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两个对接、三个一体化”的纺织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2018-12-12任建华刘晓东

纺织报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牛仔常态纺织

黄 俊,任建华,蒋 旎,蒋 悦,刘晓东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 611731)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中指出,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常态要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

1 新常态下纺织类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新技术的风起云涌,以纺织为代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纺织行业正加速进行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换代,以数字喷墨印花、激光牛仔雕花、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为代表的新技术以其生产加工过程节能环保、产品附加值高等优点,受到企业的广泛青睐,成为纺织印染企业进行升级换代竞相引进的新技术。纺织行业的变革迅速传导到职业教育领域,一方面,传统生产技术岗位需求减少且待遇提升缓慢,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和就业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伴随着企业的技术更新换代,一些新设备、新工艺快速应用于生产,新技术的应用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大量高技能复合型人才[1-4]。

2 新常态下“两个对接、三个一体化”的纺织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开展了以“两个对接、三个一体化”为实施纲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体化、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一体化、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一体化。

2.1 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纺织企业不遗余力地进行着转型升级和技术更新,以数字喷墨印花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岗位迫切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与行业发展趋势对接。

2.2 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

以企业的实际生产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产业新技术的实施需要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对接,人才培养打破传统纺织职业教育“纺-染-服”学科分离的局面,构建了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大力提升学生在企业的适应能力,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

2.3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体化

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为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操作和技术研发,企业导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专业技能的传授。

2.4 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一体化

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内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学生成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成为企业员工后持续跟进项目开展。学校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产-学-研”之间的联系,实现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一体化。

2.5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一体化

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企合作项目,毕业后进入企业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持续不断地得到学校的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保障了学生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3 新常态下“两个对接、三个一体化”的纺织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常态要注重中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为了全面持续提升新常态下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两个对接,三个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在校学生”、“企业员工”两个阶段。学生在校期间根据企业具体岗位需求接受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熟悉企业生产岗位实际情况,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具备一定的新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能力。待学生毕业后,与企业、学校签订三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学生到企业工作成为企业员工,由于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迅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力量,学校老师还将持续为其提供技术指导。根据“生-校-企”三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议,“生-校-企”三方共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期间的科研成果。创新创业人才到企业工作后还需定期回校参与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及时反馈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动向,为学校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提供了有力的帮助[5,6]。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强化了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了企业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研发,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铺建了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见图1。

图1 “两个对接,三个一体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4 新常态下“两个对接、三个一体化”的纺织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牛仔服饰的水洗做旧工艺为其赋予了粗犷、个性、时尚的独特魅力,使其深受人们喜爱并成为跨越种族、年龄、性别、文化的大众流行服饰。传统牛仔服饰水洗加工使用高锰酸钾、次氯酸钠等化学药剂使牛仔成衣上的染料褪色并辅助一些物理摩擦做旧手段,传统牛仔水洗加工工序繁多,并伴随大量的废水、废气污染物,对操作工人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伤害。激光牛仔雕花技术是一项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激光牛仔雕花技术借助高能激光束,利用染色织物表层染料、纤维气化的原理,能较好地模拟传统牛仔水洗工艺效果。激光作用于牛仔成衣时,根据数字图案的灰度值大小对织物进行刻蚀,实现过渡自然、纹理细腻的拔色印花,能实现牛仔成衣加工中猫须、马骝、破洞、磨烂、磨白等常规水洗效果,也能实现一些线条精细、复杂的个性化拔色印花效果。激光牛仔雕花将传统水洗加工中染化料的配比、浴比、温度、时间等复杂工艺条件整合为激光雕花数字,通过控制图案的灰度值信息和激光加工工艺参数,极大地简化了加工流程,并提升了工艺的可靠性和产品品质的稳定性[7-9],见图2。

图2 激光牛仔雕花岗位创新创业人才技能分析与教学内容搭建

综上,传统牛仔水洗技术与激光牛仔雕花技术相比,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不同,后者除了需要掌握纤维面料、染色、印花、成衣等领域知识外,还需要掌握激光加工所需的数字雕花图案设计、激光硬件设备维护、激光控制软件操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5 结语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开展了以“两个对接,三个一体化”为实施纲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育人平台。项目课题组先后与成都雷剑集团、广东江门信迪染整厂、江苏常熟新锦江印染公司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了20余名现代纺织印染技术创新创业人才,这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迅速成为了企业技术革新的骨干力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并得到行业企业的充分肯定。

猜你喜欢

牛仔常态纺织
澳洋纺织
牛仔袋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不穿牛仔时髦面谈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型格牛仔季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