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卡与穷票

2018-12-18陈太顺

老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布票做一套票证

文 陈太顺

40多年前,我家在生活上有“四少”:每月吃的粮食少,一年四季穿的衣服少,冬天盖的被子少,一家人住的房子少。但是有一样东西特别多,那就是票,当然不是钞票,而是购买生活用品的各种票证。其中最主要的是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煤球票、盐票、豆票、火柴票,还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和工业券。那个年代又穷又落后,粮食和副食品及其他生活用品十分缺乏,只得凭票控制,限量供应。

这些规格不一、色彩不同的票证一发下来就是一大堆,掌管票证的母亲不识字,望着这些花花绿绿的大票小票直叹气。有一回,母亲拿着票面30斤的粮票去买豆腐,那个卖豆腐的居然收了母亲递过去的粮票,母亲白白将我们家10天的口粮送给了那个毫不相识的小贩。还有一回,临近年底,母亲拿着肉票去买盐,那位好心的店主吿诉母亲:“老太太,你拿的是肉票,肉票是不可以买盐的,你给错了票今年春节你们家就没有肉吃了。”

票证在母亲手上经常出错,我想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如果万一将粮票全“送”了人,这紧巴巴的日子就更过不下去了。母亲不识字,辨不清这票那票,但是实物她总是认得的。于是我就把所有的票证分门别类夹在一本册子里,放粮票的页码里我就画上一束稻谷,放布票的页码里我就画上一件衣服,放肉票的页码里我就画上一头猪,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母亲看了哈哈大笑,连说:“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好呀。”从那以后,母亲再也没有拿错过票证。

票证虽多,但实效甚微。当年我家有五口人,每人每年只发三尺布票,母亲精打细算,头一年用全家人的一丈五尺布票给我做一套新衣服,第二年再给弟弟做一套新衣服,一家人每隔五年才能轮到一次穿新衣服的机会。再说食用油,明确规定每人每月三两,我家五口人,正好是每月一斤半油,这一斤半油在母亲手里可不敢随便挥洒,炒菜时只能往锅里滴上两滴,象征性地意思一下,有点油花就行了。还有猪肉,虽然城镇居民每人每月有半斤肉,但要买到手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1974年,为了买两斤肉过年,凌晨两点钟我就赶到菜场去排队,哪知肉摊旁早已是人山人海,一问才知道好多人头一天晚上就在这里等候。肉自然没有买到,只好两手空空回家。

过了一年又一年,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党的十一屇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各种生活用品敞开供应,渐渐地各种票证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使全国大多数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人们肚子饱了,油水足了,身上暖了,精神足了,钱包也鼓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快捷、省时、方便的各种卡(如银行卡、工资卡、医保卡、电话卡、乘车卡,等等)应运而生了。简单来说就是,有卡就有钱,有钱就有好日子过。

有一年,我要回老家小住,准备带点钱放在身上,儿子说现在有谁还把钱带在身上,多不安全。他立即去银行给我办了一张卡,并告诉我:“这卡上有你的钱,到家后你需要多少去银行取即可。”我一听乐了,这可多方便多省心呀!

40年前与当今,是完全不同的两重天。40年前故步自封,国穷家穷百姓穷,人民生活贫困,生活必需品凭票限量供应。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国强民富,人们再也不用为衣食住行犯愁了。想想以前的穷票,再看看今天手里的富卡,真是越活越高兴,越活越年轻。

作为一个从那个穷苦年代走过来的人,我将不忘艰苦奋斗的传统,在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布票做一套票证
粘邻居
英语谚语集锦
布票话今昔
宁海“票证的故事”
张宝红:中国票证拍卖第一人
布票
炫彩七巧板
我与军用布票收藏
恋恋花饰 Wen’s
哪些布票有“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