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危机传染的推动作用研究

2018-12-12周凤莲

中国市场 2018年33期

[摘 要]金融危机会对金融市场、资产市场、经济市场造成巨大的损失。研究发现,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某种影响关系。文章从公允价值的内涵、价值定义等方面分析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从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危机传染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公允价值会计确实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染。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经济市场;金融危机传染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3.007

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导致约1300家储蓄银行及贷款机构出现较大的财务危机。但是大部分金融机构在知道自身企业的亏损情况后,向外界显示的金融企业信息却是根据历史成本所计算的良好财务报告,这样的计算结果使人们开始怀疑基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得到的财务报告信息相关性,历史成本会计模式难以反映金融机构产业的真实状况。同时,由于该时段政府对金融监管力度不够,金融汇率和利率波动幅度较大,金融方案的不断创新,衍生的金融工具逐渐占据市场交易的主流。基于这样的金融市场环境,使用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环境变化,无法计算出准确的财务状况。因此,就不断有学者及机构对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进行研究。文章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就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危机传染的推动作用进行研究。

1 公允价值会计概述

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金融行业损失惨重,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瞬间成为金融行业的研究焦点。美国一些大型金融机构认为,金融市场出现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公允价值会计刻意歪曲金融企业的财务报告,导致企业的投资者对金融企业失去信心,形成大面积的金融亏损。为了减缓金融危机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美国在第一时间出台了经济稳定法,该法案明确规定:必须从源头上对“按市值计值”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按市值计值”会计的存废。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可知公允价值会计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证券交易委员会同时指出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还需改进,此时如果停止使用公允价值会计不仅会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而且很容易就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在FASB与IASB成立的金融危机咨询组发布的金融危机研究报告指出,公允价值会计不仅不会引发金融危机产生,也不会推动金融危机扩展。金融危机咨询组认为如果金融机构更早一步应用公允价值,很可能会减弱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

1.1 公允价值中的价值

公允价值中包含“价值”两个字,价值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中,具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进行了定义,其由劳动创造而来。价值在本质上属于人类劳动,其依附于商品本身且不存在差别。人们的需求可以通过商品本身得到满足,主要是因为其具备有用性,同时这种特征也赋予了其实用价值。

庞巴维克对效用价值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有价值的物品必须具备的特性是稀缺性与有用性,这是构成商品效用价值的基本因素。另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中的价值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商品的价值。陆宇建、张继袖、刘国艳等学者认为这里的价值是指交换价值,不过交换价值其本质也是一种效用价值。还有盖地、梁淑红等学者的观点与上述学者相似,并且这些学者发现公允价值即使是公平的,也不一定是科学的。

1.2 公允價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概念的定义根据国家的准则定制,因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公允价值都不一致。目前公认的公允价值的主要定义有以下三种。

(1)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出台了准则的第三十二号,该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位为,当事人必须遵循公平的交易规则,在对情况详细了解后,出于自主意愿交换资产或偿还债务。

(2)在FASB颁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有序交易市场中的参与者卖出资产得到或转移负债付出的价格。

(3)我国会计基本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出台的准则的第三十二号十分类似,公允价值本质上值金额计量即买方与卖方互相交换资源,或者债务的偿还。

根据上文对公允价值概念的定义,可发现三种定义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具有以下特点:公平交易、持续交易、动态时态。公允价值的目的不在于资产交换过程是否真实完成,而是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市场对某项资产的价格进行合理估计并达成一致。

2 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

目前关于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影响关系还未确定。尤其是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导致金融危机加剧的主要因素。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体现为:

(1)金融机构出售资产时有所损失的原因是其拥有不合理数量的抵押类证券,在金融机构出售证券前,通过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所得的财务报表中显示的财务亏损情况,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意愿,最终形成金融投资的恶性循环。

(2)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应用不足,在非活跃市场中没有正确行使公允价值的引导作用,导致市场动荡加剧。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为有序交易市场,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多数企业是被迫进行资产交换,因此资产的价格并不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但是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中,却没有相关相关的条例,因此通过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型所获得的市场价格不符合共公平交易平台上资产的原有价格,导致企业的亏损更加严重,加重了金融投资的恶性循环。

2.1 价值相关性

金融机构是由多个金融产品构成的,而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化与资本市场之间具有联动性。由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所得的财务报表显示出金融机构的现金亏损情况,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决定,导致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证券价值急剧下降,证券价格的下降又导致金融机构营业额降低,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现金亏损。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只能在非流动性市场出售证券。强制性低价抛售证券导致证券交易市场进一步恶化。另外,随着金融机构资产价格与经营业绩的下降,导致金融机构的股票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使金融资产低于基础价值。

2.2 虚拟性与波动性

(1)在股票市场中,投资价值具有虚拟性,且股票价值受成交价格的影响而变化,而金融资产同样具有虚拟性,这导致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变动损益同样具有虚拟性,从而公允价值会计所得的财务报表具有部分虚拟性。

(2)相比于历史成本计量法,公允价值计量法下利润的波动性更大。这是由股票投资和金融资产等价格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投资者的投资决定受个人的认知能力与信息获取程度影响较大,因此投资决策容易出现投资失误,同时资本市场还充斥着很多投机行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还不足,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大。

3 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危机传染推动作用

3.1 从微观角度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传染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金融机构所使用的估价模型都是基于经济繁荣的市场前提下建立的,所以这类估价模型在经济衰退的市场中应用有限。对于经济衰退环境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交易风险等都没有进行分析。而金融产品的支撑资产是次级抵押贷款,次级贷款的影响因素较为多面,包括贷款利率、贷款人的还款能力等,而股价模型并没有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因素考虑进去。

随着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经过组合及打包后的复杂金融产品,以新金融衍生品的方式向市场抛售。通过这种证券化的范式改变金融损失的分布,但是证券化的过程增加了金融产品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的测度标准太过复杂,不易计算。而公允价值会计所使用的估价模型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性与可靠性都比较低,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市场参与者与市场资产之间出现较大的分离,投资率下降,证券价格随之降低,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巨大波动。

金融市场的资产价值是由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投资决策来获得的,而投资决策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行为,因此金融市场容易受投资者的心理影响。在特殊时期,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还会使金融产品的市场价值偏离其基本价值。随着公允价值在金融市场中的广泛运用,金融市场的内在波动性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通过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所得的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包含很多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财务报表的波动性有时会引起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投资,形成金融波动,金融市场的波动又影响整个经济系统,最终影响市场资本配置决策。

3.2 从宏观角度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传染

从市场角度分析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发现,由于市场信贷、汇率、股票、房价等因素的周期性变化是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这种周期性变化表现为两种模式:经济繁荣时,市场风险容易被低估;经济衰退时,市场风险容易被高估,并且极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金融经济学中通常采用金融加速器模式对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进行描述。

金融市场中资产价值的流动性与价值波动都會对监管资本水平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由于经济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所以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出现严重下跌,导致金融机构出现较大亏损,这种情况只能通过银行来增加监管资本。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金融机构的融资较为困难,因此金融机构只能出售风险资产。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结果导致金融机构的市场资产价值降低,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亏损,引起大规模的资产抛售情况,促使资产价格低于基本价值,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就是会计加速器。

由此可知,金融加速器与会计加速器对金融机构的联合作用,使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加剧。可知如果将金融与市场分开,并且各自形成完整的管理体制,那么金融危机就是可以控制的,但是目前的金融是一个高度自由、广泛的市场,金融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愈加深刻,并且金融与市场的相互作用对资产市场产生了混响效应。

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次级抵押贷款,在次级抵押贷款发放的早期过程中,金融机构通产采用打包的形式,以证券化的方式向市场投资者抛售。通过这种方式,金融机构会转移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但是由于金融市场中的成员掌握有差异的信息,导致很多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不正确。所以尽管金融机构不断地将风险进行转移,但是这种外部化行为还是会对金融机构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经济系统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股票市场的波动对银行业的影响是最为迅速的,金融机构也会受此波动,从而增加了金融系统风险;第二,银行之间的风险构成的混响效应导致经济系统崩溃。公允价值会计所体现的金融不稳定性导致金融内部的估价模型不稳定,加重了金融与资产市场之间的混响效应,并造成区域经济不稳定。

在我国,金融机构中公允价值的应用还较为局部,且各家金融机构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公允价值对金融机构的危机传染作用较小。但是,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市场中的占比越大,金融危机的传染可能性就越大。

参考文献:

[1]梅裕坤. 公允价值会计和金融稳定研究——金融危机分析视角[J]. 经济, 2016(8):142.

[2]李善文. 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影响研究[J]. 会计师, 2016, 237(6):28-29.

[作者简介]周凤莲,成都东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