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宏伟:小人物撑起大天地

2018-12-07张满峰

森林公安 2018年4期
关键词:陇东庆阳市职工群众

张满峰

说他小,是因为他身材瘦小,貌不惊人,所做的工作琐碎而平常;说他大,是因为他凭着对宣传文化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扛起了甘肃省庆阳市森林公安宣传文化工作这面大旗。他,就是甘肃省庆阳市森林公安局政工室主任戴红伟同志。

戴红伟同志毕业于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律专业,1990年8月参加森林公安工作,199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走上部门负责人岗位。他蹲过机关,下过基层;干过预审,做过文秘。从一般民警到部门负责人,几易部门,几易岗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先后受到县市级以上表彰奖励17次,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考核为“优秀”等次8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是甘肃省森林公安警营里屈指可数的“文化人”。

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大人”

“少年心事当拿云。”幼小时,当人们问及他长大干什么时,他昂首挺胸地说:“挎盒子枪,戴大檐帽,当警察!”当时他虽然是这么随口一说,但后来的人生履历证实,从那时起他就已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着。

上小学时,他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喜欢买书、听书、看书,嗜书如命。那时,家里穷,买不起书,他就上山挖药、进沟割草,挣钱买书。寒暑假随老人们牧牛放羊,总爱缠着他们讲包拯、讲秦琼,听他们说书。在学校,也是时常向老师和同学们借书看。有时为了看书,忘了做家务,时常挨家里人的打。到了中学时代,学校图书室几乎成了他课余时间的最好去处。无论诗歌、散文、小说,他总是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几乎一本不落地读完,摘录的诗词名句、哲言警语笔记就达十几本之多。随着所猎知识的逐渐沉淀,他慢慢开始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后来渐渐在《文史报》《语文报》上发表一些短诗、小文章。初中二年级时,他便在全校发起成立了“百草园”文学社,办起了《百草园》校报。步入大学,他更是如鱼得水,在继续坚持课外阅读、不断充实自己文化素养的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团活动,继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老师们都说他“孺子可教,小小年纪就有大人的成熟”。今天,如果你有幸走进他的家里,就会对他书房的藏书所嘘唏不已,励志教育类、文史类、法律法规类,分门别类,整整装满了3个大书柜,堪比图书室。正是因为他这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阅读,成就了他后来的壮丽人生。

公安同行眼里的“狂人”

进入警营后,他不忘初心,在认真做好本职业务工作之余,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与森林公安工作结合起来,并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新的生命。20世纪90年代初,宣传工作滞后,重视程度不高。他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应邀参加了当时庆阳市一民办报纸《陇东商报》的编辑组稿工作,一面以文会友,广结全市八县一区公安机关能说会写的文化人,在《陇东商讯》旗下组建了公安民警参加的业余文化宣传队伍,大力宣传报道全市森林公安工作。同时,他还担任了市委党报《陇东报》的特约通讯员。按他当时的想法,他还准备在全市创办一份属于公安人自己的报纸《庆阳公安报》,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夭折。也就在那个时候,他充分利用在基层一线工作,能深入基层、最了解实情的有利条件,留心观察、深入挖掘,相继在《中国绿色时报》《甘肃公安》《法制导报》《甘肃公安报》《陇东报》及甘肃电视台、庆阳电视台等多家省市媒体发表《走近唐东》《飘落》《出征之前》《协查,56小时之后》《追逃,从假币开始》等百余篇有影响的宣传报道文章,一举扭转了庆阳市森林公安默默无闻、悄无声息的宣传局面,被公安同行喻为“狂人”。

领导同事眼里的“忙人”

到了政工岗位后,工作头绪多,工作量大,面对党建、组织人事、教育培训、工青妇和老干部等工作,面对各类党委行政文件材料的起草撰写,面对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他的工作更加忙碌。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出自他手中的文稿不下百余份。宣传工作似乎成了他正常工作之余、8小时工作之外的工作。为了搞好公安宣传文化工作,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他立足实际,着眼全局,组建了包括各警种、各所队室在内的兼职宣传文化队伍,拟定出台了一系列考评奖惩制度,规范了宣传文化工作运行程序,开通了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微信平台,在市委党报《陇东报》上开辟了“走近森林公安”宣传专栏。近年来,在他的引领下,庆阳市森林公安局的宣传文化工作逐上台阶,先后赢得省市5次专项表彰奖励,8人次获得省市“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这个时期,他几乎没有节假日,遇有闲暇,就一心扑在各类宣传材料的撰写、审核、报送上。常常为了一篇稿件加班加点,一熬一个通宵。甚至连吃饭走路、睡梦中都在选题立意、遣词造句。他常常为了一篇稿件,像刑侦人员办案一样,苦心研究,认真思考,寻找鲜活的素材。写作时,他反复思考怎么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怎么才能摸透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每一起案件的来龙去脉、每一个故事的新闻点,业余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写案情、写人物上,用在了森林公安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上。领导和同事们都说“他是全局最忙的人”。就连门卫也心疼地说“他是单位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节假日都泡在单位。他办公室的灯每晚都亮到深夜”。

职工群众心目中的“能人”

在宣传文化工作上,戴红伟充分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刮目相看。生活中,他更是广种文缘,处处留香,被辖区职工群众称之为“能人”。诸如这家的孩子结婚,那家的老人去世,他除了积极帮助料理事务外,婚丧嫁娶的主持词、来宾讲话几乎都由他一手承揽。遇有职工群众打官司写诉状,他来者不拒,一一代办。在基层派出所工作期间,辖区林场、学校只要举行文艺晚会、职工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主持词、解说词都有他厚重的一笔。为了便于快捷服务,闲暇时,他收集整理了婚庆、丧葬等常用文书资料和相关宣传资料,分门别类建成文件夹存在电脑上,以备职工群众随时采用。

这就是戴红伟,憨厚腼腆,笑容可掬,融入人群很快就分辨不出他是谁,是生活中最平常、最普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他长期以来默默奉献,甘为人梯,在业余时间以己之长大力宣传森林公安工作的精神时刻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正如《小人物也有大天地》这首歌中写道:“虽然平凡但有志气,不甘平庸一直努力。执着拼在爱好领域,小人物撑起大天地……”

猜你喜欢

陇东庆阳市职工群众
中秋节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七师医院巡回连队为群众送健康
花语
作品赏析(2)
在推进工会改革中切实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庆阳市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基于12所中小学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