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经济学分析

2018-12-06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赋值学徒收益

刘 梅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也是国际上公认的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和主导模式,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一。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学徒制改革正式开始,2015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试点单位。

纵观三年来的发展,尽管各试点单位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状况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试点院校热情十足,但作为双主体育人主体之一的企业参与程度不高。企业提供现代学徒制培养不足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即使是作为现代学徒制先驱的德国双元制也面临着企业提供现代学徒制培养不足的问题。

我们认为,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只有在从事某一行动获益的情况下,才会有持续从事该行动的动力。否则,即使是有所从事,也会行动不足,达不到最优行动状态。因此,我们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阻碍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症结所在,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现代学徒制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针对现代学徒制开展了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别比较研究和改革实践。如,Ryan P,Unwin L把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与德国的现代学徒制进行了比较,认为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落后于德国的学徒制,因为缺乏政府制度的支持,走向繁盛的前景黯淡。李梦玲认为西方学徒制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应建立起政府统筹、地方为主、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王太成分享了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实践探索成果,校企(企业联盟)联合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企业课程由企业联盟派企业师傅带项目进课堂,岗位实习课程,学生(学徒)按学期轮换到企业联盟内各企业进行实岗训练。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国际比较和改革实践等方面对现代学徒制展开了研究,而从经济学视角开展的研究,国内外均鲜见于文献。本文将对现代学徒制进行经济学视角分析,找到阻碍企业参与培养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对策建议,提升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意愿和行动实践,以推动我国现代学徒制良性发展。

一、现代学徒制项目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导致私人提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也由政府行政计划配置转变为市场调节配置,劳动者有充分的自由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抉择。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得其他企业可以以挖墙脚的方式把企业培养的学徒挖走,即,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为社会行业人力资源池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并不能排除其他企业也来消费(雇佣)人力资源池中的人才,所以,从该方面来说,现代学徒制项目具有非排他性。人力资源池中的人才,被一个企业雇佣后,其他企业就不能再雇佣,现代学徒制项目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因此,我们认为,现代学徒制项目是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

现代学徒制项目的非排他性,导致了“免费搭便车”现象存在,没有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企业,在没有支付和承担学徒培养成本的情况下,从人力资源池中雇佣到了经过其他企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人才。又因为现代学徒制具备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没有参与培养的企业对经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人才的雇佣,反而影响了参与培养企业对人才的雇佣。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导致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由企业提供是无效率的,达不到社会需求的最优产出水平。

二、现代学徒制项目的正外在性导致企业提供现代学徒制培养不足

当某个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则产生正外在性,使他人或社会受损,则产生负外在性。现代学徒制项目下,一方面,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培养了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了就业,保障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另社会受益;另一方面,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不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企业,在不付出任何培养成本的情况下,能雇佣到其他企业培养的学徒,则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使得其他企业受益,因此,现代学徒制项目具有正外在性,正外在性的存在,使得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创造的社会收益高于私人收益,导致企业提供现代学徒制培养不足。

三、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博弈分析

假设企业的行为是理性的,以私人利益最大化或私人成本最小化作为行为选择的原则,并不考虑社会成本。为了简化阐述,假设社会上有两个企业,企业可以选择下面两种策略中的任何一种:一是,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通过现代学徒制为企业培养员工;二是不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因为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企业很容易招聘到其他企业培养的学徒。培养的学徒可以自由选择到任何一家企业就业。

企业2参与现代学徒制 不参与现代学徒制企业1 参与现代学徒制 5,5 2,6不参与现代学徒制 6,2 3,3

当企业1和企业2均选择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共同为行业人力资源池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则两企业的收益相等,为其赋值均为5。当企业1选择参与,企业2选择不参与时,则企业1因为参与培养,为行业人力资源池培养了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也付出了培养成本,我们为企业1的收益赋值为2,企业2未付出成本,但却可以从人力资源池中选聘人才,我们为其收益赋值为6;同样,当企业2选择参与,而企业1选择不参与时,则企业1的收益赋值为6,企业2的收益赋值为2。当2个企业均选择不参与时,两企业收益赋值均为3。则两企业博弈的结果为均不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

四、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企业作为经济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准公共物品特性、正外在性导致企业提供现代学徒制培养不足,博弈分析的结果是企业均不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针对现代学徒制项目存在的市场失灵,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政府补贴、明晰产权等方法解决。

1.政府补贴——政府调控

解决外在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庇古税(补贴),而解决公共物品造成的免费搭便车现象,常由政府补贴或者由政府提供来解决。综合来说,针对我国的现代学徒制项目,我们建议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来解决。通过补贴,增加企业提供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私人收益,使得企业的私人收益上升到社会收益,以实现企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最优提供。也可以采用由学徒承担一部分培养费用的形式,以减轻政府提供补贴的压力。政府给予补贴的同时,需要对现代学徒制项目进行监管和评估,促使企业真正培养学徒,而不是把学徒作为廉价劳动力。

随着经济发展,可以慢慢过渡到征税和补贴结合使用。如,政府规定,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均需缴纳学徒培养税,征税用于补贴提供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企业。但就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着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来说,税收的做法会加重企业的负担,我们认为,尚不适合我国国情。

2.明晰培养产权——市场机制

解决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外在性,还可以借鉴科斯定理——通过明晰产权,实现外在性内在化。此处的明晰产权,即明晰企业的“培养产权”,给予企业充分的学徒招收权、培养与管理权、所有权与使用权等。企业联合学校,通过双向选择公开招募学徒,企业与学徒签订培养协议,给学徒赋予“准员工”身份,学徒期间,企业拥有充分的对学徒的培养和管理权,并规定培养结束后学徒留任企业工作的最低年限。学徒期间或者学徒期结束后,学徒如果单方面离开企业,则按违约处理,如向企业返还一定数量的培养费。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成为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真正主体,毫无保留地培养学徒,推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现。

猜你喜欢

赋值学徒收益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魔术师的学徒
强赋值幺半群上的加权Mealy机与加权Moore机的关系*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算法框图问题中的易错点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