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M-8188New谷物水分仪烘干稻谷适宜测定时间探讨

2018-12-12梁尹明章祖民张伟金陈银根孙永飞

中国稻米 2018年6期
关键词:测量仪谷粒谷物

梁尹明 章祖民张伟金 陈银根 孙永飞

(新昌县农业局,浙江 新昌 312500;*通讯作者∶506846090@qq.com)

笔者已有的研究[1]表明,应用PM-8188New谷物水分测量仪进行水稻鲜湿谷直测,会使折干率及标准水分产量明显偏高,因此建议还是应严格执行《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2]。但该办法只要求∶取去杂的稻谷1.0 kg,烘干到含水量20.0%以下,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量,重复10次取平均值。《浙江省水稻产量验收办法》也只规定∶从去杂湿谷中随机取样2.5 kg,经翻晒或烘干使稻谷含水量为17.0%以下,待进一步去除空秕粒、杂质后称重,用经定标的电容式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其含水量,测定3次求其平均值[3]。这两个办法均未对稻谷烘干结束后多长时间再进行含水量测定进行规范。一般来说,作为粮用而刚刚烘干的稻谷,谷粒内外水分是不一致的,表现外干内潮,而现在较普遍应用的PM-8188New水分仪其测定原理是高频电容式,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谷粒内外水分渗透均匀,测得的数值将难以代表真实情况。为此,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抛砖引玉。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6年11月,选择3个籼粳杂交水稻组合,共取5个样品稻谷,分别为甬优12 2个,甬优15 1个,甬优 17 2个(用样 1、样 2、样 3、样 4、样 5表示)。样谷统一放入预热至80℃并保持80℃恒温的烘干箱中烘1.5 h,后取出去秕去杂,于烘干结束后0.5 h、1.5 h、3.5 h、6.5 h、10.5 h、22.5 h、34.5 h 分别称重,并同时用日本凯特株式会社生产的PM-8188New谷物水分测量仪测定样谷含水量。

稻谷折算14.5%标准水分产量的方法为∶产量=被测含水量的样品谷质量×[(1-测得的含水量)÷(1-14.5%)]。

采用SA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Duncan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相关分析时含水量测定时间依次用1、2、3、4、5、6 代入,34.5 h 后测定的数据不参与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分含量测定结果及比较

从表1可见,烘干后0.5 h测定,含水量均偏低,之后随着测定时间的推迟而提高,到烘干后22.5 h测定达到高值。以1~6次测定与其各测得的含水量进行相关分析,样1至样5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9**、0.9808**、0.9812**、0.9957**、0.9864**,均达极显著水平。以5个样品分次测得的含水量的平均值相比较,除22.5 h与34.5 h测定值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各次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可认为烘干后22.5 h谷粒内部水分已渗透均匀,测得的含水量能代表真实情况;而此前的5次均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事实。

2.2 折成标准水分含量的产量比较

笔者将稻谷折算成14.5%标准水分产量,进行了进一步比较。结果(表2)表明,各样品均以烘后0.5 h测定时为最高,之后随时间的推迟而降低,到烘干后22.5 h测定时已进入低谷。以1~6次测定与折算得出的标准水分产量进行相关分析,5个样品的r值分别为 -0.9934**、-0.9815**、-0.9806**、-0.9944**、-0.9831**,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以5个样品分次测定获得的标准水分产量的平均值相比较,除最后2次标准水分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余各次差异均达显著甚至极显著水平。说明烘干后22.5 h测定含水量得出的标准水分产量可代表真实产量;而此前进行的测定将使标准产量偏高。

表1 稻谷烘后不同时间PM-8188New谷物水分测量仪含水量测定比较

虽然各样谷的实称质量均随着测定时间的推迟而不断增加(见表 2),相关系数 r分别为 0.9311**、0.8783*、0.8938*、0.9774**、0.9962**,达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说明有从环境中吸湿的事实,但吸湿量很少,5样品平均,烘干后22.5 h比0.5 h仅吸湿增重0.07%,34.5 h的也仅增0.08%。且实称质量与折算得到的标准水分产量之间呈显著甚至极显著的负相关,各样品的r值 分 别 为 -0.9281**、-0.9238**、-0.8842*、-0.9621**、-0.9900**。说明各样品含水量测定值随时间推迟而提高,并非主要从外界吸湿所致,而是从谷粒内部渗出。这佐证了水稻烘干后谷粒内外水分不匀,内潮外燥,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渗透均匀的事实。

3 结论

试验研究表明,水稻测产验收中稻谷烘干结束后马上应用PM-8188New谷物水分测量仪,会使测得的含水量偏低及折算得到的标准水分产量偏高。在本试验条件下,烘后0.5 h测定比烘后22.5 h测定含水量要低 0.58~1.48 个百分点,平均低 1.10 个百分点;14.5%标准水分产量要高 0.51%~1.68%,平均高 1.20%。因此,水稻尤其是超级稻的测产验收中为求准确无误,还是应在烘干结束后22.5 h再测含水量为宜;太阳下曝晒干燥的也应该如此。本试验结果可作为相关产量验收办法的补充[4]。鲜湿谷直测,折干率及标准水分产量偏高的原因,可能也是谷粒内外水分不均衡,外燥内潮所致。

本试验中含水量测定时间的确定,主要考虑谷粒内外水分渗透有前快后慢以及有利于安排在白天进行测定的情况,因此时间间隔长短不一。相关分析时为突出显示变量间有密切关系,因此未直接应用烘后实际测定时间,而是依次以 1、2、3、4、5、6 代替。

猜你喜欢

测量仪谷粒谷物
基于铸造三维打印的海洋测量仪承压舱制造研究
五寨燕麦晋粒康“边煮边发芽”的神奇谷物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水平度与垂直度精密测量仪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食言者
食言者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食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