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服标准解读

2018-12-14于菲王剑英郑巧

中国纤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号型学生服机织

文/于菲 王剑英 郑巧

(作者单位:绍兴方圆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1 引言

校服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中小学生的第二张皮肤”,学生在校的时间几乎每天都与校服为伴,其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2015年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校服安全与质量应符合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等国家标准[1]。

目前,现行的校服标准有GB/T 22854—2009《针织学生服》、GB/T 23328—2009《机织学生服》、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 以及GB/T 28468—2012《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鉴于GB/T 28468《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在企业生产和实际穿着都很少的情况下,本文着重分析比较GB/T 31888与GB/T 22854、GB/T 23328的异同之处,再结合我们在实际检验校服中遇到的情况及自身的理解,来阐明和加深对校服标准的运用及掌握。

2 标准GB/T 31888与GB/T 23328、GB/T 22854的分析比较

2.1 使用范围

GB/T 23328《机织学生服》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学生服[2]。GB/T 22854《针织学生服》适用于鉴定以针织物为主要原料成批生产的学生服产品[3]。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要材料生产的、中小学生在学校日常统一穿着的服装及其配饰。其他学生校服可参照执行[4]。

一个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判断能否选用这个标准的重要依据,GB/T 22854《针织学生服》或GB/T 23328《机织学生服》标准中区分了针织物为主要原料或机织物为主要面料,这里的“主要”应理解为,情况一:在只有主面料和配料的情况下,主面料是针织或机织面料就行;情况二:在有面料和里料的情况下,只要看面料是针织还是机织来选用GB/T 22854或GB/T 23328;情况三:面料下面有层衬布的情况,这种情况只要视面层面料为主,是针织还是机织来选用相应的标准。而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未对产品面料种类限制,标准的适用范围很广,无论是针织面料还是机织面料、抑或是毛针织类面料,甚至是含有填充物的防寒服(填充物可以是絮用纤维、羽绒羽毛)皆可适用。

2.2 号型要求

GB/T 23328《机织学生服》里的号型、成品主要部位规格按GB/T 1355.1、GB/T 1355.2、GB/T 1355.3的规定选用。GB/T 22854《针织学生服》里号型设置按GB/T1355(所有部分)或GB/T 6411规定选用执行。GB/T31888《中小学生校服》里的号型设置按GB/T 1355或GB/T 6411规定执行,超出标准范围的号型按标准规定的分档数值扩展。

3个服装标准里的号型不是按照GB/T 1355就是GB/T 6411选取规定执行,只不过在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里多了一句描述“超出标准范围的号型按标准规定的分档数值扩展”。在实际的检测中,这句话的应用还是挺重要的。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发育都比较快,现有的GB/T 1355和GB/T 6411里的号型已经不太能满足这一现状,因此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里对号型的要求还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例如:一件男童裤子的号型标注为:160/72,那么这个号型规格标注就是正确的。虽然标准GB/T 23328《机织学生服》与GB/T 22854《针织学生服》标准中未提及这一点,但是在日常的检测中如碰到类似的情况,号型规格标注应该算是正确的。

2.3 使用说明要求

GB/T 23328《机织学生服》规定使用说明按GB 5296.4和GB 18401的规定执行。GB/T 22854《针织学生服》规定使用说明按GB 5296.4规定执行。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要求每个包装单元应附使用说明,使用说明应符合GB 5296.4的要求。校服上的耐久性标签放在侧缝处,不允许在衣领处缝制任何标签。

3个服装标准的使用说明均应符合GB/T 5296.4(2017年标准代号由GB/T替代了GB),但是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里的使用说明在符合GB/T 5296.4要求的同时,还对耐久性标签的位置提出了要求。由于耐久性标签的材质和缝制方式与衣领的材质和缝制方式不同,衣领处的耐久性标签因与皮肤摩擦而使人感到不适或受伤,消费者大多对此不满,并强烈呼吁改变这一传统习惯性做法,所以GB/T 31888规定不允许衣领处缝制任何标签。这里的“任何标签”包括商标和号型标注。例如图1、图2,这两件校服均标注执行标准的是GB/T 31888,图1的耐久性标签标注在裙后缝,图2的耐久性标签标注在衣领处,均不正确。

图1 耐久性标签标注在裙后缝

图2 耐久性标签标注在衣领处

2.4 纤维含量及安全性能要求

将GB/T 23328《机织学生服》、GB/T 22854《针织学生服》、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进行对比,详见表1。

3个标准的不同之处在于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里对纤维含量里的棉纤维的标称值提出了要求,不低于35%。也就是说标识中执行标准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时,棉含量<35%的校服不能标注B类,如果确实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校服,必须要标注B类,那么执行标准就不能选用GB/T 31888。例如:一短袖其吊牌标示见图3,这个标识里执行标准就不能标注GB/T 31888,否则纤维含量允差这项就不合格。至于“燃烧性能、附件锐利性、绳带、残留金属针”项目虽然只在GB/T 31888里体现考核,但是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是自2016年6月1日起实施,实施过渡期为两年,而GB/T 23328及GB/T 22854均是2009年发布,因此对于14岁以下的小学、初中生校服在标注标准为GB/T 23328和GB/T 22854时,理应在符合GB 18401的同时还应符合GB 31701中4.2~4.5的要求。

2.5 染色性能要求

3个标准中对色牢度的要求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对于GB/T 23328《机织学生服》里对耐光汗复合(酸、碱)以及拼接互染程度这两个色牢度不予考核,但实际生活中的机织学生服当有深色与浅色拼接的情况抑或是夏天穿的浅色衣服,理应要考核耐光汗复合(酸、碱)或拼接互染程度;里料耐干摩不低于3~4级,耐洗沾色色牢度不低于3级,绣花线耐洗沾色不低于3级,里料其余色牢度均不予考核。对于GB/T 22854《针织学生服》中的色牢度考核比较齐全,但是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只考核碱性,相较于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还是不够完善。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中的色牢度不分质量等级,要求较于前两者严格,例如在实际检测中深色校服的耐湿摩擦和浅色校服的耐光色牢度往往达不到要求,因此就需要制造商在制成成衣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面料有针对地进行检测;此外该标准里没有考核拼接互染程度,但该标准中在水洗后外观该项中有变色不低于4级的要求,弥补了没有拼接互染程度的缺陷。

2.6 服用性能要求

GB/T 23328测试了起毛起球(磨毛、起绒类产品不考核)、纰裂、裤后裆接缝强力以及回潮率(只考核直接接触皮肤类);标准GB/T 22854《针织学生服》中测试了顶破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起球(磨毛、起绒类产品不考核)、接缝强力;标准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中测试了起球(仅考核校服的面料)、顶破强力(针织类)、断裂强力(机织类)、胀破强力(毛针织类)、面/里料接缝强力、接缝处纱线滑移(机织类)、水洗尺寸变化率(仅考核校服的面料)、水洗后扭曲率(仅考核校服的面料、松紧下摆和裤口等产品不考核)、水洗后外观。

首先,标准GB/T 23328、GB/T 22854中起毛起球没有规定仅考核面料,但是从衣着的穿着的美观感来考虑,里料起球可以不考核。标准GB/T 23328中规定试样评级是按照精梳/粗梳毛织品起球样照来评级,这一点不同于GB/T 22854以及GB/T 31888,GB/T 22854里的起球按照GSB16-1523—2002来评级,GB/T 31888是按照GB/T 4802.1及GB/T 4802.3的视觉描述来评级。其次,GB/T 31888里的接缝强力和接缝处纱线滑移的测定需从水洗后试样的样本上取样,有别于GB/T 23328和GB/T 22854,这一点我们检验人员应当引起注意。

表1 基本安全性能对比

表2 对色牢度的要求对比

3 小结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比对分析,有以下几点需要制造商和我们检验人员值得注意。

(1)对于生产者和制造商在制定吊牌和耐久性标签时应根据自己的产品选用合适的校服标准,选择适合的产品质量等级,但对于使用标准为GB/T 31888时,由于GB/T 31888对校服产品不分等级只设立一档合格线,因而商家可以自己标注等级,但不能不标注。

(2)在标注安全技术类别时,制造商应该根据产品的销售对象的年龄选择是否标注GB 18401抑或是GB 31701,如果销售群体是14周岁以下的学生,那么安全类别应当选择GB 31701里的A类、B类或是C类,对于无论标注GB 18401 B类抑或是GB 31701B类时,制造商在选用产品标准GB/T 23328和GB/T 31888时,应对产品的含量加以考虑,因为GB/T 23328里对标注GB 18401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考核其回潮率,其实也是间接对贴身的产品的材质提出要求;而GB/T 31888里也明示“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其棉纤维含量标称值应不低于35%”,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这里仅针对主面料,对于口袋布、领子、罗口以及面积<15%的配料,均可以不用考核,否则标准太过严苛,实际检测中会有很多的校服会因此项而不合格。

猜你喜欢

号型学生服机织
探究下体体型中服装号型的划分
论我国现行服装号型标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冬季保暖户外运动服机织面料的开发与生产实践
考虑界面层影响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研究
菏泽纤检所积极开展学生服监督抽查工作
baby请睡个好觉——《机织婴幼儿床上用品》国家标准于2017年12月1日实施
上海市学生服监督抽查工作践行实录
中纤局开展2016年学生服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联锁型水工砖和机织模袋混凝土在城市防洪中的联合运用
服装批量定制量体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