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研究分析

2018-12-07程晓莉

医药前沿 2018年35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程依从性

程晓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 重庆 400016)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精神疾病患病率高的一种,有研究表明其所占比率为70%[1],由于其病程长、容易反复和疾病负担重等特点,需要社会和家庭付出大量的精力[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常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氯丙嗪、奥氮平、齐拉西酮等[3]。药物治疗的疗效与药物作用机制、疾病状况、患者个体差异等有密切关,还与用药的依从性有极大关系。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在用药过程中还需要配合调整用药的相关检查[4]。精神分裂症用药的依从性相对其他非精神病慢性病患者而言,由于其精神障碍等特性,其用药依从性一直是影响药物发挥疗效的阻力之一。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样性的,因此,提高用药依从性的方式也很多,本文就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其依从性,现简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精神病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用药依从性差,用药依从性评估为完全不依从;(2)每天需要药物治疗;(3)患者或家属同意本次研究;(4)住院时间超过2周;(5)患者无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将88例患者根据就诊序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给予用药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进行用药指导。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35.15±12.04)岁,病程(19.35±8.31)岁,住院次数平均(2.42±1.02)次,BPRS量表测验自知力评分(2.05±1.15)分;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36.51±12.16)岁,病程(18.62±9.16)岁,住院次数平均(2.05±1.32)次,BPRS量表测验自知力评分(2.35±1.05)分。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次数、自知力评分等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用药指导,包括给患者讲解用法、观察不良反应等。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1)专门成立成员为3个护士的健康教育小组,其中2名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有效沟通,将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等收集整理给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将护理人员收集的信息和入院病例、检查结果等一起进行整理,为健康教育的内容制定做好准备。(2)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对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宣教,以通俗易懂的内容和方式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诱因、治疗、康复等。二是心理护理内容,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就有焦虑、躁狂等心理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认真倾听、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个体化用药指导,对患者讲解精神分裂症的用药治疗,其作用、效果、不良反应等,用药过程中的饮食配合等。

1.3 评估指标

一是评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未遵医嘱用药小于1d为完全依从;未遵医嘱用药在1~3d为部分依从;未遵医嘱用药大于3d为完全不依从性。二是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评分,10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就越高。

1.4 统计分析

将需要统计分析的数据输入SPSS17.0,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问卷调查,分别发放44份,回收44份,无无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用药依从性,观察组完全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部分依从两者无差异性(P>0.05),对照组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数]为72.73%,观察组总依从率93.18%,两组统计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依从性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是病程,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其依从性更差;二是自知力,自知力得分小于3分的患者其依从性显著高于自知力大于4分的患者;三是BPRS评估情况,总分越高者,依从性越差;四是社会功能缺陷,SDSS评分越高,其依从性就越差;五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越重越多,其依从性越差[5]。也有研究表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也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另外护患关系和护理质量也是显著性影响因素[6-7]。

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提高护理质量、打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提高用药依从性当中的效果是最显著的。本文的健康教育中,与患者倾心交谈、收集患者及家属的相关心理、性格方面的治疗,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既能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还可以让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更好,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另外,本次研究的健康教育内容中,强调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俗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正确的治疗,对治疗疾病的药物更容易接受,更能体会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患者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拒绝服用的可能性就越小。重视药物的治疗作用,出现漏服的可能也就更小。在制定教育内容中,强调了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让患者不会因为害怕或担心不良反应而拒绝服用药物或私自减少药物的剂量,或私自停药等行为。

总的来说,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而在患者出院后如何能够提高其依从性,目前已有相关的研究,但依然是一个难题。但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会有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病程依从性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