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丸粒化处理对芝麻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8-12-11谢建池任果香韩俊梅王若鹏刘文萍乐美旺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粒化成苗出苗率

文 飞 ,谢建池 ,吕 伟 ,任果香 ,韩俊梅 ,王若鹏 ,刘文萍 ,乐美旺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2.万荣县种子站,山西万荣044200;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芝麻属胡麻科胡麻属,是我国六大油料作物之一。芝麻在全球分布较广,在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均有种植,且主要在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种植,其种植面积占世界种植面积的90%以上[1]。西北地区作为我国芝麻六大主产区之一,占国土面积70%左右,由于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导致芝麻出苗率低、生长缓慢,成为制约该区域芝麻产量的重要因素[2-4]。因此,如何提高芝麻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是保证该区域芝麻产量的重要前提。

种子包衣技术已成为现代作物栽培及种子产业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5-7]。而种子丸粒化是在种子包衣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适应精细播种需要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将某些物质包被在种子表面,制成表面光滑、大小均匀、颗粒增大的丸粒化种子,以改进种子的形状、增大种子体积、提高播种质量,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8-10]。近几年,种子丸粒化技术在油菜[11]、番茄[12]、甜菜[13]、棉花[14-15]、烟草[16]、党参[17]、牧草[18]、谷子[10]等作物上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有关芝麻种子丸粒化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丸粒化处理不同芝麻品种,分析其对芝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西北干旱地区芝麻种子出苗率、促进芝麻生长,提高芝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丸粒化主料以凹凸棒土(Mg5Si8O20(OH)2·8H2O)50%、彭润土(SiO2·nH2O)50% 为填充剂;以阿拉伯树胶为黏合剂;肥料选用尿素(含N 46%)、重过磷酸钙(含P2O546%)、硫酸钾(含K2O 54%);杀菌剂为0.1%多菌灵。

供试芝麻品种为晋芝1号、晋芝2号、晋芝4号、晋芝5号、晋芝6号、汾芝7号、晋芝8号、冀157,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方法

供试土壤为中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0~20 cm表层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为:pH值7.91,全盐量0.15%,有机质24.57 g/kg,全氮1.448 g/kg,水解性氮92.28 mg/kg,全磷0.58 g/kg,有效磷36.29 mg/kg,全钾 12.66 g/kg,速效钾 296.3 mg/kg。

试验于2017年5—10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前茬作物为玉米,芝麻于5月25日播种。试验设A,B等2个因素,A为丸粒化处理,分别为:T1.裸种(CK);T2.丸粒化处理。B为不同品种(系),分别为晋芝1号、晋芝2号、晋芝4号、晋芝5号、晋芝6号、汾芝7号、晋芝8号、冀157。每个处理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共6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1.0 m,每小区种植6行,行距33 cm,株距15 cm,试验区周围设置保护行。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调查每个小区芝麻的播种至出苗天数,以及每个小区的芝麻出苗数,计算出苗率。在芝麻2对真叶时调查成苗数,计算成苗率;芝麻4对真叶时,随机在每小区选取15株幼苗,进行株高、茎粗、生物产量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丸粒化处理对芝麻出苗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丸粒化处理对8个芝麻品种的出苗天数无影响,但是对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8个芝麻品种的出苗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13.4%,16.9%,11.9%,14.5%,10.9%,12.4%,13.5%,16.5%,成苗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7.4%,7.2%,6.1%,6.0%,9.5%,7.8%,5.9%,6.6%,说明丸粒化处理对芝麻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1 丸粒化处理对芝麻出苗的影响

2.2 丸粒化处理对芝麻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芝麻品种经过丸粒化处理后,8个芝麻品种苗期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株高比对照增高了3.1%~9.1%,茎粗比对照增加了4.4%~10.1%,地上部鲜质量比对照增加了5.2%~8.5%,地下部鲜质量比对照增加了10.7%~24.9%,地上部干质量比对照增加了7.9%~11.4%,地下部干质量比对照增加了10.0%~18.9%。以上数据结果表明,芝麻种子经过丸粒化处理后,对芝麻苗期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这有利于芝麻生物产量的积累,有利于提高产量。

同时还可以看出,丸粒化处理后晋芝2号、晋芝4号苗期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与其他品种相比均提高幅度较大,因此,晋芝2号、晋芝4号可作为山西芝麻丸粒化适宜品种。

2.3 丸粒化与芝麻苗期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对丸粒化后芝麻苗期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丸粒化与出苗率、成苗率、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 0.846,0.861,0.942,0.990,0.869,0.990,0.970;丸粒化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32。

表2 丸粒化处理对芝麻幼苗生长的影响

表3 丸粒化与芝麻苗期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种子丸粒化以凹凸棒和膨润土为主料,其中凹凸棒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且在较低的水压下仍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膨润土具有较强的吸水膨胀、保水持水和黏结性能,从而提高了丸粒种子的质量。同时丸粒化处理后的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由于营养元素缓慢释放,促进萌发期植物体内营养物质转化与合成,有利于种子萌发与生长的需要[15]。

本试验研究发现,丸粒化处理对芝麻出苗率、成苗率及苗期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均有不同的提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10.9%~16.9%,5.9%~9.5%,3.1%~9.1%,4.4%~10.1%,5.2%~8.5%,10.7%~24.9%,7.9%~11.4%,10.0%~18.9%;通过丸粒化与芝麻苗期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看出,丸粒化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出苗率、成苗率、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丸粒化处理对芝麻的出苗和幼苗生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与张彦才等[14]、刘明分等[15]、李积兰等[19]、李兴华等[20]、抗艳红等[10]利用丸粒化在棉花、牧草、胡麻、谷子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芝麻种子经过丸粒化后,粒径增大,在播种过程中,不仅减少种子使用量,同时减少了间苗次数,节省了劳动力,为实现芝麻机械化精量播种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粒化成苗出苗率
水稻丸粒化种子直播方法研究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我国中药材种子丸粒化研究进展△
高丹草种子丸粒化配方的筛选
琯溪蜜柚汁胞粒化影响因素及防控技术综述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茎尖成苗率的影响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