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

2018-12-07牛志鹏

医药前沿 2018年35期
关键词:肾病我院糖尿病

牛志鹏

(山西省汾阳医院肾内风湿科 山西 汾阳 032200)

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糖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肾脏微血管远期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的风险性较高,其不仅可以促进糖尿病的病程发展,还可能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引起肾衰竭等,使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处于威胁之中。在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与之相伴的是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数也与日俱增。对该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提高我院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工作质量,本次研究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作为病例时间段,入选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与40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在其同意的基础上通过平行对照的方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此期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与40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进入此次研究,将其分组,命名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龄在4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1.3)岁。观察2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的年龄在47~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1.5)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在4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9±1.5)岁。所有患者的病情确诊均经过肾穿刺诊断,且符合WHO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合并血液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心脏疾病的患者不纳入此次研究。在基础资料方面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参与者均自行签署参与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参与者均采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处理后低温保存。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β2微球蛋白进行检测。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尿β2微球蛋白检测试剂,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中的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1]。

1.3 统计学分析

SPSS19.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在本次研究中被使用,通过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和(t)来对组间指标差异进行检验,以P的临界值作为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判定标准,当P<0.05时,则认定相比较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三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β2微球蛋白两项指标检测结果呈现递减的趋势,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 三组参与者的两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发展也向着质量高的方向逐步迈进。人们基于物质水平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变,使得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是其典型代表。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患者人数最多的一个类别,约占80%以上。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甚至目前已经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其危险性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因此要对其做及时的诊断及治疗[2]。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对血管炎症有较强的敏感性反应,同时也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尿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健康人体内的β2微球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被近曲小管重吸收,若近曲小管受到损伤,则β2微球蛋白就会增加,因此它是肾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3-4]。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β2微球蛋白两项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高于正常健康体检者,且三组之间两两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其显著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β2微球蛋白呈现高水平,此两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依据,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具有较大价值。

猜你喜欢

肾病我院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糖尿病知识问答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