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

2018-12-07华国兴

医药前沿 2018年35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血清

华国兴

(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检验科 江苏 无锡 214116)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的高发疾病,病情发展慢,不易被彻底治愈,主要的病理特征为黏膜基层增厚、胃黏膜变薄、腺体以及胃黏膜上皮萎缩或数目减少[1]。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及胃镜检查是该疾病的主要诊断方式,但诊断过程较为痛苦,有研究表明,该疾病患者多会伴有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改变,现为探究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特选取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6例慢性胃炎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将其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对照组,80例)以及萎缩性胃炎(观察组,8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0.92±3.39)岁;试验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44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1.92±3.88)岁。确保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空腹对患者采取3mL静脉血,测定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测定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为芬兰Biohit公司。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情况

经诊断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的主要临床症状与慢性胃炎接近,无特异性[2]。传统临床对确诊该疾病主要采用的是有创手段,诊断过程较为痛苦。为探究无创诊断方法,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发现,经诊断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胃蛋白酶的前体为胃蛋白酶原。其中,胃体主细胞分泌的为胃蛋白酶原Ⅰ,疾病发生后,会导致主细胞含量减少,进而导致胃蛋白酶原Ⅰ水平降低。而胃体黏膜以及胃窦分泌的主要为胃蛋白酶原Ⅱ,如患者为全胃萎缩,胃蛋白酶原Ⅱ水平也会随之降低[3-4]。对于萎缩发生在胃窦腺体的患者,胃窦G细胞含量会降低,而胃泌素是G细胞的主要分泌物,故胃泌素含量也会随之降低[5]。故以上三种指标可以作为该疾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综上所述,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对于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附表 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情况 (±s)

附表 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情况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炎血清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血清β32-MG,Cys-C及U-mALB在高血压肾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