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2-14梁彩侠邢小莉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安徽蚌埠2330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23期
关键词:普外科胃肠手术室

罗 会,梁彩侠,邢小莉(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安徽蚌埠233000)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微创 手术理念的不断更新,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腹腔镜操作简便、切口美观、创伤性小、出血量少、疼痛感轻、脏器干扰小、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2]。腹腔镜手术还有效克服了术中反复更换器械的弊端和不足之处,通过超声刀可以一次性完成分离、止血、切割等功能性操作,从而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多种疾病的诊疗过程当中,甚至取代了一些传统手术而成为部分外科疾病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案[3-4]。有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在表现出一定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呈现出对手术器械及其技术依赖性高的特点,从而极易造成手术期间发生风险事故,进而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导致其生活质量的大幅度降低,故加强对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护理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5-6]。有研究证实,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方案对改善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及促进患者康复均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治疗价值[7]。因此,本研究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就护理干预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予以探讨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 20~76岁,平均(48.35±5.94)岁;其中胆囊手术20例,胃肠手术16例,肝脏手术15例,阑尾手术9例。对照组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21~78岁,平均(48.64±5.97)岁;其中胆囊手术19例,胃肠手术16例,肝脏手术14例,阑尾手术9例。入选标准:(1)与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相符合,且为首次行腹腔镜手术;(2)对本研究知悉,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临床资料完整,能够判定疗效。排除标准:(1)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严重感染及凝血功能障碍者;躯体疾病、器质性疾病及药物依赖者;(3)存在精神、意识、认知障碍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晓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探视,明确患者疾病类型与手术类型,向患者明确麻醉方式及术前注意事项;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并依据不同患者、不同手术需求进行配合,密切监测患者术中体征的变化;术后将患者护送至病房,进行饮食指导,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更加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干预。①术前探视。术前1 d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查阅,进一步掌握患者的疾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病情进展情况及手术禁忌证等资料,向患者耐心解释腹腔镜手术的治疗优势和治疗目的,介绍手术医生的资历特点,说明手术体位及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适症状。②术前心理干预。采用亲切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依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医生和治疗方案的信任度,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缓解患者术前抑郁、紧张的不良情绪。③术前准备。用温水清洁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尤其是脐孔周围,在清洁时动作要轻柔,让患者感到舒适,从而缓解压力。(2)术中护理干预。①手术室环境护理。合理调节手术室内温湿度,手术室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室内各种器械的用途,说明麻醉体位及配合方法,尽量减少手术室内人员走动,降低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优化手术室内环境。②体位护理。麻醉完成后,协助患者调整手术体位,肢体摆放应保证患者的舒适度,且在术中可对患者肢体进行适当的按摩,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③手术进程护理。腹腔镜应用前,护理人员监测腹腔镜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同时,用温盐水对腹腔镜进行预热,再经操作孔进行置入,避免手术过程中镜面雾气的生成,而影响手术视野的清晰度。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告知手术医生。(3)术后护理干预。①麻醉复苏护理。术后,清洁患者身上血渍,整理患者衣物,采用轻柔的语言将患者唤醒,待患者肌力恢复后行气管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安全转至病房,与病房护理人员认真交接。②术后探视。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探视,耐心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疼痛程度,以及查看引流情况、睡眠情况等,尽量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并鼓励其做适当的锻炼,促进康复。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避免食用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1.2.2 观察指标 对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的考察项目主要包括胃肠开始蠕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其中手术治疗情况的考察项目主要包括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其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考察项目主要包括术口疼痛、术口感染、腹胀腹痛、粘连性肠梗阻等。其中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主要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定,项目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每项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表1 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h)

表1 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h)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60 58 t P--胃肠开始蠕动时间7.42±0.85 10.96±2.20 11.456<0.05肠鸣音恢复时间23.58±3.46 32.73±4.38 12.565<0.05首次排气时间32.76±4.38 43.52±5.46 11.784<0.05首次排便时间40.14±5.12 51.93±6.31 11.124<0.05

表3 2组普外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4 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4 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s,分)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60 58 t P--生理机能83.65±9.47 71.48±8.25 7.450<0.05生理职能77.51±8.86 66.92±7.80 6.897<0.05躯体疾病84.17±9.52 72.46±8.35 7.110<0.05一般健康状况78.93±8.91 68.14±7.92 6.958<0.05精力86.97±9.81 75.56±8.66 6.704<0.05社会功能85.34±9.64 74.21±8.53 6.648<0.05情感职能86.18±9.72 74.09±8.52 7.192<0.05精神健康88.64±9.97 76.73±8.78 6.893<0.05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胃肠开始蠕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s)

表2 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60 58 t P--下床时间(h)8.95±0.91 12.01±2.31 9.407<0.05住院时间(d)4.28±0.53 6.36±0.74 17.502<0.05

2.3 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术口疼痛、术口感染、腹胀腹痛、粘连性肠梗阻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 论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可谓是微创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尤其是伴随着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疾病治疗领域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腹腔镜手术相对于普通开腹手术往往更具优势和特点,那么如何将护理工作各环节紧密配合,已成为确保腹腔镜手术质量的关键和重中之重[8-9]。目前,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型医学模式所转变和发展,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0]。护理人员应以全新医学模式为指导,不断更新和完善护理理念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积极做好腹腔镜手术的各项全程护理工作,不断提高普外科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耐受性和舒适感,全面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尽快康复[11-12]。

本研究通过采用护理干预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发现,该组患者胃肠开始蠕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这与腾爱林等[13]的研究报道相一致。可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肠蠕动症状的改善,加速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和好转。本研究通过对给予护理干预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的考察发现,该组患者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这与崔蕊[14]的研究相符合。说明护理干预能够有助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从而积极促进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的提前,进而大幅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避免了医疗费用的增加和医疗资源的浪费。本研究通过对应用护理干预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发现,该组患者术后并发术口疼痛、术口感染、腹胀腹痛、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降低,这与曹昕红[15]的研究报道相一致。表明护理干预在有效保障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并发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实施护理干预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的统计发现,该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值均明显提高,这与尚红玲等[16]的临床研究相符合。由此可见,护理干预能够通过改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而从根本上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具有积极临床治疗价值,有利于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的改善,有助于保证腹腔镜的手术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普外科胃肠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