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山之玉,可以磨石

2018-12-08澹葳

大学生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长改革开放测绘

澹葳

《大学生》带给我的是一种对大学认知的颠覆。成为《大学生》的校园记者后,我有了接触全国高校优秀人才的机会。采访他们并将他们的故事写出来,成了我的工作。每一次采访前,我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先在网上查阅已有的相关资料与报道,然后整理出采访大纲,和编辑讨论修改完毕后,才会与被采访者联系。这些准备都是为了保证采访过程的顺畅,获得充足的细节辅助成稿。但其实我最想知道的,是他们究竟是如何确定自己的方向,并坚定地在这条道路上一路行来的。这一点对文章的最终定稿或许并无裨益,但对已然年岁渐长却尚未有立身之本的我而言,真的很重要。

回首自己的校园记者岁月,的确有许多人在我觉得彷徨的时候给了我力量,告诉我他们在尚未取得今日的成绩前,是如何打熬着自己的精神努力坚持着的。更有一些已经离开大学,在社会中靠自己的拼搏功成名就的学长学姐,将大学与社会中的经验倾囊相授。他们平静地诉说着,连自己在大学中的遗憾也坦诚相告。起初颇为受宠若惊,后来我也逐渐释然:优秀的人都是孤独的,平日里的他们,也不曾有机会和别人诉说这些吧。

不久前,我采访了一位武汉大学测绘专业的博士。武大的测绘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这位学长在本科毕业保研本校后选择留在测绘专业硕博连读,更在博士阶段获得了全院仅一人的跟随雪龙号前往南极科学考察的机会,在南极度过了一年半的时光。在我采访他时,他即将博士毕业。问及未来的选择,本以为在学术方面取得如此成就的他会选择继续自己的科研道路,学长却告诉我,他已经在一家国企入职,从事的是工程师的工作。

我傻傻地问了一句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以学长的学术能力和科研经历,如果留在高校中担任教学或研究工作,数年后必然又是一颗测绘专业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但学长说,大学教会他的,并不是如何进行测绘专业的学术研究,他在大学中获得的,是汲取知识的途径和把手中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的习惯。他的大学已经结束了,他想去大学之外更广阔的的世界看看。测绘只是他的大学专业,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

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优秀的人总是优秀的。他们会努力做好手边的事,在一个点上不断深入探索。随着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取得,技能上的精通给了他们成功的愉悦和继续探索下去的热情。也许一开始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对自己的所学并没有那么感兴趣。但他们并没有一遇到挫折,就用“我不喜欢”“我没有天赋”的借口去逃避。于是四年过去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小有成就,而我们只能兜兜转转,原地踏步。

我所在的大学虽没有武汉大学那么声名远播,但国内排名并不低,我的专业也在全校所有专业的录取分数中名列前茅。也因如此,身边同学的优秀曾让我心灰意冷。随着年纪渐长,接手的采访稿也越来越多,我明白了应该将注意力关注在自己的优势之上。

在编辑老师的鼓励下,我不仅坚持在《大学生》中担任学生记者,更在空闲时锻炼文笔,投稿到其他的文学刊物或平台。经年累月,公开发表的文章数量已有不少。几个月前,我前往东南大学面见了一位我心仪的硕士导师。导师是中文系出身,对于我在本科阶段就有如此多公开发表的文章表示惊讶,更对于我能够将写作作为矢志不渝的爱好表示赞赏,这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虽然我的本科阶段即将结束,但我仍然记得当初那个站在山脚仰望山顶群星璀璨的自己,那个刚刚步入大学,对未来满怀好奇与期待却又彷徨无助的自己。也许我只是一颗灵智初开的顽石,《大学生》则让我有機会见识到了大学中最瑰丽的美玉。感谢《大学生》,让我能借他山之玉磨石。过程虽缓慢而痛苦,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与碰撞,顽石如我,也终于开始有了一点圆润透亮的璞玉之资。

征文启事:欢迎参加“我与改革开放”征文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历史,大学生杂志社开展“我与改革开放”征文活动。

作品请结合个人成长和所学专业,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人民所获得的幸福,自己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的新变化。

请于12月1日前,将作品发送至邮箱chinaun@126.com,标题注明“学校+我与改革开放故事征集活动”,或通过微信公众号“中国大学生网”留言窗口参与。联系电话010-64844755。请实名投稿,并附联系方式(手机号码等)和个人简介。

大学生杂志社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认真把关后遴选出优秀稿件进入集中评审,将对获奖作品进行奖励。

猜你喜欢

学长改革开放测绘
白鹭起舞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致新学妹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