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

2018-12-08李卫东

新商务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培育素质院校

文/李卫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

文/李卫东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产教融合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鼓励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在产学融合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高职院校是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围绕着产学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力图寻找相关解决方案。

产教融合;高职学生;素质;评价体系;问题;对策

1 产学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1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不健全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不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快速

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培养了大批的一线技能人才,为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

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期,职业教育为

了适应这种经济形势的发展,必须深化教育体质改革,不断实现创新发展。而对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 年教育部

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放在重

要位置。高职院校要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职业素质培养。”总体而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不健全。

1.2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模式不完善

多数学者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缺失的原因归结为: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育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不仅影响着学校的办学理念,还深刻的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学生从入学就开始接受应试教育,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造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难度加大;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只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却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责任等“隐性职业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还是分开的,教学由专业教师负责,而教育管理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负责,这种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划出了“楚河汉界”。

1.3高职学生价值观影响自身职业素质的养成

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育过程中,高职学生价值观对于自身职业素质养成的影响是最为重要,价值观是其对周围事物价值性的根本看法,其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近年来,高职学生价值观淡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还有来自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多数高职学生都是“90 后”独生子,家庭条件的优越,使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独立的生长环境,造成学生的自我感觉良好,抗挫折能力极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因素,使高职学生面对挫折时,主体意识薄弱,出现了消极、自卑、不自信等心理。因此,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育尤为重要。

1.4影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社会因素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社会生产发展是影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产学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模式分析

2.1围绕社会需求,制定产学融合导向下的学生职业素质培育模式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 年)》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是高职学生职业培养培育的主要阵地,通过上述对学生职业素质缺失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缺少有效的模式。所以,围绕社会需求,产学融合为导向,创建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的有效模式,是解决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素质缺失问题的关键。

2.2实践是检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是否科学的有效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并已经占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并非一尘不变,培养模式的

制定是否科学,需要用实践来检验。为此,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切实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贯穿到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并全程跟踪培养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2.3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建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育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在发展学生的职业素质培育方面,多以校企合作为载体,重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考量,建立学校——企业教育培养的联动机制,把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的范围不再局限在学校,而是深入到企业,更有针对性开展企业所需要学生具备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改变了原有的企业只参与学生就业这个环节,而是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实现了“职场化”教育教学的充分融合。

2.4企业文化入校园是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的有效途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而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进入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校企合作。通过校企深入合作,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中,形成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营造氛围,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提供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2.5企业精神为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我国现在进入了一个创业新时期,高职教育是以产学融合的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抓好学生的创业教育,将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的出口问题。而高职学生创业具有职业技能优势,更适合小规模的自主创业。但是,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这是制约其创业的软肋,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其创业成功的关键。

2.6在实践技能训练中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开展的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是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的核心环节,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就是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等需求融入课程和教学资源,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制定技能实训方案,科学规划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做到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融通,顶岗实习与校外学习结合,把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7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的作用

职业教育发展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职业化”的教育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必然要引入企业文化,形成具有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等因素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熟悉、习惯并自觉遵守相关的职业惯例、职业规定,从而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

2.8在自我管理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虽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培育的主阵地,但是,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是双向的,学生不能仅被动的接受教育,而应该在自我管理中,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精神、诚信意识等,并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成为职业素质培养的主人。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育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使自身的职业素质自然养成。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2006.

[2]黄炎培.《实用主义产出之第三年》[J].教育杂志,1917.

[3]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展》.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04.

[4]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效果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培育素质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科技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