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流通量分析研究
——以衡水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8-12-14苑津燕衡水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衡水馆员流通

苑津燕(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关键字:图书馆;纸质资源;电子资源;流通量

1 纸质资源流通量分析

1.1 图书流通情况分析

表1 2014~2017年图书馆流通量

从本馆各类别图书的流通情况来看,2015年较2014年,军事类(E类),历史、地理类(K类),综合性图书(Z类)3个图书类别流通量有所减少,航空、航天类(V类)图书未被流通,除此之外的其他18个类别图书流通量均有增加;与2015年相比,2016年马列毛邓类(A类)、生物科学(Q类)、交通运输类(U类)、环境科学类(X类)、综合性图书类(Z类)等5个类别图书流通量有所减少,除此之外的其他17个图书类别流通量不变或增加。与2016年相比,2017年各类图书流通量有所减少,但相对于2014年和2015年图书流通量是增长的。图书的流通量与学院的专业设置保持了高度一致,近几年来,衡水学院考研的学生人数骤增,图书馆的资源为读者们提供了支撑。

表2 本馆2014~2017年图书流通量分布

2014~2016年图书的流通量不断增加,2014年累计流通35 266次;2015年累计流通54 618次,较2014年增加54.9%;2016年累计流通65 402次,较2015年增加19.7%;2017年累计流通59 393次,比上年下降9.2%,略有下降。纸质资源流通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电子资源的冲击。

1.2 衡水学院图书馆图书流通量增加的措施

1.2.1 自2014年起,图书馆采取小批量、多批次措施采购图书,图书采购任务贯穿全年,保证了图书的质量。

1.2.2 根据衡水学院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教育发展目标,按照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及读者的阅读倾向,及时调整图书采购任务和藏书结构,提高了图书在全院师生间的流通率。

1.2.3 个性化荐书。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进行采购,并对经典书目、畅销书目实时推介,每年举办读书节活动。

1.2.4 图书馆阅览服务质量的转变。由原来每周两天借书变成每周五天借书,师生一次流通量由原来10册增加到20册。

这些措施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馆内图书流通量的增长,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衡水学院的读者阅读素质不断提高。

1.3 衡水学院图书馆图书流通量相对较低原因。

1.3.1 借阅时间不合理。受电子信息的冲击,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蓬勃发展,电子资源的获取方式更为方便快捷,直接导致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

1.3.2 学院图书馆一直是人工借还图书,每周一至周五正常工作时间借还图书,周一至周五晚上以及周六周日只阅不借,影响了流通量的提高。

1.3.3 阅读推广力度不够。自2014年以来,每年4月份举办读书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4月份的图书流通量增加,但其他月份没有组织推广活动或者推广活动力度不够,导致流通量低。

1.3.4 馆员专业、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学历偏低,基本上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在进行阅读推广过程中,工作人员服务模式单一,馆员与读者缺乏交流与沟通,导致读者不知道馆里有哪些好书,有哪些新书,图书馆藏书与流通图书信息不对称,这些都影响了图书流通量的进一步提升。

1.3.5 系统只统计了读者的流通数量,读者在图书馆阅览室只阅不借的图书系统没有统计在内。

2 数字资源点击统计量分析

在2016年之前,衡水学院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有中国知网、MyET英语多媒体资源库、ProQues学术图书馆期刊、超星移动图书馆、独秀学术检索、歌德电子书、方正报纸。2016年10月又采购了维普、万方、龙源期刊、起点考研网、网上报告厅、SYNC高校网络教学库,2017年采购了中国共产党思路理论库,截止目前购买了共14个数据库,使用情况如表3。

表3 图书馆数字资源阅览统计表

从表3可以发现,数据库总体的访问量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通过每年的各类宣传活动,广大师生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越来越熟悉。但有个别数据库呈下降趋势。如知网,2017年与2016年相比访问量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图书馆采购了维普、万方两个数据库。ProQuest学术期刊数据库也有明显下降,可能是因为图书馆去年免费引进了Emerald期刊回溯库、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这些数据库访问量出现下降现象,其原因也不排除宣传不到位的因素。

3 提高文献流通量的措施

3.1 继续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建立健全馆藏建设体系。一方面,采编部继续加强征求学院师生对书刊的需求与采购的意见与建议,还要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了解新书刊信息,适当增订需求量大的图书,做到有针对性地订购。同时采编部要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特点、教师科研方向以及学生读者的知识水平等因素来确定所收藏图书,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制定纸质图书的采购策略。另一方面,根据本馆所收藏的电子书刊来确定纸质书刊订购的种类和范围,切实做到纸质书刊与电子书刊的互补,尽量避免重复订阅,这样既能合理运用经费,扩大图书馆的馆藏量,又能切实提高纸质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3.2 积极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经过调查发现,不少读者之所以不愿意利用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源,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图书馆有哪些资源,到图书馆后往往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图书,久而久之,对图书馆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图书馆馆员必须加强对图书的管理工作,做好读者流通服务基础工作,本着“读者第一,效率至上”的宗旨,积极了解读者的阅读动机、需求、兴趣及爱好,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辅导读者,解答读者所提出的咨询,通过举办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向广大读者宣传介绍图书馆的资源。主动做好读者流通率的统计与反馈工作,使工作有的放矢。向读者介绍图书馆业务流程、方法和馆藏资源分布情况,使他们尽快熟悉图书馆,进而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积极宣传图书馆馆藏内容、新书目录推荐,根据不同读者群的需求以及在学科上的分布规律,推荐精品图书,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达到提高纸质图书流通率的目的。

3.3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与各院系老师积极互动。通过互动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提高读者的阅读质量。目前,读者阅读的目的性较强,许多读者往往为实现升学考试、考证、应聘等个人目的而学习,许多经典图书被冷落。学科馆员根据学科特点向各院系老师推荐书目,再由老师向学生推介,使广大学生读者自觉自愿地在图书馆读书。

3.4 对图书馆馆员开展多渠道专业培训,提高咨询服务素质。一方面,图书馆要定期组织馆员到相关的机构和院校交流学习和进修培训,开拓视野,拓展思路,提高专业技能,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引进高学历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营造专业气息浓厚、为读者提供一流服务的人文环境。

3.5 引进自助借还系统。图书馆一线图书由人工借还转为自助借还,延长流通时间,可以在周一至周五晚上和周六日继续流通图书。

3.6 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优势融合发展,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现代图书馆处在一个复合图书馆时代,馆藏多种多样,其中纸质图书资料和电子图书资料是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纸质图书资料和电子图书资料的优势、劣势及读者对图书种类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两者的最大优势,使其优势互补,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为读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

3.7 加大对数字资源的宣传力度,宣传活动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去宣传与推广;采购各院系实际需要的数字资源,真正有效地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衡水馆员流通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衡水专场(二)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美国的蔬菜流通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