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田园诗的当代写作

2018-12-17蔡世平

东坡赤壁诗词 2018年5期
关键词:田园诗孟浩然田园

蔡世平

我以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为例,粗略梳理了山水田园诗的产生、发展脉络,对山水田园诗的生存面貌做了一个基本描述。今天我们纪念孟浩然,就是发思古之幽情,壮今天之行色,学习孟浩然,把当代山水田园诗写好。

“中华诗词现代化”,是我近几年来深入思考后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我认为,今天中华诗词继唐宋后可能出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因为,这个高度的时代条件已经具备。我甚至觉得这个时代高度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只是我们今天的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和感觉到而已。

如果静下心来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当代诗词写作与古代相比较,已经发生了七大本质变化。第一大变化是语言。封建时代基本上是文言文写作。今天,白话文对文言文的全面覆盖,白话文生态已经形成。当代白话文语境下的诗词写作,不仅成为一种必要,而且成为一种可能。第二大变化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今天社会已经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信息文明。几十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华诗词已经在现代文明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只待开花结果。第三大变化是诗人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是半封建制半殖民地国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政体的改变,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今天人民大众成了诗词写作的主体。诗人的身份解放了,诗人的队伍扩大了。第四大变化是诗词地理。诗人脚步的宽广,测量的是诗词表达的辽阔疆域;诗人视域的全球化,打开的是诗词写作的阿里巴巴之门。第五大变化是传播方式。互联网网住了世界,移动终端改变了世界。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势必成为诗词创作的助推器。第六大变化是文本的丰富与文艺表现形式及文艺理论的多元。东西方文学观念与文学文本的交融与碰撞,只会使今天的诗词艺术更有表现力。第七大变化是人的现代化。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但却是最核心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人的现代化,同时释放出诗词写作的巨大能量。现代化的人,写现代化的诗,全新的感觉天天有。说不定李杜苏辛也会玩时尚、酷一把,“穿越”到我们今天来。

时代的这七大变化,同样是今天山水田园诗写作绕不开的课题,需要我们正视它、面对它,主动适应它,写出当代技巧成熟的山水田园诗作品。我以为主要有两条要注意:第一条是要进行山水田园诗的当代精神转换。第二条是要探索山水田园诗的当代表现手法。

一、实现山水田园诗的当代精神转换

由于诗人身份的改变,今天我们的诗词写作者,是包括了“士”和“仕”在内的人民大众。那么,今天我们谈论山水田园诗,当然只能针对“广义”的山水田园诗写作。而古人的山水田园诗影响最大的还是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等,属于狭义的山水田园诗。他们树起了山水田园诗的丰碑。他们的写作仍然是我们今天的重要参照和学习摹本。我们今天的山水田园诗写作如果不在精神意旨上与现代精神对接,就不能创作出具有当代精神面貌、当代精神高度的山水田园诗作品。

在古代,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不仅在生活上,而且在精神上都是一种依存关系,人与自然配合默契,人感激大自然的馈赠,人对大自然的感激与爱护是自觉的。古人认为大地就像人的肌肤,是不能破坏的。可是我们今天的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对山水田园过度开发,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致使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生态失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敏感严峻。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国家可持续发展,让天更蓝水更碧山更青,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在山水田园诗里注入的精神养料。

世上无论一事一物还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承载体,不是别的,那就是土地。我们生活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梦想与身体,最终都要落实在地上。虽然今天的人造飞船上了天,向地外星球移民的计划也在认真地做,但在想象摸不着的未来,我们和我们的子子孙孙,还得生活在地上,还得沐阳光雨露,吃五谷杂粮。《易经》曰“坤厚载物”。坤,就是地。宋人贺亢有诗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生存思想,也是民族的生命哲学。但是在今天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受伤害,这也是今天的山水田园诗不能回避的精神问题。

过往,诗人徜徉于山林水泽,劳作于土地田园,仰观日月星辰,俯察天文地理,探讨宇宙秘密和人生真意,消解俗世的纷扰烦忧,享受蜂莺的野趣和泥土的芬芳,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和生命快乐。这些似乎是古人山水田园诗唯一的精神旨归。但是在今天,我们享受山水田园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对山水田园的生命保护与精神救赎,写出让“人”受益快乐,也让“地”受益快乐的山水田园诗。从某种意义上说,山水田园是比人更高贵的一个“生命”。因为,人是自然山水的亲切赐予,大地是人的慈祥母亲。

二、重视山水田园诗的当代表现手法

作为文学艺术的山水田园诗写作,当然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尊重诗人题材、语言、风格等诗词表现样式的自由选择。你可以有诗经、楚辞、乐府风格的作品,也可以有陶渊明、谢灵运、谢朓风格的作品,可以有王绩、孟浩然、王维风格的作品,当然还可以有苏东坡、范成大、辛弃疾风格的作品。山水田园诗的写作生态,就应当像山水田园本身一样色彩丰富、感情充沛。创新表现手法、提高写作技巧,使作品更鲜活、更吸引人,更受读者喜爱,是山水田园诗写作的时代要求。

我在《大雅正声、继往开新——中华诗词求正容变再认识》一文中,提出了可以掌握的四个方法,同样适合山水田园诗写作。

格律宜随作品变。也就是说,没必要在诗词体制上作太大的文章,否则,反而会费力不讨好,事做得多,戏不好看。而在具体到一首诗词创作时,是可以有局部变化的,只要你认为此处可变就可以大胆变。这在“失格”的经典诗词作品中可以得到验证,如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这也是诗词不成文之“法”,而且是“大法”不是“小法”。詩人于此最宜深思。

语言宜随语境变。我这里讲的是“宜”,并不是一定要这样。你也完全可以用文言文写得很古雅。宜变文言文语境为白话文语境,变旧时代语境为新时代语境。诗词对语言其实没有选择性,用文言可以写好诗词,用白话同样可以写好诗词。

题材宜随视域变。要吮吸传统艺术精髓,吸收现代艺术营养,不迷信古人,不排斥洋人,古为今用,西为中用,都为我用。要从农耕文明的氛围里走出来,走进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城市文明的时代里去。打开写作视域,拓宽写作思路,丰富写作题材。

技法宜随心法变。诗词是艺术而非技术。诗艺存乎诗人一心,心法变则技法变,心大法亦大,心宽法亦宽。现代思维方法、现代价值观念,现代视角展开的诗词审美,一定会帮你打开心门,创造自己独一无二的“心法”,丰富和置换大家熟知的诗词“技法”。

猜你喜欢

田园诗孟浩然田园
田园诗
春晓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
春晓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