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坦·李与漫威的故事:只诉温暖不言殇

2018-12-11聂倩葳

电影故事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斯坦西蒙漫威

文/聂倩葳

“我曾一度很尴尬,因为我只是个漫画作家,而别人不是在修桥就是在行医。但后来我意识到:娱乐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它,人可能会变得疯狂。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够让别人快乐,那我就是在做一件好事。”

——斯坦·李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2日,漫威创始人斯坦·李在美国洛杉矶逝世,享年95岁。消息来得十分突然,就在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毒液》中,我们还看到了他熟悉的面孔。就是这个被观众视为“超级彩蛋”的客串老顽童,创造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漫威超级英雄。但英雄的成长之路注定充满坎坷,正如斯坦·李与漫威一路走来,既有山重水尽,也有柳暗花明。

造英雄,需要“英雄梦”

一直爱在超级英雄电影里客串的斯坦·李,仿佛是一位手持漫威宇宙通行证的超级粉丝,如今,这位漫威之父挥别了他亲手打造的漫威宇宙,怀着那颗为世人创造快乐的心,飞往真正的宇宙去了。斯坦·李走后,全世界的漫威影迷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大家以各种方式悼念这位为漫威宇宙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而那些超级英雄的扮演者们也纷纷表示,他才是漫威真正的超级英雄。由此可见,斯坦·李的贡献不仅停留在漫画的层面上,对美国战后文化的生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那段艰难的日子烙印在每位亲历者的心中,斯坦·李的家境也同样不富裕,全家的生计仅靠父亲做裁缝来勉强维持。斯坦·李做过百老汇剧院的服务员,还在报社工作过,这些打工经历直接影响了他对未来的选择。比如在百老汇工作的时候,话剧中精妙的桥段和动人的对白,给斯坦·李带来了极大的视听刺激,他的艺术启蒙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而在《纽约先驱论坛报》的工作经历,让他获取了关于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也使他真正认识到美国的现状。从那时起,如何驱散美国人民心中的阴影,成了斯坦·李心中的一个问号。

也许是大萧条时期的后遗症,那些充满讽刺意味的现实题材作品无人问津,所有人都向往一个衣食无忧的梦幻世界,对美国之外的“另一个宇宙”充满了幻想。斯坦·李也不例外,他热爱超级英雄,仿佛有朝一日他们能将他从穷困和危险之中拯救出来。这种救世主精神让斯坦·李深深着迷,超级英雄梦也成了他青年时期的写作动力。经过引荐,斯坦·李有幸进入了专门“生产”超级英雄的漫画公司 时代漫画公司。他入职时,恰逢著名漫画家乔·西蒙创作的《美国队长》第一部出版。在得知斯坦·李对超级英雄的热爱后,西蒙便让他为《美国队长》写几个情节,也算是满足他一个心愿。让西蒙没想到的是,斯坦·李呕心沥血,拿出了一部长篇作品。西蒙惊异于这个年轻人的干劲和情怀,便主动替他申请出版。于是,1941年,由斯坦·李亲自执笔的《美国队长》第三部漫画面世。

在乔·西蒙离开公司后,年仅19岁的斯坦·李临危受命,成为时代漫画公司的主编。很快,《美国队长》在全美国漫画销售额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个手持盾牌、身着制服的大兵,不知不觉已经成了二战期间美国人的精神领袖。随着战争的结束,这股热潮也渐渐退去,原本火爆的漫画因为被指责宣扬战争和暴力,一度滞销。受到当时DC大卖的《正义联盟》的启发,斯坦·李产生了打造一支超级英雄战队的想法,《神奇四侠》便由此诞生,暂时扭转了颓势。与此同时,核弹留下的阴影让人们陷入了另一种焦虑,斯坦·李敏锐地察觉到了漫画市场风向的转变,经过漫长的构思后,一个同时带有科学和战争元素的新英雄 绿巨人浩克诞生了。带有先锋实验性质的浩克成功勾起了人们对于军事的好奇心,在这股新浪潮的推动下,蜘蛛侠、X战警、蚁人、雷神等科技感极强的超级英雄应运而生。

功成身退,化身彩蛋达人

1961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漫威漫画”。漫威的破竹之势引来了资本的青睐,相继被新世界电影公司和露华浓收购,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顺利上市。但斯坦·李并不满足于自己作品的版权都掌握在漫威手里,开始寻求好莱坞的支持,转而成为漫威的公共形象大使,并最终在1998年卸任漫威董事长一职。但作为漫威的元老级人物,他与漫威始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之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斯坦·李都是漫威电影中的“超级彩蛋”。他相继客串了《蜘蛛侠》《X战警》《神奇四侠》《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无敌浩克》《复仇者联盟》《死侍》《毒液》等电影,并在电影里过足了瘾。他给钢铁侠送过信,帮蜘蛛侠救过小孩,还因误饮绿巨人的血中过毒。尽管斯坦·李与漫威之间的舆论不断,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漫威最重要的象征符号。

公司上市之后,漫威在资本运作方面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疯狂的收购很快让公司负债累累。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获取资源的渠道发生了改变,依托于传统媒体的漫威漫画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好在玩具制造公司Toy Biz及时加盟,与漫威漫画公司一起组成了漫威集团,才让漫威躲过了破产的劫难。元气大伤的漫威此时只能靠兜售版权保全自己,不敢再贸然承受投拍电影失败的风险,《蜘蛛侠》《X战警》等版权陆续被卖了出去,这无疑让买下版权的SONY 影业和当时的 21 世纪福斯获得了发展良机。

迪士尼为漫威的复兴带来了转机。2008 年,借着《钢铁侠》的热潮,漫威发布了“漫威电影宇宙”计划。次年,迪士尼以 40 亿美元的价格将漫威收于旗下。与此同时,迪士尼授予漫威高度的“自治权”,并为之投入了高额预算。此时的漫威不仅拥有漫画市场最为优质的内容积累,在发行上又有了迪士尼的大力支持,终于走出了过去的泥淖。对于一个时代的兴衰,人类都有着相同的感知与悲欢。如今漫威电影宇宙依然在运转,超级英雄们依然穿梭在城市中惩恶扬善,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果。小巷转角那位戴着墨镜的老头,也终于可以狡黠一笑,安心地离去了。

猜你喜欢

斯坦西蒙漫威
Chapter 25 The final wish 第25章 终极嘱托
漫威“开山之作”卖了240万美元
漫威电影宇宙编年史——中篇
论西蒙喜剧的现代变异与发展
戈壁沙丘
斯坦的暑期计划
充分检查
女儿的奇葩问题,老爸这样回答
搞懂这些你才能看懂漫威电影
我想发明一种“永恒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