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月经性头痛的体会

2018-12-07于挺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5期
关键词:中医治疗体会

于挺

摘要 月经性头痛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多。文章介绍中医治疗月经性头痛的体会,为临床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月经性头痛;中医治疗;体会

月经性头痛,亦即女性在月经期及月经期前后出现的头痛,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经行头痛,历代医家论述较少,《张氏医通》有“经行辄头痛”的记载。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丘脑一垂体功能紊乱有关,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该病患者常伴随自主神经紊乱和内分泌失调,有的还出现精神症状,包括精神抑郁和焦虑状态。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该病,体会颇深,现介绍验案如下。病历资料

例1,患者,34岁,2011年秋季1次月经来潮时出现头痛,呈游走性针刺样,从一侧很快波及另一侧,持续时间在0.5~2h不等,发作时大喊大叫,曾在当地三级医院检查过经颅彩色多苷勒和颅脑CT,均未发现异常,每次头痛发作需连续服用对乙酞氨基酚等止痛药,头痛随月经周期而发,故转求中医。见患者面浮色晦,四肢不温,弱不禁风,身上裹着厚棉衣,喜欠伸,咽喉不适如有物堵塞,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月经14岁初潮,4/(30~35)d,量中等,22岁结婚,婚前曾流产2次,婚后产1子,后又连续人工流产4次,近1年月经量渐减,近2个月经量更少,1d即净,已停经2个月余,经妇科检查未怀孕。诊为经行头痛,属心肾阳虚,冲任虚寒,胞宫失养。治宜温补心肾之阳,调冲任。处方:桂枝、白芍、酸枣仁各15g,制附子、仙灵脾、芡实、生姜、半夏、陈皮各10g,生龙骨、牡蛎各30g(先煎),菖蒲6g,甘草5g,大枣5枚。15剂后四肢转温,仍无精打采,咽中仍有物阻塞感,上方去甘草、大枣,制附子改为6g,另加淡豆豉、射干各10g,郁金、通草各6g,再进15剂,药后咽中阻塞感除,月经尚未通,按初诊方去制附子仙灵脾,加当归、菟丝子、牛膝、海螵蛸、茜草各15g,连服2个月,月经终来潮且无头痛。再照上方服2个月以巩固疗效,月经正常,再无头痛。

例2,患者,19岁,近1年来,每逢月经来潮即头痛,痛甚时头部呈撕裂样,昼夜难平,待月经过后自行缓解,如此每月反复。患者发育一般,面容略晦无光,双目稍呆滞,舌质红,边有瘀斑,舌苔黄厚而腻,脉沉弦。月经初潮时间13岁,(3~5)/(28~32)d,量少,经来腹痛,腹满胀,大便秘结。诊为月经性头痛,属心肾阳虚,冲任不足,伴脘腹宿滞,兼有瘀阻,乃本虚标实。处方:白芍、益母草、酸枣仁各15g,桂枝、生姜、半夏、酒大黄、桃仁、陈皮各10g,生龙骨牡蛎各30g(先煎),菖蒲6g。15剂后,大便通,腹胀减,身体轻盈,精神大为好转,舌边瘀斑消失,脉象缓,去酒大黄、桃仁、益母草,加冤丝子、牛膝、当归各15g,大枣5枚,小麦20g。15剂后月经来潮,经量较前增多,未出现头痛、腹痛,又照方继服1个月,月经来潮时再无头痛,身体也较前健壮。

讨论

上述2例患者,皆以例1初诊方为主施治。例1因多产血虚,冲任亏虚,且心肾阳虚较重,故加制附子、仙灵脾、芡实等温补心肾以调冲任。因久病气结,又参照《温病条辨》宣痹湯之意,舒展气分痹郁以治咽阻。依此循证施治,守方久服,故能经通头愈。例2乃本虚标实,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先用桃核承气汤加减,缓通经血先治标,待标症缓解,再按法加减调阴阳补冲任以治其本,使其痊愈。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体会
“攻”“补”“通”法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