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尊重学情与关注生成的数字化生态课堂

2018-12-18李艳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情个性化精准

李艳红

多年来,学校一直跟随国家的发展战略,坚持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融合,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全方位、立体网状、智慧的数字学习发展空间,并努力探索从数字化教育走向智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在前期研究成果的积淀下,我们认为要想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课堂,就要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学生的真实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精准定位学习内容、充分预设学习策略,并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更新教师的理念、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数字资源建设,进而构建出尊重学情、关注生成的数字化生态课堂。

加强数据分析诊断,精准定位调控学习内容和策略

对学生的学情调研和对反馈数据的分析,是实施精准教学的前提基础,主要从三个阶段进行整体架构。

1.课前精准定位预设

首先,通过对教材的梳理找到知识与能力点的前后联系,准确定位学习内容;其次,通过学情调研,以反馈数据分析为依据,科学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第三,统整两方面内容,确定教师授课过程中突破重难点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预设。在实施过程中遵循整体把握、分类梳理、对比分析、调研访谈和关联对应的原则。

2.课中精准评价调控

主要通过课堂上交互式反馈工具即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科學测评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实际绩效,使教师能够科学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自助式学习等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需求。此时的反馈数据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按点问题设计的“客观题目数据”,可通过数据平台即时反馈统计情况,依据数值百分比把握学习绩效。其调控策略为:意见相对分散时,精讲细分;意见比较对立时,讨论辨析;意见相对一致时,个别指导。另一类则是通过学生主观活动呈现出来的“创作类数据”。这些数据需要通过平台推送展示,在多边交流互动中实施:分屏展示,对比分析;互评互赏,交流提高;同伴互助,修改调整的调控策略。

3.课后精准诊断复习

主要依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或后测诊断性评价的数据分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或辅导,保障学生切实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复习的实效,同时也可以作为后续学习内容的前测诊断数据进行应用。

充分利用技术环境,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在精准教学的研究实践中,我们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低年级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体验学习,基于数据的精准分析,让学生在游戏体验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伴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混合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主流,群智发展将作为常态为大家所共识。因此,我们尝试在中年级开展群智探究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在高年级则可以开展自助式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利用数字学习资源在自主探究中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学习活动体验。

此外,我们还在艺术类课堂中开展创作赏析学习,利用学习工具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无论那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精准教学中对学情的尊重,都要努力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关注学生的活动生成,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字化生态课堂。

丰富学习资源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需求

多年的研究积淀,丰富了学校的数字资源建设。我们有完整的教学设计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分类梳理架构,还有配套的教学课件、视频、电子书以及题库资源。软件平台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即时反馈,更是将所有的这些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在教师的推送、学生的阅读、操作、实践、合作、上传,以及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过程中,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生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需求。

此外,在精准教学中进行的微课资源应用研究,主要是从前测学情调研和课堂学习效果中收集数据设计微课,并将微课应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自助补漏和按需学习之时。让微课始终不离开数据的指导和调控,而数据又来源于学生,生成于课堂,才能真正精准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促进教师理念及信息化素养提升

为了培养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实践能力,我们采用教科研一体化、研训一体化的管理策略,全员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固化的教学交流及研讨活动,保证课题研究的成果落实。在教师的实践过程中,他们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直观演示法和练习法,更多的老师开始应用讨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和分层学习法去营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也努力搭建教师交流展示的平台,为老师们开辟更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使他们在北京市、全国的各项评比中频频获奖,甚至在国际舞台中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成绩永远属于过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应该是我们做课题研究的一种追求。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之路上,我们愿意为教师和学生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去创新和实践。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学情个性化精准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