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邓恩的死亡观

2018-12-17魏凤姣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7期
关键词:邓恩约翰

摘 要:死亡是约翰·邓恩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众多的死亡意象表达了他对死亡豁达与坦然的态度。死亡是完整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死而生、死生一体是邓恩的死亡哲学,起伏的人生经历让他重新思考再生與救赎的可能。本文将从死生一体,重生与救赎两方面剖析邓恩的死亡观。

关键词:约翰·邓恩;死亡观

作者简介:魏凤姣(1989.3-),女,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学历,邵阳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1.引言

死亡是文学创作中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17世纪玄学派大师约翰·邓恩在诗歌、书简、布道文中都有对死亡的深刻思考。无论爱情诗,宗教诗抑或是赞美诗都不乏丰富的死亡意象,足以见得他对这一主题的钟爱。乔·纳特曾说“没有任何其他的英国文人在这方面比邓恩更甚。即便是常在诗歌中流露抑郁情感的托马斯·哈代也没有邓恩那么对死亡着迷”(转引自张敏亚,白陈英 2014:75)。邓恩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坎坷,因不被世俗接受的爱情铃铛入狱,婚后虽伉俪情深,但所生子女大都夭亡,因壮志难酬、屡屡受挫不得不改信英国国教。这一切使他重新审视死亡,邓恩的死亡书写“摆脱了死亡的悲苦和宿命的无奈之藩篱”(ibid),他藐视死亡,更将死亡看成完整生命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死生一体,重生与救赎两方面解读邓恩的死亡观。

2.死生一体、向死而生

死亡是邓恩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在《断气》和《赠别:莫伤悲》这两首诗中,邓恩将死亡喻为“走”,表达了诗人不惧死亡,洒脱豪迈的气概;在《遗产》这一诗中,“死亡”就如与情人“离别一样频繁”;在《最甜蜜的爱》中,“死亡”只是“转向一侧去睡”。在邓恩的作品中,死亡大多意味着再生,死生一体、向死而生,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肉体与灵魂,是邓恩审视人生意义的重要渠道与窗口。在《病中歌颂上帝:我的上帝》这一赞美诗中,邓恩阐述了死亡与再生的关系。诗人将医生比作“宇宙地理学家”,重病患者“我”则成为“他们的图纸”,“通过热病的海峡”我看到我的“西方”,西方是日落之处,象征着死亡,反之,东方是日升之地,代表着重生。诗人此时虽已病入膏肓,但他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畏惧,大胆向死亡提出质问“我的西方又将伤害我什么?”原来他找到了重生的途径,在地图中,东方与西方本为一体,那么“死亡与复活也相衔接联系”。生死本就是一个循环与周期,死亡意味着再生,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超然豁达、积极乐观的死亡观。死生一体、向死而生的哲学精神与中国古代“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庄子思想具有共通之处(ibid:76)。在人生这一生命周期中,生与死是一体两位,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3.重生与救赎

邓恩曾将“世界”比喻为“海”,海通往“一个住人的地方”,即“未来的永恒的城”,这里的“城”意指天国,它是人生最终的归宿。此世获得荣光与神恩才能在天国得到再生与救赎。《紧急时刻的祷告》探究了个体与社会、人类与上帝、生与死的关系,其著名诗句“别去打听钟声为谁鸣响,它为你鸣响”体现了诗人的悯世情怀。在《圣十四行诗之10》中,诗人直呼死神之名,称它没什么可骄傲的地方,只是“命运、机遇、帝王和亡命之徒的奴隶”,更与“毒药、战争、疾病同居作伴”。诗人对死神不屑一顾,甚至高亢直白地表达自己对死亡的蔑视与挑战。“休息”和“睡眠”是死亡的影像,我们既然能从睡眠与梦境中获得快乐,那么从死亡那里获得的快乐则会更多。在邓恩眼中,死亡不再是恐惧、焦虑、惶感的代名词,它摇身一变,竟是快乐的源泉。死神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和威力无穷,那些被死神打败的人们并没有真正死亡,即使“随你而去”,他们的“骸骨得以休息,灵魂得到解脱”,并在“一次短暂的睡眠过后”,人们得到永生,死亡将不复存在(施春霞,叶少晖 2014:81)。诗中“souls delivery” 与“wake eternally”都取自于基督教中“超度”、“复活”“永生”等教义,诗人以慷慨之态面对死亡,希望得到来世的重生与上帝的救赎,这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宗教信仰密切相关。诗人虽在后来听命于英国国教,并出任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但对自己弃离天主教一直耿耿于怀,“宗教信仰上的改弦易章使他对上帝充满困惑和迷茫”(胡伶俐 2009:180)。他的后期诗歌作品充满着宗教思想,探索人类与上帝的关系,死亡主题中也不乏重生与救赎的描述。

4.结语

约翰·邓恩坎坷的人生际遇使他重新审视死亡问题,他以死亡意象表达自己的死亡观、宗教观及人生观。面对死亡,他无所畏惧,死亡让灵魂得以解脱与升华,实现真正意义的超越。但同时邓恩对诸如人死将去往何地或能否实现重生与救赎这样的问题依旧疑虑重重,他急切渴望自我救赎,内心的矛盾,灵魂的挣扎使邓恩式的死亡书写充满智慧与魅力,这也启发读者对死亡及死亡的意义进行沉思与探究。

参考文献:

[1]胡伶俐. 约翰·邓恩:矛盾的统一体[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2):180-82.

[2]施春霞,叶少晖. 从认知视角解读约翰·邓恩诗歌中的“死亡”概念隐喻[J].现代语文,2014,(2):80-82.

[3]张敏亚,白陈英. 约翰·邓恩死亡书写的生态意蕴[J].现代语文,2014,(9):75-77.

猜你喜欢

邓恩约翰
澳小伙入境美国被关30小时
约翰·纽伯瑞:儿童文学之父
约翰·科林斯
Count Them Tomorrow Morning
苦难真金
远离城市很幸福,一个澳洲女子幸福的荒野生活
邓恩桉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变异
我国邓恩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新电源
白宫媒体主管争议声中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