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背景下湿地保护问题研究
——以景宁县为例

2018-12-18张礼聪

中国林业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景宁全县生态

张礼聪

(景宁县委党校,浙江 丽水323500)

1 绪论

多年来,景宁畲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景宁县”),在湿地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2011年,荣获“保护湿地政府贡献奖”。但近年来,受生产生活、旅游开发、基建和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天然湿地面积减少、部分湿地功能退化,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全面建设“中国畲乡小县名城”,凸显民族生态优势,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已是刻不容缓。

2 研究背景与研究区概况

多年来,景宁县在湿地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2002年,县政府批准建立望东垟县级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2011年,修编的《景宁生态县建设规划》将湿地污染治理、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列入了生态县建设的重点领域;2013年,省政府批准建立景宁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设立景宁县大仰湖湿地群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14年,开展实施的“五水共治”行动,2016年底,开展“剿灭劣Ⅴ类水”行动,为湿地生态改善和污染防控提供了机遇。

2.1 自然地理条件

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处浙江省西南端,东邻青田、文成,南衔泰顺、福建省寿宁县,西枕庆元、龙泉;北连云和、莲都。地理坐标介于东径119°11′~119°58′,北纬 27°39′~28°11′之间。全境东西长73.3 km,南北宽58.8 km,总面积1 950 km2。

景宁县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全县现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1)型9座,小(2)型32座;此外,登记在册山塘210座(其中1~10万m3山塘89座,1万m3以下山塘121座)。景宁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雨量1 267 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夏季多梅雨和台风,秋季多干旱;年无霜期196~241 d,平均日照时数1 728.5 h,为全省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之一。常有暴雨、冰雹、大风和“倒春寒”、“五月寒”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2.2 社会经济条件

景宁县辖鹤溪、红星2个街道,沙湾、东坑、英川、渤海4个镇,大均、澄照、梅歧、梧桐、标溪、大地、毛垟、秋炉、鸬鹚、大漈、景南、雁溪、家地、郑坑、九龙15个乡。2016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7.3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5万人。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1.5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39亿元;常住人口人均GDP 39 081元。财政总收入9.7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1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32元。

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设计

此项研究开展了文献查阅、资料收集、部门座谈、专家座谈、补充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调查方式。文章主要用实证分析法,以景宁县为研究单位,对湿地保护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相关数据的整理及分析,提出湿地保护与恢复可行性较高的对策建议。

3.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是根据浙江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部门规划、补充调查以及有关专家手中获得。

3.3 数据分析

①湿地面积较大,湿地保护较好,全县现有湿地面积5 431.71 hm2(不含人工湿地水稻田5 465 hm2),全县湿地率2.78%,涉及湿地3类4型。在全县3大类湿地中,河流湿地1 688.77 hm2,占全县湿地面积31.09%;沼泽湿地49.07 hm2,占全县湿地面积0.90%;人工湿地3 693.87 hm2,占全县湿地面积68.01%。

②全县湿地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湿地珍稀濒危物种较多,有国家I、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丰富,特别是莼菜为浙江省极少分布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典型性、珍稀性、独特性等显著特性,有较强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1]。

③划定湿地保护红线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湿地面积减少以及湿地功能的退化,在调研中发现景宁县湿地保护的较好,但也存在湿地被围垦建设占用现象,破坏了生态和谐。同时,湿地群落区域内杂竹丛呈蔓延趋势,湿地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和栖息地生境变化,已影响珍稀动植物的建康生长。

4 分析结果与讨论

4.1 价值分析

①望东垟、大仰湖2处省级湿地保护区,是溪源湿地中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高山湿地的发生发展、湿地生物的栖息繁衍规律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滩坑、上标、英川、白鹤、龙潭桥等大中型水库,为景宁县城及其下游地区提供宝贵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极具战略意义。

③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尤其是大量的珍稀濒危物种,对于保护区域遗传资源,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以及对改良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

④与湿地景观资源密切相关的“华东第一峡”炉西峡、雪花漈、夫人坑美人瀑、草鱼塘、畲寨梯田、惠民山泉等自然景观,无不给人美的感受,是“游山玩水”、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4.2 保护成效分析

发改委财政局林业局农业局水利渔业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环保局科技局保护区管理局旅游局根据职能做好湿地保护与管理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省、市对湿地项目的支持;衔接平衡湿地保护和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监督检查湿地项目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重点湿地建设项目的申请报批工作负责统筹资金解决县级部门承担的湿地保护管理业务工作经费;积极参与制定湿地生态补偿办法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湿地保护工作;组织开展湿地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公园等申报协调工作,指导监督湿地的合理利用[2];组织开展湿地保护宣传、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价工作负责宜农湿地合理利用工作;指导、监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负责统一水资源管理;保障湿地生态补水;指导、监督、协调全县河网综合整治;指导河流、水库、稻田渔业生态养殖管理工作加强湿地用途变更管理;保障湿地生态建设用地负责指导、监督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负责指导、监督湿地宣教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负责监督检查湿地环境保护,监管湿地周边工业污染排放;配合农业局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会同五水共治办做好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指导和支持湿地保护技术研究、应用与推广负责区内湿地保护、管理、科研以及宣传、教育工作;研究编制、组织实施《总体规划》、《湿地保护方案》等有关规划、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湿地资源调查与生态监测指导规范湿地生态旅游活动

景宁县湿地保护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已建有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仰湖湿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仰天湖湿地自然保护小区。近年来积极开展望东垟、大仰湖等重点湿地的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尤其是重点围绕望东垟高山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获得了“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景宁县政府荣获“保护湿地政府贡献奖”。2013年,全县公布了望东垟、大仰湖、千峡湖、上标水库、英川水库、白鹤水库等6处县级湿地保护名录,其中望东垟、大仰湖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列入浙江省首批32个重要湿地名录。2014年,望东垟高山湿地森林荣获“浙江省最美森林”称号。

4.3 面临威胁讨论

①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滞后,县林业局没有独立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导致诸多工作难以开展。

②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作,造成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诸多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湿地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③水电资源开发过度,全县现已开发水电站160余座,总装机容量33.4万kw,大规模建坝截流发电,必然会对河流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干扰,特别是梯级水电开发,将使河流水库化,极大地改变自然河流的水文状况,减弱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导致流域生态恶化。

④山地沼泽受到黄山松、沼生矮樱、山橿、朝鲜白檀等乔、灌木树种入侵,导致沼泽湿地逐渐旱化。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组织领导

①成立湿地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尽快成立“景宁畲族自治县绿化和湿地保护委员会”湿地保护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决策及重大事宜协调;组建景宁县高山湿地管委会,负责景宁县高山湿地保护区申报协调工作;建立由湿地生态、动植物、水文地理、历史文化、生态保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负责全县高山湿地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的咨询、论证和监督工作[3]。

②明确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与任务(见表1)。

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由分管县长召集湿地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召开湿地保护联席会议,确定湿地保护管理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分析研究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协调解决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④强化责任分工与考核。将《规划》实施列入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政府为主导,林业局负总责,发改、财政、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农业、水利、国土、建设、环保、旅游、科技等部门以及乡镇(街道)政府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统一组织协调规划实施工作。

5.2 增加湿地资源保护经费投入

①积极争取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湿地保护管理经费、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②在明确湿地产权的基础上,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按照“谁

保护、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投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③对列入重点保护湿地名录的湿地实行生态补偿,湿地相关经营管理单位应充分利用补偿经费积极开展保护与恢复湿地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实现长效管理;补偿工作坚持先试点、再推开的步骤。

④积极争取国家、省加大对湿地资源管理的投入。同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通过与有

关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基金组织的合作交流,争取资金、技术和项目援助。

⑤对望东垟、大仰湖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县政府需制订一系列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持、保护区人员待遇优惠、科研经费倾斜等政策,促进保护区建设和发展。

5.3 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①湿地管理部门应结合如“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特定活动,采取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大规模、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湿地功能与保护意义,为湿地保护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②依托望东垟、大仰湖2处自然保护区、景宁中学生物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建立完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野外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湿地宣传教育培训基地。

③通过湿地自然保护区(小区)、湿地公园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实施,树立典型样板,充分展示湿地的功能和价值,增强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④加大对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力度,鼓励当地居民和社区共同参与湿地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景宁全县生态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生态养生”娱晚年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秀美景宁 生态畲乡
景宁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生态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