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燥综合征血瘀证方药运用规律研究*

2018-12-08郑绍勇孙悦王朝晖程绍民丁成华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方剂

★ 郑绍勇 孙悦 王朝晖 程绍民 丁成华(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干燥综合征[1]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其他外分泌腺体,如皮肤、呼吸道黏膜、胃肠道黏膜、阴道黏膜以及肾小管、胆小管、胰腺管等具外分泌腺体结构的内脏器官或外分泌腺体,具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特异性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口腔干燥症及其他多个器官而出现复杂的临床表现。课题组的上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与干燥综合征相关的证型依次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血瘀证、阴虚火旺证、阴虚证、津液亏虚证、湿热证、阴虚血瘀证、燥邪犯肺证、阴虚津亏证、脾胃阴虚证、湿邪困脾证、气滞血瘀证、痰瘀阻滞证等53个,课题组基于临床实用性的原则,进一步确定干燥综合征相关证型频次较高的“血瘀证”的方药运用规律,为其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1 文献情况

1.1 文献来源 检索中国知网。检索范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教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式A:发表时间 between(1979-01-01,2017-11-11)and题名=干燥综合征and主题=中医(精确匹配)。

1.2 文献纳入标准 (1)针对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实验研究、临床经验报道文献;(2)文中对干燥综合征有明确诊断;(3)取得确切临床疗效;(4)有明确的中医证型诊断,且各证型有对应的方剂或中药。

1.3 文献排除标准 (1)综述、理论探讨性文献;(2)治疗并发症为主的文献;(3)重复文章选用1次。

2 文献整理

2.1 导出文献题录信息 包括题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摘要、发表时间、第一责任人、基金、年、期、页码等,阅读原文,摘录文献中干燥综合征“血瘀证”涉及的方剂、中药。

2.2 数据规范规则 “血瘀证”的规范依据《中医诊断学》[2],方剂名规范依据《方剂学》[3]、中药名规范依据《中药学》[4]。按如下规则进行规范:①将证名不同,但本质一致或相似的证名改为“血瘀证”,如:将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证、气郁瘀血阻滞型、痰瘀阻滞证、瘀血致燥证、瘀血阻络证等规范为血瘀证。②将组方相同剂型不同的方剂名统一:如生脉散改为生脉饮、六味地黄汤改为六味地黄丸。③将中药名统一:如将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统一为半夏,大熟地、熟地黄、熟地统一为熟地,地黄、生地、生地黄统一为生地等。

3 研究方法

采用wps2016建立数据库,统计方剂、中药的频次频率,制作图表。

4 结果

4.1 文献筛选结果 文献概况检索出相关文献1344篇,按照纳入标准,通过阅读文献,最终纳入关于干燥综合征辨证论治的文献79篇。其中有关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文献文献40篇,涉及18个年度,关于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辨证论治,课题组收集到的文献最早见于1987年赵丽娟等[5]辨证论治干燥综合征,各年度篇数分布如图1:

图1 文献年度分布图

4.2 血瘀证的方剂运用 根据数据规范规则,共提取治疗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方剂29个,总频次为69次,按频次高低依次为: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大黄虫丸、生脉饮、四逆散、增液汤、二陈汤、膈下逐瘀汤、一贯煎、参苓白术散、参芪地黄丸、柴胡疏肝散、当归补血汤、当归四逆汤、海藻玉壶汤、黄连解毒汤、活血效灵丹、两仪膏、六味地黄丸、麦门冬汤、杞菊地黄丸、清热地黄丸、三紫汤(傅宗翰方)、升陷汤、犀角地黄丸、消瘰丸、小柴胡汤、自拟活血生津润燥汤、自拟益气养阴通络方,频次最高的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的方剂,是针对血虚血瘀、气滞血瘀的方剂,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针对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方剂首选以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为基础方加减,各方剂的频次频率分布如表1。

表1 血瘀证的方剂运用分布表

4.3 血瘀证的中药运用,根据数据规范规则,共提取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治疗中药179味,总频次为855次,按频次高低依次为:生地、当归、白芍、甘草、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枳壳、熟地、麦冬、柴胡、桔梗、丹参、茯苓、牛膝、丹皮、黄芪、半夏、黄芩、鸡血藤、太子参等。大部分均属于滋阴补血活血、理气清热的中药,频次大于10次的中药共22味,累计频次467次,累计频率54.62%,其中13味是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剩下的9味按频次高低排序依次为麦冬、丹参、茯苓、丹皮、黄芪、半夏、黄芩、鸡血藤、太子参,可见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治疗方药加减首选麦冬、丹参、茯苓、丹皮、黄芪、半夏、黄芩、鸡血藤、太子参等,具体频次频率分布如表2。

表2 血瘀证证的中药(频次>10次)运用分布表

5 讨论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由于其泪腺、唾液腺、其他外分泌腺体受到侵害,常见症状有眼干、口干、无汗、大便干等,也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多以饮水、人工泪液等局部替代疗法为主,西药对口、眼干燥症状的改善并不明显,若需要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较大[6]。干燥综合征属中医学“燥证”或“燥痹”范畴,中医药在干燥综合征患者改善干燥症状、调节免疫功能、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主症皆为口干、眼干、鼻干、咽干、干咳少痰,吞咽干、皮肤干,次症为肌肤甲错,唇暗,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暗红干,脉涩的干燥综合征血瘀证,多位临床医生[7-12]运用滋阴活血、祛瘀通络、生津润燥的方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西医对干燥综合征尚无确切疗效的情况下,运用中医药对其辨证论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6 结论

通过对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方剂、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方药运用规律:方剂运用规律按频次高低依次为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大黄虫丸、生脉饮、四逆散、增液汤、二陈汤、膈下逐瘀汤、一贯煎、参苓白术散、参芪地黄丸、柴胡疏肝散、当归补血汤、当归四逆汤、海藻玉壶汤、黄连解毒汤、活血效灵丹、两仪膏、六味地黄丸、麦门冬汤、杞菊地黄丸、清热地黄丸、三紫汤(傅宗翰方)、升陷汤、犀角地黄丸、消瘰丸、小柴胡汤、自拟活血生津润燥汤、自拟益气养阴通络方29个;中药运用规律按频次高低依次为生地、当归、白芍、甘草、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枳壳、熟地、麦冬、柴胡、桔梗、丹参、茯苓、牛膝、丹皮、黄芪、半夏、黄芩、鸡血藤、太子参等179味。其中治疗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血瘀证”方剂以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为典型代表,中药的加减以麦冬、丹参、茯苓、丹皮、黄芪、半夏、黄芩、鸡血藤、太子参等为典型代表。相关方药的临床报道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干燥综合征的辨证论治,若属于血瘀证,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作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方剂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