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愿景、规划和发展目标

2018-12-07

现代国企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一流高质量产品

翁杰明:要做到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组织了专题调研,初步思考,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我们认为要做到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

做到“三个领军”,就是要成为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加快融入国际分工,走向国际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配置资源,加快建成面向全球资源配置和生产服务系统。

要成为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就要着力在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上下功夫,努力突破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培育能够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引领未来科技变革方向、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创新力量,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要成为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就要积极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迈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参与和影响国际产业标准的制定,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产品服务标准制定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要做到“三个领先”,就是效率领先:在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领先,推动企业理念、目标、制度、标准、经营全方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效益领先:在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关键绩效指标上领先,持续保持良好的业绩表现。品质领先: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品质上领先,推进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大力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标准档次和品牌影响力。

要做到“三个典范”,就是要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典范,提升安全环保水平,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产业发展方式。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把企业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

实现三个“三”的目标,绝对不是简单规划就能做到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整个进程中,企业、政府、社会要共同努力,要形成务实管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综合服务环境。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要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制度为统揽,在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混合所有制、股权收益权激励等方面积极有力改革,不断使自身活力、竞争力、影响力得到有效的加强。

(作者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周云杰:寻找企业成长的第二曲线

“三高”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三高”指的是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体系,高质量的人。高质量的产品指的是检验合格的产品,不一定是合格的产品,是有用户满意的产品才是合格的产品,高质量的产品体现制造观是质量的高可靠性,在市场端是价格的低敏感性,在用户的使用端是品牌的高忠诚度。高质量的体系是建立从创造价值到传递价值的体系,以用户不断迭代的需求,建立高质量的创新链,整合全球一流资源,形成高质量的产业链,最终形成利益相关方共创共赢的价值链,从而实现从创造价值到传递价值的增值。高质量的人,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首先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其背后是敬畏用户的企业文化,最终将工匠精神变成企业的基因。

“三高”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有了三高体系,企业才有时间和空间,研究更高质量的发展,产品的增长是有极限、有瓶颈的,要想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寻找企业成长的第二曲线。“三生”是物联网时代发展的第二曲线,“三生”是指生态圈,生态收入,生态品牌。

从“三高”到“三生”,海尔探索了从创造产品到创新模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其基础是人单合一模式。人单合一颠覆了传统西方经典管理模式,是对物联网时代的管理范式的新探索,它包含战略、组织、机制三大要素。

战略上,由出产品的企业转型为孵化创客的平台。传统时代,企业要么成为名牌,要么为名牌代工;互联网时代,企业要么成为平台,要么被平台拥有。海尔在战略上,就是要转变成孵化创客的平台,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

组织上,从有围墙的花园变为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正如凯文·凯利所说,“所有的企业终将消亡,所有的城市近乎不朽”,海尔颠覆了传统科层组织,转型为网络节点组织,每个员工都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实现了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

机制上,以用户付薪颠覆企业定薪。过去企业薪酬按不同级别支付不同薪酬。我们取消了企业付薪,每个人只有为用户创造价值才有薪酬。中国农村改革成功在于机制的变革:先国家后集体剩下是自己。海尔的用户付薪是交足企业利润,挣够市场费用,盈亏归己,超利分成。

海尔的用户创新,每个团队都变成一个小微企业。目前,人单合一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了权威们的认可,这包括物联网之父凯文·艾什顿和哈佛大学。特别是海尔的COSMOPalt工业互联网平台,因其高差异化,在全球实现了引领,国际三大组织IEEE/ISO/IEC分别于2017年12月、2018年5月、2018年7月批准由海尔牵头,主导制定大规模定制模式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国际标准,这是在与美国、德国、日本企业竞争中胜出,也是首个以中国企业主导制定的制造模式类的国际标准,标志中国方案由跟随到引领,走在世界前列。

(作者为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

张玉良: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关键

对中国企业而言,我们深感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持续成长,另一方面大而不强,这仍然是我国企业发展重要的突出矛盾。因此,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关口上,中国企业下一步如何发展呢?我想应该从五个方面努力践行。

第一,站位要高。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企业解决的社会问题越普遍,规模越大,解决社会问题方式越有独创性,发展就越持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若干突出问题,既是时代的心声也是呼唤世界一流企业破土而出的指挥棒,比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核心技术是大国重器,买不来也讨不来,要靠自己攻关和突破。我相信随着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落地,必将产生一批世界级企业落地。

第二,眼界要宽。企业是不是世界一流,不是自己封出来的,要真正拿到世界舞台上去遛一遛。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等面临难得的机遇,过去四五年当中,我们顺应“一带一路”的要求,在全球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业务范围也从大基建、旅游设施、进口商品直销、酒店管理输出等多元化实施全球化发展,这一过程当中,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做一流企业一定要眼界宽,在全球发展。

第三,嗅觉要灵。众所周知,通用电器是令人尊敬的伟大企业,曾经创造辉煌的经营业绩和卓越的管理经验,在道琼斯指数当中连续一百余年,但就在今年它被剔除道琼斯指数的成分股,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美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从案例可以看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世界一流企业应该对社会经济变迁,产业的结构转型保持敏感的嗅觉,并始终在历史前进方向中前进,在趋势发展中发展,否则即使百年老店,也不被关注,不前进则被淘汰。我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一是要拥抱变化,二是拥抱科技,三是拥抱未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与时代同步。

第四,格局要大。美国股市迎来最长期的大牛市,引领这一牛市基本上靠创新企业。由此可见,创新是世界一流企业核心驱动力。现在通常讲的创新或者我们做的创新比较多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更重要的是核心技术创新。

第五,体制机制要活。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有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当前关键要做到三点。一是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核心,其实就是创新精神。正是企业家把分散的创新要素集合在一起,使创新成为可能,在世界一流企业形成过程当中,企业家精神引领作用不可缺少。二是优先发挥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国有企业通常来讲在资本技术、人才等各方面都有优势,民营机制有更加灵活,激励更加到位的优势,市场反应的优势,要发展混合所有制我想就是要通过化学反应,现在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当中比较注重整合,同样我觉得需要整合,但混合所有制发展,可能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三是真正使企业在市场配置当中起重要作用,这一方面,近年来我们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创造了很多的条件。

猜你喜欢

一流高质量产品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