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45例

2018-12-14吴应强陈小燕谭先群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7期
关键词:呼吸肌稳定期血气

吴应强 陈小燕 谭先群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缓解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血清肌酸磷酸醋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 西药;中医综合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多,其和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患者以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点,可出现呼吸肌机械负荷大、肺脏过度充气等现象,容易引发呼吸衰竭和死亡,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2]。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析西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对本病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呼吸肌疲劳标准:①有呼吸道基础疾病史。②临床表现有呼吸频率加快,呼吸不同步。③血中肌酸磷脂激酶增高。根据3项即可诊断。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61~78岁,平均(65.24±2.53)岁:发病时间1~24年,平均(14.24±0.21)年;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心绞痛4例,合并血气分析异常和肺功能异常13例,有骨折史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1~79岁,平均(65.13±2.52)岁;发病时间1-24年,平均(14.21±0.25)年: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心绞痛4例,合并血气分析异常和肺功能异常13例,有骨折史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所有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茶碱缓释片0.1g/次,口服治疗,治疗8周。同时给予氨茶碱0.25g静脉滴注,2次/d。②觀察组患者则给予西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西药同对照组。中药方剂:白术、陈皮、当归、炙甘草、升麻、柴胡各10g,山茱萸、生黄芪各309,桑寄生、党参各20 go 1剂/d,分2次服用,治疗8周[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缓解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血清肌酸磷酸酯酶;药物不良反应率。

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血气分析和肺功能达到正常水平,咳痰和咳嗽等症状显著改善,呼吸肌疲劳症状消失;②有效: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改善,生活部分自理,咳痰和咳嗽等症状有所缓解,呼吸肌疲劳症状改善;③无效:症状、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等情况均无改善。缓解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缓解率比较:观察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血清肌酸磷酸酯酶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血清肌酸磷酸酯酶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血清肌酸磷酸酯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反复人院治疗、高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5],西医学重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诊断和治疗,但疗效欠佳。中医认为此病属于“喘证”“气短”范畴,在治疗上应以降气平喘和补肾纳气为主。本研究应用的中药方剂中,生黄芪、炙甘草和白术健脾益气;山茱萸、桑寄生补肝益肾;黄芪、党参补气;柴胡、升麻升阳举陷;陈皮化痰理气;当归活血补血。诸药合用,可共奏调补气血和升阳举陷之功[6-8]。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西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西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效果确切。这和中西医可联合发挥协同治疗作用相关,西医起效快,而中医则注重患者全身状况的改善,更好提高远期效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西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起效更快,这和联合中医治疗后病情改善更显著有关,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治疗前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血清肌酸磷酸酯酶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血清肌酸磷酸酯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西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可能和黄芪、党参等药物改善了患者通气功能等相关。 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研究方案治疗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西药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缩短疗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福娴.中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60例[J].中医研究,2018,31(2):14-16.

[2]李争.COPD患者皮温、出汗率、血清抗菌肽含量及与脏腑虚损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8.

[3]魏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7):30-31.

[4]郁东伟,束永前.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营养状况及肺功能的改善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1):2608-2610.

[5]廖丽君,张鹏飞,陈斯宁.中医特色疗法治疗COPD稳定期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7):175-178.

[6]梁创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2017,40(1):7-10.

[7]曹国虎.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5):90-91.

[8]李磊.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综合管理中应用的疗效探索[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呼吸肌稳定期血气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补金汤配合呼吸肌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气虚型临床分析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中西医联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