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多技术扫描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2018-12-07张志白琛刘云波唐芳

医药前沿 2018年35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准确率

张志 白琛 刘云波 唐芳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500)

1.前言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在于,若未及时确诊并给予早期治疗,可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1]。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难度较高,手术检查虽能够确诊,但这种方法的有创性特征不易被部分患者所接受。为了评估核磁共振多技术扫描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将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8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确诊。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8.2±2.3)岁。

2.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核磁共振多技术扫描检查。扫描前,给予患者口服10%浓度适量(剂量根据0.5ml/kg确定)水合氯醛。确认患者达到深度睡眠后,选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T扫描仪给予患者多技术扫描。扫描工具选用集成全景相控阵线圈。(1)平扫。以快速成像(true-FISP)梯度回波序列经横断位、冠状位扫描患者,评估其心脏血液循环状况。平扫过程中,如发现患者的影像较为模糊,可改用快速自旋回波模式扫描。(2)电影扫描。以true-FISP cine MRI经横断位扫描,通过观察患者的局部血管层面状况及异常分流状况等确诊。(3)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给予患者3D-CE MRA扫描前,给予患者静脉注射适量马根维显溶液,造影剂剂量按0.5mmol/kg确定,同时以生理盐水冲洗血管管路。注药后5~10s,以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序列行冠状位扫描,借助造影剂的作用,确保患者主动脉、下动脉等区域均被完全扫描。随机选择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根据患者的核磁共振扫描结果确诊,如双方意见不一致,经协商一致后确诊。

2.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

2.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软件为统计工具。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分成手术检查、平扫-3D检查、平扫-电影扫描3种。以手术检查为金标准,其诊断结果为:70处心内结构异常,89处心外结构异常,159处心脏大血管异常。平扫-3D检查及平扫-电影检查结果见表。平扫-3D检查的心内结构异常漏诊率4.97%(8/161),心外结构异常漏诊率4.49%(4/89),准确率96.86%;平扫-电影检查的心内结构异常漏诊率7.14%(5/70),心外结构异常漏诊率8.99%(8/89),准确率91.82%。

表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结果

4.讨论

近年来,我国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这种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是保障手术治疗成功率及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选择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成为当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诊断的重点所在。

既往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以血管造影、B超等为主,但这些检查方法在诊断准确率、成本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3]。而伴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核磁共振多技术扫描检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成为临床诊断的新方向。

核磁共振多技术扫描具有良好的高信噪、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特征,其可通过平扫、电影扫描、3DCE MRA扫描多种方法,清晰显示患者的心内、外血管形态及流速,为医师提供直观、清晰的图像参照。

本研究将58例经手术确诊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核磁共振多技术扫描,结果显示:核磁共振平扫-3D扫描对患者的心外结构异常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漏诊率为4.49%),而核磁共振平扫-电影扫描的准确性也尚可,为91.82%。上述结果提示:可选用核磁共振多技术扫描替代常规B超等影像学检查方法。上述数据的形成原因为:核磁共振多技术扫描可于多层面,重建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心脏血管状况,因此,其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医院可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及临床诊断中,推行核磁共振多技术扫描,以避免有创诊断带来的创伤,早期确诊,进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体验,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准确率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
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