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装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8-12-09黄作亮王楚良

新课程·小学 2018年7期

黄作亮 王楚良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唯有紧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进行革新,才能不断满足现代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以及现代教育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为此,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地将自身的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育资源进行融合,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技术装备;小学;体育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现代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创新。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去看,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应当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不仅要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个性,同时还要提高其学习兴趣,不断挖掘其在体育上的各种潜能。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之下,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地将现代化教育资源与自己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在教学中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对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浅析一下教育技术装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能给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同行带来一些帮助,以推动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的进步。

一、转变教育思想,将现代化教学理念贯彻进体育教学中

现代化教学理念主张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并且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装备去开展教学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自己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够使相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以视频、图文等形式呈现,从而极大地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开展“投篮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源将“投篮”这一动作进行分解,并通过减速播放、逐帧播放等手段,为学生讲解细节上的注意事项,从而使学生更好、更直观地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动作要领。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投篮动作利用DV、单反甚至是手机录制下来,上传到电脑上,并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然后一边对视频中的学生进行评价,一边让全班学生进行观看。由于视频中的人物是学生的小伙伴,所以他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注意力必然会非常集中,而且这样的视频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充满了趣味性,从而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游戏化的教学环境,活跃小学体育教学的氛围

游戏化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能使教师的教学效果获得显著提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挥体育小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基于教学内容,灵活地去创设或选择游戏教学的方案,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他们的兴趣,构建游戏化的教学环境,借此来活跃体育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50米跑”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50米障碍跑的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规定好起点和终点,并组织学生利用跨栏、路障等器材在起始点处设置障碍。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障碍跑比赛,并在学生奔跑的过程中,注意用DV、单反等教育技术装备记录下学生的奔跑动作,以便能在之后针对学生在奔跑中暴露的问题进行点评和分析,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规范自身的动作,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教师利用DV、单反等装备记录学生的游戏过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记录下学习的点滴,这样等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些视频送给学生,为他们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三、重视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运动意识

学生运动意识的增强能够促进其健康运动观念的形成,与此同时,还能使其运动水平得以提升。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体育发展的历程之外,还应不断向他们渗透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帮助其养成健康的运动观念,从而促使其能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体质水平。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专题教育活动来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体育历史、中国奥运发展史等方面的纪录片,借此来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并使之了解体育运动对于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对学生正确体育运动观的形成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其形成终身体育运动意识,促进其身心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身为小学体育教师,应依据自身的教学状况,并结合所教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去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革新自己的教学手段,优化自己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小娟.体育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A4):118.

[2]孫志松.教育技术装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