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视[组诗]

2018-12-12余笑忠

诗潮 2018年12期
关键词:战栗耗子脖子

余笑忠,1965年1月生于湖北省蕲春农家。1982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1986年大学毕业后供职于湖北人民广播电。曾获《星星诗刊》2003z中国年度诗歌奖、第三届扬子江诗学奖·诗歌奖,第十二届十月文学奖·诗歌奖、第五届西部文学奖·诗歌奖。出版诗集《余笑忠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多首作品被收入国内诗歌年选及《中国新诗百年大典》(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现供职于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部。

哑口无言

像一口废弃的池塘

她诲淫的怀抱,迎接泥土、石头

发出咕咕的叫声

春天来了,鸟儿们来了

手持弹弓的孩子们来了

他在酣睡中翻过身子

难以置信,杀了那么多的鱼

为什么没有一条

发出哀鸣

他们这样屠杀一头耕牛

——据母亲回忆

他们这样屠杀一头耕牛

他們走向一棵大树

他们合围过来

他们准备了最结实的绳索

他们紧张、兴奋地大叫

他们听命于一个老手的指挥

他们让牛抬起了脖子

不是朝它的脖子捅去一刀

而是撬开它的嘴

像给它补充盐水、陈醋和饭食

他们朝那里投去烧得通红的一块烙铁……

那一刻我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我从指缝间看到它突然仰身

前腿在空中踢踏

但它拔不起那棵树

它跪下,跪在自己的腿上

泥地上它刨出的坑洼

被它的血迹淹没

我没有数他们到底是几个人

我为他们打了酒,洗了衣服

每一头猪都有最疼痛的一日

那还不是它们大限到来……而是它们中

公猪不再被选定为公猪

母猪不再被选定为母猪

劁猪人有一柄闪亮的小刀

最疼痛的一日,劁猪人的一只大脚

踩住它们的身体

一截小肠子被掏出,一把锅底灰匆匆敷上

末了,劁猪人要摸一摸

那可怜的小畜生

有时,他冷不丁转过身来

将含在嘴角的小刀取下来,冲着我们这些小

毛头

比画几下

给它一针!

一位僧人端着满满一盆水

另一位僧人投针于水,默无所言

在不可说之境,直落盆底的

那根针!

老智慧里总有那么一根针

手倦抛书。我分明目睹

满世界都是被打翻的

坛坛罐罐。只剩下一架

眩晕的

飞机(灰机)。沉重

沉重如死鸟,那少年

双手捧着的一只。他哀求过:能不能

给它一针

笨拙的模仿

它步态缓慢,它蹲伏的姿势

近乎虔诚。它不外出觅食

不理睬歪斜着身子

前来调情的公鸡

它像一个瘾君子,闭着眼睛

沉醉于它的白日梦,它好似

白日梦孵着的一枚蛋

它的身下没有一枚蛋

当你呵斥它,把它从窝里驱离

它报以不满的怪叫

不一会儿,又折回窝里

那稻草铺就的,满是羽毛和绒毛的

它独享的小小乐园

我几乎被它想做母亲的渴望打动了

但为了对它的空想做出惩戒

它会被人一把拎出来

往它的鼻孔里插上一根羽毛

如果它还要赖在窝里,就会把它的头

按进水中。这最狠毒的清醒疗法

简直把它吓成了木鸡

它不可以和母鸡平起平坐

在雏鸡身边,带着耻辱标记的它

会被它们真正的母亲

频频驱赶

被宰杀的雄鸡

父亲,在你的灵柩前

我们也为你祭上一只雄鸡

好像它会再一次昂起脖子

在遥远的国度,它的寓意是

庆贺患者康复

在你的灵柩前,被宰杀的雄鸡

它的腿是硬的,它的脖子是软的

我的手一触摸到它耷拉着的脖子

就缩了回来,好像那里

仍然是

它的痛处

猫和老鼠

父亲走后,家中的耗子多了

人气一少,耗子也来欺负

孤独的人

与母亲为伴的是一只猫

没有鱼肉伺候,它连差事

都懒得应付。或许是

寡不敌众吧

母亲的睡眠不大好

各个角落的耗子,看不见,赶不走

像一件一件烦心事

我在梦中杀过耗子,杀过猫

或许我对猫的憎恶

超过了对老鼠

我梦见过一只光溜溜的幼鼠

爬上我的脊背,那种冰凉

超过了肉身经受的所有冰凉

祝福

透过玻璃窗,看到一只蜜蜂停在阳台的边沿

那一小块水泥地面,在它看来

与一块石头、一株草或一截树枝别无二致

冬天的阳光照耀着我和它

它的两只后腿相互搓着

太细小了,相互搓着的那两只腿

像借助彼此忍住一阵战栗,又一阵战栗

它的尾翼微微伸展

它的背部随之蠕动

它开始抬起身体

似乎从相互搓着的那两只后腿那里

它终于确信力量倍增

它的身体挺立,我在心里说了一声:飞吧

它往高处飞去

好像也借助了我的,我自己不能用到的力气

目击道存

阳台的铁栏杆上有一坨鸟粪

我没有动手将它清理掉,出于

对飞翔的生灵的敬意

我甚至愿意

把它看成

铁锈上的一朵花

对视

犬坐于车,双眼望向窗外

专注又迷茫

在这未知的旅途

它不肯闭目养神

它巴望下车

宁愿眼看车子疯跑

哪怕外面

下着雨

哪怕成了

落水狗

偶尔停下来,在雨中

摇头摆尾

甩下的雨滴,全都带有

那畜生的气味

纱衣

在我的故乡,人们称蜻蜓

为纱衣,以羽翼之薄

之透明,指代蜻蜓

我也愿意这样称呼你

因为你终会飘飞而出

你的飞行是一阵战栗

带来荷叶的一阵摇摆

和倾盆大雨后

雨滴的一阵战栗

哦,乖

有时我们从梦中突然惊醒

像碰到了烫手的东西

有时我们在梦中短暂拥有的

像窃取的某样东西

而我们不复拥有的

像一只狗向你跑来

打听它的兄弟姐妹

或它们的

葬身之地

偶遇

黎明即起,沿江岸散步

凉风吹来,有如宿债一笔勾销的快意

路遇三个女摄影师

正为一只小划子兴奋不已

用她们的话说,在开阔的江面上

一只小划子、一个男人驾船凌波而行

那派头——“看起来真是浪漫”

可以想象,她们的镜头将忽略

沉稳如老者的大货轮

在毗邻的草坪上

我獨自目睹了另一幕

一条蛇缓慢地游移

接近路边的小树时

它也有过观望

然后扭身横穿过水泥路面

这造物完全失去了隐蔽

就在我的眼皮底下

它钻入一间小屋的石砌屋基

我知道,它同样来自江水中

但为自己如此平心静气地旁观感到惊奇

我没有投之以石

也许,我早已认定

如果你打死一条蛇

那死蛇,会转而在你的梦中现身

为“曾侯乙铜鹿角立鹤”编撰的解说

出土文物中

车马、兵器最多,主人熟谙车战

狩猎更不在话下

编钟、编磬、鼓、瑟、笙、箫

主人是多才的音乐家

更有一众艺人,助其宴乐欢饮

青铜尊盘、金盏、金杯,必不可少

青铜冰鉴,可温酒、可冰酒

大樽缶,2400年后酒液尚存

主人有过豪饮的排场,无数后人望尘莫及

但这样的生活只是过眼烟云

他和我们一样害怕死亡

他比我们更企盼长生不老

他祈祷神灵眷顾其子孙

他知道,美好的愿望是一个长长的脖子

而呦呦鹿鸣

又胜过所有金声玉振

他以天才的想象托付身后

昂首伫立,陪侍其棺侧者,乃镇墓灵兽

退而言之,与其百般讨好上苍

不如首先愉悦自己的性灵

在博物馆里,合体的神鸟瑞兽

从宝剑、玉戈中脱颖而出

仿佛我们未了的心愿

纵然不能展翅,也将引颈长鸣

注:“铜鹿角立鹤”,战国早期著名铜器。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通高142厘米,重38.4公斤。立鹤引颈昂首伫立,双翅作轻拍状,两腿粗壮有力,形态健美。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猜你喜欢

战栗耗子脖子
“漏斗现象”如何封堵——既要抓“脖子以上”,也要抓“脖子以下”
鱼叫耗子叼去了
体验
还要再让你的脖子“裸奔”吗?
战栗
做一只循规蹈矩的耗子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