台考拉阅读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通过处理1300万字非平衡语料库、近2亿字平衡语料库,从字、词、句、段、篇五个维度搭建起算法模型,自主研发了首套量化中文分级阅读标准ER Framework。该标准能够即时测量出任何一段中文材料的阅读难度值,在200ER-1300ER区间,数字越大,难度越高。同时,考拉阅读对全国一到四线城市的近百万名学生进行了阅读能力信息采集,从整体感知、获取信息、形成解释、作出评价、实际运用五个维度建立起能力指标框架,用200ER-1300ER的区间数值量化呈现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考拉阅读还利用网络环境实时监测学生阅读数据,助力阅读教育全面科学地开展。

1.以学生为中心的自适应学习系统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场景中,处在阅读习惯成型期的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样的书,而老师统一布置阅读的经典读物,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中文分级阅读平台考拉阅读打造出了自适应的学习系统,根据每位学生的阅读情况制定个性化阅读路径,智能推荐阅读内容及测试题,根据测试结果不断反馈迭代阅读训练计划,以帮助每位学生高效达成阅读目标。具体来说,当学生在平台上进行阅读能力测试时,系统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实时调整出题难度和方向。当学生通过测试得到自己的阅读能力值以后,教师在布置短文阅读任务时,系统会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分发不同难度的短文阅读内容。当学生利用平台的短文、图书、有声书资源进行自学时,系统也会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偏好进行个性化的推荐,打破原来填鸭式的统一教学模式,让个性化阅读规模化地实现。

2.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管理系统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检测学生阅读情况多以作业或考试形式进行,出题流程繁琐,且不少过程性数据没能得到充分收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在网上随时监测班级学生的阅读轨迹,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督促。在考拉阅读平台上,班级学生完成阅读能力测评后,教师将收到班级阅读能力报告,直观了解班级整体阅读水平在全国学生中的排名,以及各大维度阅读能力的薄弱项。同时可以参考平台提供的阅读能力进阶建议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学指导,优化调整阅读教学策略。当班级学生阅读教师布置的阅读篇目,完成系统配备的读后检测题后,教师将收到班级阅读任务报告,快速查看由系统自动批改的学生答题情况,发现学生完成任务时所存在的难点和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后,教师还可以深度分析语文学情报告,对标班级学生阅读量与新课标要求阅读量的差距,了解阅读总量、阅读时长、阅读内容、阅读偏好等班级整体及学生个人数据,生成形成性评价,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阅读反馈。

3.以区域阅读监测的大数据平台

除了一线教师的辛勤耕耘,促进阅读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还离不开相关管理部门的积极推动。然而,教育管理者由于无法及时掌握辖区内阅读教育的实施情况,往往难以对阅读教育进行精确决策和动态监管。考拉阅读通过开发阅读大数据监测平台,让省、市、区、县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清晰看到辖区内进行阅读能力测评的学生数量、各区域完成测评的学生人数比例,各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平均值、各区域阅读能力值的对比情况,以及辖区内学生的阅读总量、阅读偏好等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掌握,教育管理者可以动态监控辖区内阅读教育的差异状况,让决策方式从“基于有限调研”向“基于全面数据”转变,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决策,并且把控各区域阅读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进度,及时进行督促和管理。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曾表示,“教育信息化2.0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加强对学习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实施因材施教,重塑教学评价和教育管理模式,跟踪监测教学评估过程”。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育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和网络阅读资源的整合上。相比较而言,中文分级阅读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研究阅读认知和语言学规律,进行科学的阅读测评和读物推荐,并且依托网络环境进行数据监测,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认知、助力阅读教育的工具。

中文分级阅读教育的实践与推广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在这样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开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以考拉阅读为例,目前平台已经覆盖全国28个省、163个市、上万所学校、3.9万个班级以及300万用户,不同学校和机构基于其实际情况和需求,为信息技术赋能阅读教育贡献了独特的优质案例。

部分阅读教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学校,为了进一步完善阅读教学策略,通过能力测评了解学生阅读基础,并制定实施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一段时间后通过再次测评评价教学效果;一些乡村小学阅读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学生之间的阅读能力还存在很大差异。教师通过平台定期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读后练习题,并在课堂上对答错率较高的题目进行答疑解惑。为推动阅读课程教学改革,全国十余省市教育管理部门启动中文分级阅读能力监测与评估项目,结合当地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借助平台进行一系列课内外阅读活动设计、教学实践、教师培训和质量监测。

尽管人工智能+分级阅读的阅读教育新模式,在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想要进一步推广中文分级阅读教育,还需要国内外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管理机构,乃至图书出版单位、全社会的多方配合,构建起以产学研为纽带的中文分级阅读探究。因此,中文分级阅读平台考拉阅读也向教育界同仁发出以下几点倡议:一是中文分级阅读要打造科学、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二是中文分级阅读要提供科学、个性化的阅读内容;三是中文分级阅读要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课程体系;四是中文分级阅读要创设教育信息化阅读2.0的新模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未来的学校会由网络学习中心和实体学习中心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未来的图书与阅读的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教育的革新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期待中文分级阅读教育推动阅读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单位:北京享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考拉分级班级
班级“四小怪”
孤单的小考拉(上)
孤单的小考拉(下)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渴不死的考拉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不称心的新班级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